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互聯網金融走向成熟理性

互聯網金融走向成熟理性

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2018年全國兩會,區塊鏈和人工智慧議題最引人矚目,風頭正勁,往年兩會上的香餑餑——互聯網金融議題熱度稍降。

這一冷熱變化,在互聯網金融從業代表和委員看來,正反映了互聯網金融行業走向成熟理性。

人人聚財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許建文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說:「今年是自2014年以來政府工作報告第五次提及互聯網金融行業,更多強調了行業風險防範、風險監管以及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定位。」

他認為,從2017年的對累積風險要高度警惕到2018年的進一步完善金融監管,政府工作報告表述變化顯示過去一年,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系統性風險已得到有效控制。2018年,隨著行業備案進程迎來驗收階段,可能出現行業大分流,備案平台價值上升,融資、併購、上市等資本運作將提速;備案未通過平台則面臨加速轉型或被淘汰出局的局面。

91科技集團董事長、CEO許澤瑋也表示,從最初的野蠻生長到合規發展,最近互聯網金融行業逐漸被納入國家金融監管系統中,體現了行業的飛速發展。

「可以預見,2018年互聯網金融行業在合規的過程中將不斷優勝劣汰,最終也許只有10%的互聯網金融企業會留下來,但這個行業的發展將更加健康。」許澤瑋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

「除此之外,風險防範、脫虛向實依然是2018年互聯網金融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升資產質量,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將減少資金空轉、層層嵌套和監管套利,將利於脫實向虛的資金進一步歸位,降低行業風險,促進行業良性循環發展。」許建文補充道。

全國人大代表、南昌航空大學校長羅勝聯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雖然目前非法校園金融機構起到了較好的管控,但仍有部分受害學生及家庭深受其害。」

他建議積極完善校園金融方面的司法援助;鼓勵規範的科技金融機構與銀行合作;擴大信聯覆蓋範圍,解決數據孤島;將金融信用安全教育納入大學必修課,讓在校大學生在法律的保障下享受更多、更優良的金融服務。

羅勝聯認為,目前大學生對校園創新創業活動以及對未來美好生活預期的消費需求很旺盛,需要積極推動與發展。因此對校園金融活動的管控應該「疏堵結合」。儘管正規金融機構推出了一些針對在校大學生的金融產品,但尚不能滿足學生對金融服務的客觀需求。

因此建議金融科技公司或機構與銀行密切合作,運用金融科技技術手段服務在校大學生。政府要對科技金融公司或機構進行規範管理,並出台相關的認定規範與標準,以此來更好地疏解、管理和發展大學校園的多方金融需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互金觀察站 的精彩文章:

區塊鏈取互聯網而代之?國內互聯網大佬們這麼看
為什麼一睜眼就焦慮?看新中產「富而不幸福」背後的惶恐

TAG:互金觀察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