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霍金提前一步走了,剩下的人仍需考慮逃離地球、警惕AI

霍金提前一步走了,剩下的人仍需考慮逃離地球、警惕AI

2018年3月14日,霍金離世。無論何時,表達緬懷都不會顯得太晚,對於時常停留在我們嘴邊的科學家霍金來說更是如此。霍金的離世多少讓人感到遺憾。甚至在幾天之前,霍金還曾出現在《明星談話》中,談及對宇宙的看法。

當被問及「大爆炸之前發生了什麼?」時,霍金明確地表示「大爆炸之前什麼都沒有。」霍金還表示,「宇宙的邊界條件是它沒有邊界。」就像地球表面一般,歐幾里得時空是一個沒有盡頭的封閉表面。身為76歲的老人,人們不得不感慨霍金的毅力。

或許正是出於對宇宙的探索與認知,霍金在這些年中不斷發出著警告。生前數日,霍金還預言稱人類可能將在2600年滅絕,地球將變成熊熊燃燒的火球燃燒殆盡。在他生前,這些「黑暗預言」和號召更是屢次出現。比起其跨時代的著作,人們似乎對於這些預言更感興趣。

2006年,霍金預言地球毀滅風險過高,人類需要尋找新居住地,人類在40年後能進駐火星;2008年,霍金號召人類轉移到月球或火星;2010年,霍金號召與外星生命聯繫時謹慎小心,因為不確定他們的態度;2011年,霍金稱地球將在200年內毀滅,人類必須移居外星球;2017年,霍金稱人類只能在地球再生活100年,人類或移居或滅亡。

我們並不知道霍金在探索宇宙時意識到了什麼。我們也沒辦法去理解這樣一顆天才的大腦。這些警告伴隨著霍金對宇宙的探索而出現,但我們也注意到,與這些警告同時出現的是霍金一直在提醒著人們警惕人工智慧。

在2017年接受《連線》採訪時,霍金表示「我擔心人工智慧可能會完全取代人類。」但在更早的時間裡,霍金對待人工智慧的態度看起來多少是曖昧的。2016年時霍金曾表示,「人工智慧技術的確有希望帶來巨大的福利,比如根除疾病和貧困,但是它同樣也可能帶來危險,比如強大的自主式武器,或者幫助少數人壓迫多數人。」

霍金確實看到了人工智慧正面的一面,但他也看到了人工智慧負面的一面。合理利用技術會帶來巨大的收益,但與此同時,危險同樣存在。但讓人感到困惑的是,霍金本身就是技術的受益者。

GIF

我們腦海中的霍金永遠被固定為躺在輪椅上的人,但卻忘了霍金從前也是正常人。1942年出生的霍金,直到21歲患上「漸凍症」後才慢慢變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可能也是因為「漸凍症」,讓人們知道了還有一個頑強的思考著的頭腦,也讓霍金理解到「他不會活得太久,所以他真的希望儘可能多的完成他的工作」。

生活在死亡陰影中的霍金甚至開始「享受」日常生活。雖然行動艱難,表述也越來越困難,人們那時還是依稀能聽清他在說什麼。但在1985年,霍金因肺炎被切開氣管,失去了發聲能力。隨後,霍金的高科技輪椅開始進入到人們的視野中。也是依靠著輪椅,霍金完成了《時間簡史》的寫作。

人們或許會感到困惑,霍金反對著人工智慧,卻在享受著最頂端的科技帶來的益處。不要忘了,英特爾的團隊在為霍金設計輸入解決方案時,採用的正是「霍金的大量文檔,通過分析詞頻以及上下文關聯,在霍金輸入時會給出最合適的預測詞」以此取代逐字輸入的舊有方式。

但或許處在霍金的境地中才能真正明白被詞語(技術)操控的可怕。霍金在GMIC 2017表示「人工智慧可能會超越人類智力範圍,人工智慧可能會超越人類智力範圍,進而挑戰人機關係」。也難怪人們不時傳出各種謠言。但從某種角度來說,這些說法或許並沒有錯,「輪椅上的霍金早已不再是霍金」。

如今,霍金終於自由了。終於奔向了星辰大海,再也無須擔憂地球的毀滅和警惕人工智慧。但這個問題顯然留給了活下來的人們。霍金划上了探索的終止符,人類的探索卻才剛剛開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零鏡網 的精彩文章:

蘋果降頻門的啟示:在利益面前,所謂的用戶體驗都是扯淡!

TAG:零鏡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