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想免關稅先「主動」限制出口!美國懲戒日本的「大殺器」將重出江湖?

想免關稅先「主動」限制出口!美國懲戒日本的「大殺器」將重出江湖?

特朗普上周簽署的鋼鋁關稅將於3月23日生效,並表示在滿足「其他一些條件」的情況下,美國可以考慮在鋼鐵及鋁材上對特定國家給予關稅豁免。

3月8日,特朗普指派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全權負責貿易談判,「與他國共商除鋼鋁關稅外的替代方案」。

雖然白宮並未就准許豁免的這些特定「條件」和「替代方案」作出更多解釋,但鑒於特朗普對「抹平」美國貿易逆差近乎狂熱的執著,再綜合萊特希澤的「豐富」履歷,多位政策分析人士和前任貿易官員指出,特朗普政府很可能祭出「封印」二十餘載的貿易戰舊招:

揮舞徵收高額關稅的大棒,逼迫對手採取「自願出口限制措施」 (voluntary export restraints,VER),「主動」減少對美出口額,以換取關稅豁免的「特殊待遇」。

特朗普以「影響國家安全」作為由頭,要求商務部對鋼鋁製品以及知識產權領域開展232調查,調查結論出爐後特朗普可動用的貿易「工具箱」幾乎無所不包。而VER,正是其中與保護性關稅比肩、過去曾「屢試不爽」的大殺器。

VER:塵封多年的大殺器,萊特希澤的「老夥計」

對於去年5月低調上任的羅伯特·萊特希澤 (Robert Lighthizer) ,VER可以稱得上是「老朋友」了。三十多年前還在里根政府中擔任貿易代表副職時,萊特希澤「貿易武器庫」中最常用的工具,就是VER。

1984年,作為美國代表團核心成員的萊特希澤,就曾受命限制自日本、西德等輸入美國的鋼鐵、汽車產品,嚴格控制這些國家在美國鋼鐵市場上的份額。

談判中,一旦有某個國家不同意「自願」減少對美出口額,代表里根政府的萊特希澤就會以開徵高額關稅相要挾,逼其就範。

當然,誰都不願意在「被槍頂著頭」的情形下談判。於是1995誕生的世界貿易組織 (WTO) ,在《保障措施協定》中的第11(b)章中明確指出:

不論是在進口端還是在出口端,成員國均不可尋求、接受或維持任何形式的自願出口限制、人為市場安排或其他類似措施。

WTO:萊特希澤眼中的「紙老虎」

但曾擔任世貿組織副總幹事的前美國貿易副代表的Rufus Yerxa,昨日(3月13日)接受InsideTrade採訪時指出,WTO框架下的多邊貿易規則並不會阻擋萊特希澤的步伐:

本來就不存在什麼WTO監獄,[尋求他國採取VER]根本不會有任何後果。只要在貿易談判中的各方均就磋商結果達成共識,尋求VER的一方被訴至WTO仲裁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即便有部分國家不滿於美國的淫威,要求WTO作出仲裁,萊特希澤也不會將《保障協定》乃至整個WTO仲裁框架放在眼裡。長期以來,萊特希澤在公開場合擺明的立場始終如一,即

WTO框架應被視作在與美國國家主權不相衝突的前提下遵守的契約,WTO仲裁結果無權改變一國國法。

2010年,在美國國會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出席聽證會時,萊特希澤強調:

美國在WTO承擔的責任不是宗教戒律,不會也不應當侵犯我國的國家主權,也沒有什麼WTO警察能夠強制執行仲裁決定。

以偏頗的觀點看待WTO,並將其視作美國貿易政策不可侵犯的基石,本身就與WTO的組織結構相違背,更不用說「調解糾紛」本來就是WTO創立之初曾三令五申的職能所在。

去年9月18日,在知名智庫戰略國際研究中心 (CSIC) 舉辦的會議上,萊特希澤再次重申這一觀點,並指出特朗普政府看待WTO的立場,與歐盟及其他成員國截然不同。

在我們美國人面前擺著的不論是貿易協定還是WTO,我們總是會這樣想:「好,這就是我簽訂的契約了,而這些條款就是我的權利」,當我不需要這些權利或是契約內容對我不利時,我就會選擇結束契約關係。

而其他人——主要是歐洲人,但也有其他國家——往往會覺得,這些貿易規則是在不斷完善進化的,協定的條款可以日後再商榷,不利的內容可以改變。

這兩種立場之間存在著本質上的區別,這種認識上的差異必須予以解決。

VER的如意算盤能打起來嗎?

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 (PIIE) 高級研究員Chad Bown在接受InsiderTrade採訪時預計,特朗普政府「絕對」會試圖令他國接受並實施VER,但現在不比當年,特朗普要得到預期的效果挑戰重重。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美國經濟現在已不佔據絕對主導地位。當年美國作為去全球產業鏈的最終消費者、貿易集中在最終商品流轉時,當然更容易與他國談判令其接受VER。

而時至今日,大量的貿易屬於中間商品流轉,往往在流通領域內的跨國企業之間進行,在這樣的環境下推進VER,牽一髮而動全身,會產生更多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CSIS高級顧問暨國際商業研究主管William Reinsch同意VER談判將遭遇很大阻力的同時,指出美國政府可能意在重塑目前的全球產業鏈。

特朗普政府的目標似乎是顛覆目前的全球產業鏈,迫使下游製造商開拓新的供應鏈條,在上游供貨渠道中納入更多產自美國的鋼鐵和鋁。

這樣的行為在業界一定會遭遇反彈和抵制——毋寧說現在已經開始了(註:參見近日波音股票領跌美股大盤)。逼著人們去做不同於以往的事情,當然會遭到抵制,而且這麼做幾乎肯定會增加廠商的成本負擔。

知名智庫卡托研究所的貿易政策分析師Simon Lester表示,歐盟正是抵制VER做法的主要力量,其對於嚴格遵照WTO規則開展國際貿易的態度非常堅決。

我覺得歐盟很難改變態度,咽下VER的苦果換取關稅豁免待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星空雜談 的精彩文章:

成功發射全球最大推力火箭,「鋼鐵俠」距離火星又進一步
貿易戰山雨欲來?特朗普將提拔鷹派顧問為總統助理

TAG:星空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