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眾一委員:講好中國故事,增進人民友好

王眾一委員:講好中國故事,增進人民友好

3月3日,在北京開幕的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有許多新看點。本屆全國政協委員由34個界別組成,共2158人。他們是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的主體,將在未來5年中,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的職能。新任全國政協委員,人民中國雜誌社總編輯王眾一告訴記者:「這一次政協委員的變化非常大。拿我所在的對外友好界別來說,42名委員中就有38名是新任委員。」

政協委員責任重大

王眾一介紹,本屆政協委員構成的另一個特點是來自基層、一線的委員明顯增多。他說:「就拿對外友好界別來說,外交一線或關鍵崗位的部委官員、資深的學者、有影響的智庫代表人物群英薈萃,非常了解實際情況。委員構成的變化,反映了政協這五年來為擴大協商民主進行的改革創新。」

年前的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上,王眾一作為上會記者,和團隊采寫的題為《築夢中國》的報道。

人民政協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安排。王眾一告訴記者,5年前作為上會記者,在採訪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的時候,他和團隊采寫了題為《築夢中國》的現場報道。5年後夢想照進現實,王眾一本人被推選為新任政協委員。他對記者坦言,政協委員這個身份對自己來說,感到的更多是責任和壓力。他說:「得到大家的信任,被推選成政協委員,就要變壓力為動力,在不熟悉的新平台上努力學習,儘快適應,發揮優勢,履職盡責。有幸和這麼多優秀的委員共事,對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提高全局意識將裨益多多。」

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對外友好界別小組討論會場(攝影:王焱)

3月8日,各個界別小組就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修正案(草案)進行了熱烈討論。王眾一在小組發言上對修正案體現了中共十九大精神,以及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於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決策部署表示高度肯定。他注意到,政協近年來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的成果也都吸收進了修正案中。他對修正案中一些歷史表述與新增表述如何更好地銜接,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共鳴政府工作報告

政協委員參政議政的內容之一,是列席全國人大會議聽取相關報告。3月5日上午,王眾一和所有政協委員一道,聆聽了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式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做的《政府工作報告》。

王眾一委員在人民大會堂聆聽政府工作報告(攝影:萬全)

「過去五年取得的全方位、開創性成就,發生的深層次、根本性變革,再次令世界矚目,全國各族人民倍感振奮和自豪。」李克強的這段話引起王眾一的深刻共鳴:「作為以媒體人身份見證了這段歷史的一份子,我和全場代表、委員的情緒完全融為一體。」

《人民中國》雜誌2018年第2期特輯《中國要素帶給日本的生活革命》一文,介紹了中國品牌融入日本市場的故事。

王眾一說,通過策劃、參與制作相關選題的報道,親身感受到了這些成就在這五年里如何成為現實的過程。《人民中國》策劃的眾多特輯選題如「創新驅動在中國」、 「治理環境污染初見成效」、「方興未艾的共享經濟」、「中國要素帶給日本的生活革命」、「改變世界的大國工匠」等都印證了總理報告中提到的成就。2017年夏秋,王眾一率隊赴安徽、青海等地採訪製作特輯《砥礪奮進的五年》的過程中,對於創新驅動、社會治理、環境保護、工匠精神傳承、美麗中國建設、精準扶貧等工作的一線進展有了切身感觸,至今難忘。

《人民中國》雜誌2018年第3期特輯《改變世界的大國工匠》一文,介紹了8位為中國騰飛做出卓越貢獻的先進工作者。

「過去五年的成就,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前行,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結果。」王眾一說,「以前GDP增長以量取勝,給環境和資源帶來過大的壓力,難以為繼。這五年里,創新驅動帶來的變化成為新的增長點。高鐵網、航空航天技術等國家級大項目自不必說,單就共享經濟的興起,移動終端的各種金融服務發展,復興號高鐵上實現4G信號全覆蓋等領先於世界的成就而言,其引發的深刻的生活革命,就讓每一個人都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2018年3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

王眾一還介紹說,中國的「創新驅動」帶來的新變化也在日本引起了反響。「有日本智庫人士運用翔實的數據對中國經濟進行分析,得出的結論與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高度契合。他們認為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正在穩步推進,成果已經逐漸顯現出來。日本受眾、日本媒體人士也開始調整眼光審視中國。」他向記者透露,已經有日本媒體探討就「共享經濟」等選題與《人民中國》進行媒體合作,聯合報道。

王眾一結合自己的感受評價李總理的報告:「可以說,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整體布局和強有力的領導之下,國務院兌現了五年前發出的『甩開膀子加油干』的誓言,向全國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協商民主的好平台

王眾一表示,從前是以媒體記者身份從外部觀察、報道政協。如今進入政協內部,以委員身份參會、討論,越發感覺到政協是一個協商民主、參政議政的好平台。他說:「不少委員們講實情、說實話、出實報,體現出對國家政治的責任感,其勇氣和擔當精神令人欽佩。」

王眾一委員在全國政協對外友好界別的小組討論上發言(攝影:王焱)

3月8日政協大會的發言中,樓繼偉委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破除傳統思維」、王一鳴委員「確立競爭政策的基礎性地位」、胡曙光委員「長江大保護亟待推行『硬約束』」、李稻葵委員「中國經濟如何跑好高質量發展的馬拉松」等人的發言給王眾一留下深刻印象。他對他們不迴避矛盾,指出問題嚴重性的同時,積極提出應對建議給予很高的評價。「有這樣高素質的委員參政議政,中國式協商民主的優越性將得到更好的體現。」

2018年3月8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這是李稻葵委員代表無黨派人士界作大會發言。

王眾一所在的對外友好界別組中,許多委員也都有著同樣的問題意識與擔當意識。由於工作的涉外性質,他們中很多人還關心著如何讓世界了解中國,讓中國與世界民心相通的議題。大家在討論與交流時,話題往往聚焦在如何將「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命題與自己的工作結合起來,落實到實踐中。

「我們這個界別中,工作和日本有關的委員不下七八個,因此,一有機會這些人就坐在一起探討和中日關係相關的話題。」王眾一告訴記者,多名委員對於目前中日友好事業面臨後繼乏人,青少年一代友好人士出現「空洞化」現象深感憂慮,建議要借《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簽訂40周年之際,加大投入創新中日青少年交流項目。對於這一提案,王眾一表示了附議。

2017年9月,中國外文局局長張福海出席《習近平談治國理政》阿爾巴尼亞文版首發式

「隨著中國進入新時代,與新思想龐大體系有關的中國特色話語受到國際廣泛關注,將這些概念及時、全面、準確地按照跨文化傳播的規律譯介給對象國受眾成為當下的一項重要任務。但是,現實中譯介工作在統一規範方面還存在著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需要有關方面統一協調,加強規範。」來自對外宣傳領域的王眾一也對自己在工作中思考的問題進行梳理,形成了相關提案。

尋找人民友好新動力

談到本行,王眾一念茲在茲的還是如何準確把握判斷中日關係,抓住機遇為增進中日兩國人民友好尋找新動力。

去年以來,一段時間面臨困難的中日關係出現一些向好跡象。兩國首腦在多個國際場合的會面,增進了雙方彼此改善關係的信心。

2017年12月,在北京召開的「北京-東京論壇」會場

王眾一介紹說:「去年十九大召開之後,人民中國雜誌社所在的中國外文局承辦了第13屆『北京-東京論壇』,中日雙方達成了『北京共識』。參會的中日雙方嘉賓都反映,論壇上雙方與會者間所呈現出的氣氛,是13屆論壇里最好的,最成功的。但從雙方開誠布公的討論中仍可以感到,在歷史問題、戰略關係判斷問題上,彼此的政治互信還有待進一步加強。處在爬坡過坎,不進則退關口的中日關係,亟待尋找到推動向前發展的新動力。」

2018年3月13日,人民中國雜誌社社長陳文戈與來訪的日本「五星獎」遊學團大學生一起座談交流(攝影 孫瑩雙)

擴大民間交流是尋找新動力的主攻方向之一。王眾一表示:「習近平總書記說過:『中日友好的根基在民間』。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我們要抓住機遇,積極擴大民間層面的友好,做好民心工程,凝聚積極力量,使中日兩國民眾間的情感與認知得到較大恢復。現在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是,兩國人員來往,特別是青少年之間的來往嚴重失衡。這在去年論壇前夕發布的兩國民眾好感度輿論調查的數據比較中就有所體現。正是出於這個考慮,我對加大投入創新中日青少年交流項目的提案積極附議。」

《人民中國》對2016年熊貓杯頒獎儀式的報道

王眾一說,作為對日報道的一線媒體,在中日關係比較困難的這5年里,《人民中國》已經先試先行,堅持舉辦了5屆「『熊貓杯』全日本青年感知中國作文大賽」等活動,並每年邀請十幾位獲獎日本青年來華訪問、交流。「從這些青年回國後寫來的感言能夠感受到他們對中國認識的加深。我相信他們未來會成為中日友好的新一代中堅力量。我們所做的努力就像在沙漠中植樹種草一樣,雖然綠色還不起眼,但是已能看到希望。」

2016年熊本地震後,《人民中國》刊登的熊貓慰問熊本熊漫畫

「在報道方面不懈嘗試創新形式,吸引中日兩國讀者特別是年輕讀者的關注,也是《人民中國》近年努力的重點。在講述傳統友好故事的同時,抓住機會講好新故事。比如熊本地震發生後,第一時間策劃的熊貓給熊本熊送竹筍的漫畫,瞬間在中日成為網紅,影響經久不衰。不久前,熊本縣的旅遊紀念品店來函希望我社授權使用這幅漫畫。」王眾一如數家珍般地講述起這些故事:「去年為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人民中國雜誌社在東京舉辦了『民間的力量』圖片展,包括這幅漫畫在內的,近年來《人民中國》見證中日民間友好的報道版面豐富了展覽內容。圖片展還被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放在國慶招待會場上展出,引起各方的好評。」

2017年9月,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出席「民間的力量」圖片展

王眾一特別重視藉助年輕人熱衷的流行文化對日講好中國故事。他說:「動漫交流,在拉近人與人尤其是青年之間的心靈距離上有非常大的意義。《人民中國》從前年開始與多家單位一起舉辦了『悟空杯』中日漫畫大賽,第一屆就吸引了數百名中日青年參與。今年是第二屆,又趕上了《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簽訂40周年,對它有著更大的期待。」

王眾一委員接受媒體採訪(攝影:王焱)

在全國政協這個新平台上,王眾一委員希望能夠在增進中日兩國人民相互了解,推動中日關係改善發展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他相信,在與大家共同努力之下,一定能夠尋找到新動力助推中日關係向前發展。「只要牢記初心、使命、勇氣、智慧、熱情、冷靜這些關鍵詞,不論是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都不會迷失正確的方向與應有的立場。」

掃一掃,關注人民中國

微信ID:peopleschin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中信網路股權競拍 規則碰撞下的尷尬選擇
三九天,准旗中蒙醫院這個科室熱鬧了,男女老少為「它」而來……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