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臨診碎玉 中醫表證淵源

臨診碎玉 中醫表證淵源

對於中醫來說表證是一個常見的辭彙,也非常好理解的辭彙。

表證為證候名。指外感病的初期,起病較急,病位較淺,病情較輕,病程較短,以發熱惡寒或惡風、頭身痛、舌苔薄白、脈浮為常見症的證候。表證多由六淫之邪侵犯人體所引起。其臨床表現以發熱惡寒(或惡風)、舌苔薄白、脈浮為主。常兼見頭身疼痛、鼻塞、咳嗽等癥狀。治宜解表為主。

見於最早的醫學經典太陽病篇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1]痛而惡寒[2]。(1)

傷寒論裡面並無表證這個說法,這是後世醫家總結升華出來的東西,支持的理論依據是八綱辨證:陰、陽、表、里、寒、熱、虛、實。

八綱辨證是後世醫家從六經辨證中歸納總結出來的一種綱領性的辨證方法。但八綱辨證只是辨別病證屬性的大方向,並不能直接指導選方遣葯。而六經辨證則可以具體確定所選用的方葯。六經辨證中包含八綱分證:①六經中包含陰陽分證:三陽病多陽證,三陰病多陰證。②六經病包含表裡分證:太陽為六經之表,其他五經病為六經之里。太陽為三陽之表,陽明為三陽之里,少陽為三陽之半表半里;太陰為三陰之表,少陰、厥陰為三陰之里。太陽傷寒、太陽中風為太陽之表,太陽蓄水、太陽蓄血為太陽之里。③六經中包含寒熱、虛實分證:三陽病多熱證、實證,但也有寒證、虛證;三陰病多虛證寒證,但也有實證、熱證。因此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是中醫表證分型的最早依據。後世醫家總結了一句話「有一份惡寒,就有一份表證」據證候用方方證相對;抓主症,針對主要癥狀用方;辨病機,針對病機用方;抓副症,結合辨病機用方等等。思路靈活,方法多樣。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是錶針的主證, 副證可以是:咳嗽咳喘,水腫,皮膚病及瘙癢,可以在主證基礎上伴隨腹脹,腹瀉等。

浮脈可以理解為表證的重要癥候依據,但不一定就會伴隨頭項疼,發熱惡寒等癥狀,出現浮脈的情況往往見於疾病的初期和疾病的發生正邪相爭於肌膚腠理皮里膜外這個層次。因此可以這樣理解但凡發生這個層次的疾病都可以理解為表證,

根據《傷寒論》第46條: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此當發其汗。因此但凡表證均以發汗祛邪為治療方法,根據患者合併邪氣性質的不同錶針分為:表寒證、表熱證、表虛證、表實證之分。臨床根據患者情況辯證分型後制定不同的解表方案:辛溫解表,辛涼解表,調和營衛,解肌發表,大家都是輕車熟路,就不再過多論述。

但是往往一些內科疾患又不屬於外感類疾病,以臟腑病變為主的疾患,見浮脈時我們比較渺茫,往往以血虛氣虛論治效果不佳,現把我臨床中遇到的幾個病歷治療經過給大家以供參考;

患者男,二十四歲,以面部青春痘就診,患者一年前在秦皇島旅遊吃海鮮後面部兩頰多發紅褐色丘疹,陣發性瘙癢抓撓後滲出黃液,重則形成上包白色膿液,經過口服西藥,外塗膏劑效果不佳,大便小便正常,脈浮舌苔淡黃,擬議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取汗一周痊癒。

患者 女 二十五歲,順產後汗出一月半,以上半身汗出為主,輕微活動即滿臉汗水,間斷性鼻塞,且伴隨肌肉酸痛,飲食睡眠均可,奶水量可,清洗,大便小便正常,舌淡苔白,脈浮,經過諸多治療效果不佳,擬議桂枝湯取周身汗出,三天癥狀明顯好轉,後以桂枝加芍藥一兩人蔘三新加湯五天痊癒。

患者 女 65 以周身皮膚黃染三月就診,經醫院確診患者為肝癌後期,住院治療後效果不佳,出院,患者發病以來伴隨腹脹,輕度上腹疼痛,口苦口乾,心煩,周身皮膚黃染,如暗黃銅色,陣發性皮膚瘙癢,鞏膜黃染,小便黃量少,小便時有輕度燒爍感,大便正常,舌黃膩,脈浮數。擬議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和五苓散,口服五天患者皮膚瘙癢減輕,小便量增加,小便爍熱感消失,一周後皮膚黃染減輕,發病七個月消化道大出血死亡,患者經治療後黃疸癥狀未在加重。

本人 年三十九歲,於兩年前居雲南時出現頭皮屑多,蠶豆大小頭皮屑,頭髮成攢抱攏,扣除頭皮結痂後皮膚輕度滲血復結痂,反覆發作,起初未加註意,逐漸發展滿頭,無瘙癢,無脫髮,飲食睡眠,大小便正常,舌淡苔微黃,自診脈浮。考慮頭皮型銀霄病,自己感覺缺乏治療這方面疾病經驗,就診於一皮膚專科,先剃光頭塗抹藥物治療一年癥狀反覆發作,後放棄治療,據以上情況擬以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口服取汗,配合自製祛濕丸治療一周感覺陣發性頭皮瘙癢,觸摸頭皮屑部位隆起感減輕,堅持服用一月頭皮屑發生部位面積逐漸縮小,堅持服用一年痊癒。下面是本人為患病前,患病中,和現在的照片如下

未患病前

塗藥期間

塗藥期間近照

現在照片

總之中醫是以辨證論治為核心提綱,從而方證對應用藥,然而在這個過程中存在抓主證和抓副證問題,這裡我就依據抓住患者浮脈主表這個癥狀,通過辯證考慮患者表有邪氣,通過解表祛邪為治療大法治療疾病,中醫本身博大精深,治療辯證方法眾多,這只是我個人的一點心得體會,不足之處難免。

祛濕丸簡介;

功能:祛痰除濕,散結消腫。用於痰盛,喉痹痰阻,頑痰喘咳,咯痰不爽,大便燥結;外治癰腫。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強制性脊椎炎,慢性胃炎腹脹,結腸炎伴大便乾燥的,以及慢性盆腔炎,子宮肌瘤,呼吸道疾病痰多癥狀,疥癩,癬疾,頭瘡等以體內濕盛,水飲類疾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秦立志醫生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臨診碎玉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日常護理要點
臨診碎玉埋線減肥的原理

TAG:秦立志醫生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