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漢朝被廢或是被殺的皇帝為何那麼多?並非外戚、宦官專權那麼簡單

漢朝被廢或是被殺的皇帝為何那麼多?並非外戚、宦官專權那麼簡單

漢朝分為西漢和東漢兩個歷史時期,期間曾有王莽短暫自立的新朝。

西漢歷經15帝,其中被廢或是被殺的有4位,分別是劉恭、劉弘、劉賀、劉嬰,約佔四分之一;東漢歷經14帝,其中被廢或是被殺的有3位,分別是劉纘、劉辯、劉協,約佔五分之一。

那麼問題來了,漢朝被廢或是被殺的皇帝為何這麼多呢?

有朋友說是因為外戚專權。確實,立廢並殺死前少帝劉恭、立後少帝劉弘,是呂后專權,諸呂作亂的結果。可是中國歷史上外戚專權的現象多了去了,但廢帝或是殺帝的事情並非每世必現。

有朋友說是權臣專權的結果。西漢的權臣霍光廢了劉賀,王莽廢了劉嬰自己當皇帝;東漢的權臣梁冀毒死劉纘,董卓廢了劉辯,曹丕也廢了劉協自己當皇帝。然而,中國歷史上權臣多如牛毛,可膽敢廢帝或是殺帝的同樣少之又少。

宦官專權確實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大毒瘤,可漢朝史上並沒有哪個皇帝是被宦官所廢或是所殺的。梁冀在毒死質帝劉纘之後,立漢桓帝劉志為帝。這個劉志利用宦官向梁冀奪權,殺掉梁冀,寵信宦官,宦官因此獲得了很高的權勢,但並沒有達到廢帝弒帝的地步。

那漢朝被廢或是被殺的皇帝,為何那麼多呢?

只能說那個時候的中央集權以及皇權集中還不是很嚴重,畢竟真正的皇帝制度也只是從秦朝才開始,那時對君權的崇敬和敬畏還不是很強烈,皇帝的掌控力還不能和聯合起來的大臣們相抗衡。簡答來說,就是漢朝的皇權制度還不夠完善。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漢武帝。漢武帝在接受了呂后專權的教訓後,在立劉弗陵為太子時,殺死了劉弗陵的生母鉤弋夫人,可實際上他是非常喜愛鉤弋夫人的。再者,漢武帝即位後還有個竇太后,就是他的奶奶,奶奶主政,這時他根本就施展不開。

所以在看到女人 干政對國家和政權的危害後,漢武帝必須有所防備。可最後防住了嗎?並沒有!

那麼,中國什麼時候開始完善封建制度的呢?準確來說,一直都沒有完善過。

夏商周時期實行的王位世襲制、宗法制以及分封制相結合的制度,是中國古代最早的政治制度。秦朝一統之後所開創的中央集權制,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奠定了大一統王朝的基礎。

漢初的統治者為解決「王國」問題,實行的刺史制度,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發展了中央集權統治。隋唐時期,中央實行三省六部制,彼此間互相牽制,提高了中央機構的辦事效率,進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權。

到了宋朝,進一步分割地方權力,加強了皇權。明朝廢丞相、權分六部,專制皇權發展新的高度。清朝設立軍機處,軍國大事都有皇帝一人說了算,中央集權發展到了頂峰。可是到了頂峰之後,就要走下坡路了。

還是總結為一句話,在古代中央集權的社會裡,自始至終都存在兩個方面的矛盾,那就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皇權和相權的矛盾。這才是最終原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朝 的精彩文章:

中國最強朝代,對內四分五裂,對外依舊無敵,因強大而滅亡
寒風卷落英原創七言柏梁體《悟》

TAG: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