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帶一路講歷史:古代中國一畝地可以養活多少人?

一帶一路講歷史:古代中國一畝地可以養活多少人?

世界文明從發展脈絡來說,可以概括為狩獵文明、農耕文明、工業文明與現代文明四大階段。從原始社會以狩獵為生的茹毛飲血生活,到以耕種為代表的農耕文明,是人類歷史最為重要的發展跨越。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更是世界上最大的農耕文明體。農耕文明決定了中國文化的特徵。中國的文化是有別於歐洲游牧文化的一種文化類型,農業在其中起著決定作用。歐洲文明掠奪式特徵,誕生於此前的狩獵文化,與濫觴於種植的中國文明存在明顯的差別。

農耕文明的基礎,在於土地的農業生產,通俗的說,在於種地能夠養活足夠多的人。

古代中國一畝地可以養活多少人?

戰國前期的糧食畝產

有關戰國前期糧食畝產的典型資料,主要有《漢書·食貨志》載李悝言:「今一夫挾五口,治田百畝,歲收一石半。」這是指畝產粟1.5石。《管子·輕重甲》說:「一農之事,終歲耕百畝,百畝之收,不過二十鍾。」這是說畝產粟0.2 鍾,1鍾等於10釜,1釜也就是1石。因此,0.2鍾也就是畝產粟2石。《管子·輕重乙》河:「河淤諸侯,畝鍾之國也」。這就是說,經過淤灌的肥沃土壤,產量較高,畝產1鍾,即畝產10石。五倍於《管子·輕重甲》之數。《史記·河渠書》說:「西門豹引漳水溉鄴,以富魏之河西。」漳水溉鄴後,畝產多少?《論衡·率性篇》說:「魏之行田百畝,鄴獨二百,西門豹灌以漳水,則畝收一鍾。」畝產1鍾,也是10石。

戰國時1周畝摺合今市畝為0.328市畝。班固所說的「石」,應當是漢大石,1石合0.333市石,折成今量,1市畝產粟1.524市石,1市石粟重135市斤,即當時畝產粟205.8市斤。

戰國後期的糧食畝產

戰國後期,隨著小農經濟的鞏固和發展、鐵犁牛耕的推廣、耕作技術的提高和水利 事業的發展,糧食畝產也有了相應的提高。《孟子·萬章下》說:「一夫百畝,百為之糞,上農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 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禮記·王制》說:「上農夫食九人,其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農夫食五人。」兩者的廉潔一致。吳慧認為,如果按「中食七人」,除了兩上勞動力食60石以外,還有210小石可供7人食用。也就是說,一個農戶有兩個勞動力,種田 100畝,共產粟270小石,平均畝產2.7小石,高於李悝的畝產2.5小石。

家長率領全家經營100畝田,「十人食之」指可供10人食用。100畝田提供300石糧食,才夠10人食用,由此可知其畝產仍然是3石。戰國後期畝產粟3小石,合今量畝產247市斤。

漢代的糧食畝產

漢代的糧食畝產,在荀悅 《前漢紀·文帝二年》載有晁錯復說上之言曰:「今農夫五口之家,其服作者不過二人,其能耕者不過百畝。百畝之收,不過三百石。」100畝產粟 300石,畝產粟3石。漢代的小畝比戰國時期的周畝略小,合今市畝0.228畝,摺合今量就是畝產粟281市斤,高於戰國後期的247市斤,比戰國前期的畝產205.8市斤就更高了。

漢代畝產粟3石,摺合今市制畝產281斤,比戰國時畝產粟3石,摺合今市制畝產247斤,是增產了;漢代粟豆平均畝產2.82石,摺合今市制畝產 264斤,比戰國時粟菽平均畝產合今市制畝產232斤,也是增產的。 漢代的高產田則一般可到「畝產十石」或說「畝鍾之田」。至於區田則有更高的產量。

魏晉南北朝的糧食畝產

魏晉時期,南方水稻耕作尚較粗放,畝產水平不高。《三國志·吳書·鍾離牧傳》記載鍾離牧少時(在東漢末三國初)躬耕「種稻二十餘畝」,「臼所取稻得六十斛米」。平均畝產米不到3石(斛)。

北魏實行均田制,「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畝,婦人二十畝。一夫一婦出租粟二石」。摺合畝產為2.92石,也維持著畝產3石的水平。摺合今量也就是281斤。

唐代的糧食畝產

唐代在中國歷史上是與漢代並稱的繁榮時期,這一時期的糧食畝產比漢代有較在幅度的增長。《通鑒》說:「元和中,振武墾田四千八百頃,收谷四十餘萬斛。」畝產約1石。《新唐書·食貨志》說:「京畿之內,每田一畝,官稅五升,而私家收租,殆有畝至一石者,是二十倍於官稅也。降及中等,租猶半之,是十倍於官稅也」。地主租率十分之五,租1石,畝產當為2石。這是京畿良田。

唐量畝產1石合漢量3.81石,再考慮到種豆等因素,與漢一樣,打九四折,摺合漢量為畝產3.75石,摺合今市製為畝產334 斤。唐代的畝產比漢代增長了1/4還多。

宋代的糧食畝產

宋代已進入中國封建社會後期,農業經濟和商品經濟都有新發展,加上新耕具的推廣、優良品種的採用、肥料的增施等,糧食畝產有較大幅度的提高。宋1畝合今市制0.9市畝,合漢時的小畝3.125畝。這是在計算宋代糧食畝產時必須注意的。宋仁宗時,范仲淹在奏議《答手詔條陳十事》中說:「臣知蘇州,田出稅者三萬四千頃,中稔之利,每畝得米二石至三石。」 畝產二石或三石。這「二石」或「三石」也是指米。2石米,是4石稻穀,3石米,是6石稻穀。畝產4石稻穀合漢量為畝產谷4.288石,摺合今市制畝產381斤;比漢時為增2.777石,合今市制畝產250.1斤,增長了54.4%;比唐代的3.81石,增長了12.5%。

宋代南北方糧食平均畝產3.3石,合今市制畝產309斤,比唐代降低7.5%,比漢代增產17%以上。

元代的糧食畝產

北方旱地的畝產反映元代北方旱地糧食畝產的材料,元人姚隧《牧庵集·儲宮賜龍興寺永業田記》中的記載:「今有田一畝,率以夏秋入止一石」。這是說,每畝田夏收麥一石,秋收粟一石,故曰「夏秋入止一石。」畝產按一熟計為一石,兩熟合計為兩石。元石大於宋金,一元石合宋金石1.429石,合宋量畝產2.585石,合漢量(小畝/小石)為3.036石。考慮到種豆等因素,打九四折,合漢石2.85石。這就是說,元代北方旱地的糧食畝產,已經恢復到漢代的水平。這是唐末以後北方糧食畝產頹勢之後的復甦,也是元代後期重視農業和北方氣候又轉暖的結果 。

據《黃金華先生文集》卷十「義田」條中說:「為田一畝,歲可得米二石」。這「二石」是宋制——南斗,畝產與宋相當 。又據《兩浙金石志》記載,湖州報恩寺興孝禪師碑說:「其田每畝租米一石。」按對半租率,畝產仍然是2石米。畝產2石米,摺合稻穀4石,合漢量仍是4.288石,合元量則是2.825石,打九四折,合漢石4.03石。南北平均,粗略計之,仍按南宋與金時的權數加權,摺合畝產3.61石。這個數字比唐代的3.75石略低。

以此計算,元代畝產摺合今市製為畝產2.5石或338斤。

明代的糧食畝產

明代的耕作水平又有提高,生產經驗更為豐富,糧食畝產比宋元有所提高。據《河間志》卷三記載:「一夫耕田三五十畝, 畝收麥一石以上。」夏麥秋粟合起來還是2石。畝產2石漢量(小畝/小石)3.2石,比元代的3.036石增產 5.4%,合今市制畝產300斤。

明代南方稻麥兩熟田的稻穀畝產,據顧炎武《日知錄》中引洪熙已年周干說:「如吳江崑山等田,畝舊稅五升,小民佃租富室田,畝出私租一石。」什伍之租,畝收應是2石。畝產稻穀2石,摺合今市製為畝產288斤。稻麥兩熟田,麥的產量據明末清初桐鄉的經營地主張履祥在《補農書》中所說:「田極熟,米三石,春花一石半,然間有之。大允共三石為常耳。」張氏所說上熟之田,是稻穀「3石」,「春花一石半」。那麼,常田的稻穀產量就應當是畝產2石,春花畝產1石,合起來是畝產3石。

以此計算,南方畝產稻穀4石,摺合今市制畝產577斤。

清代的糧食畝產

清四川《彭縣縣誌》說:「畝產米一石二斗為上,一石為中,八九斗為下。」即中等水平田畝產稻穀2石。駱秉章說:「湖南有田百畝,可收租谷百石。」按對半租,畝產稻穀也是2石。陳瑚說:「百畝之產,入租百石,千畝之產,入租千石。」也是指畝產稻穀2石。總的看,清代前期南方各地稻穀平均畝產2石。

考慮全國存在一季稻、兩季稻的區別,複種稻平均畝產2石,一季晚稻平均畝產3石。清代之石稍大,摺合今市制畝產292斤(複種稻),一季晚稻摺合今市制畝產397斤(2.72石)或 438斤(3石)。

清康熙《江陰縣誌》說:「麥、菽、黍、稷畝二石。」清乾隆盛黼辰在《江淮均丁說》一文中說:江淮以北「農夫一畝之所獲,通豐耗而權之,富民之人,恆不下一石」,給富民交租1石,對半租,還是畝產2石。北方麥、粟、豆等畝產2石,摺合今市制約為畝產303 斤。

清代後期的糧食畝產清代後期的糧食畝產,由於推廣雙季稻以及玉米、甘薯等作物,單位面積產量有了一定的提高。清代由於推廣雙季稻、玉米和甘薯,平均畝產比明代增產16.8斤。再加上擴大耕地面積增加的產量(平均畝壯志凌雲加4.2斤),清代的平均畝產比明代(畝產346斤)共增加21斤,為367斤。

農業生產之難 從200斤到367斤花了3000年

農耕文明依賴農業生產而生,而農業生產,與自然環境、國家政策、技術水平、人為管理等因素密切相關。從戰國前期的畝產200斤,提升到清代後期的367斤,中國花了近3000年的時間。

新中國建立前,中國的農業雖有了大幅發展,但平均畝產仍然在400斤左右,如按一家5畝地,五口人,每人每天0.5斤米計算,一年所需口糧在900斤以上,而同時期糧食總產量在2000斤左右,按民國田賦20%、田租10%計算,能夠留做自用的糧食,僅有1400斤,扣除口糧後,只剩500斤。

建國後,糧食畝產基本無太大變化。直至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及其團隊,在雜交水稻領域取得突破。2017年,由袁隆平團隊培育的超級雜交稻品種「湘兩優900(超優千號)」又創畝產紀錄,經第三方專家測產,該品種的水稻在試驗田內畝產1149.02公斤,約為2298斤。

袁隆平 讓中國多養活了5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朝 的精彩文章:

出身名門的「布衣皇后」,為什麼被人稱為中國歷代賢后楷模?
為從上萬匈奴人手中救出漢軍,朝廷出兵7000,一年後只救出13人

TAG: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