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簪纓世族,書香門第的游壽家族 一門三進士,兩舉人,一個傑出的女書法家、古文字研究學者

簪纓世族,書香門第的游壽家族 一門三進士,兩舉人,一個傑出的女書法家、古文字研究學者

簪纓世族,書香門第的游壽家族

一門三進士,兩舉人,一個傑出的女書法家、古文字研究學者

書法家、古文字研究者游壽

游壽(1906-1994年)字介眉、戒微,霞浦人。哈爾濱師範大學教授,當代著名學者、教育學家、考古學家、古文學家、書法家,於金石、史學、詩詞諸方面均有精深造詣。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與曹英庄(福安人,工詩)、丘堤(霞浦人,善畫)、潘玉珂(寧德人,擅畫)譽為「閩東四大才女」,又與盧隱、冰心、林微因有「福建四大才女」之稱,後又名列「民國十大才女」。

游壽先生,一生辛勤,治學領域廣泛,有著多方面的傑出成就,是近代無法忽略的著名學者和書法大家。

在老父親的提攜下,她的「文章在小學時已成」。青年時在廈門與女作家謝冰瑩等創辦文學月刊《燈塔》,即有詩名遠播,只是後來學術興趣轉向金石考古,但詩詞創作卻至老未衰,有《沙溪集》《白沙集》等行世。她的詩詞,或感時敘事,或詠物懷人,都寫得沉雄壯闊、鏗鏘雋永,解放後,心情怡悅,詩風也多了旖旎明麗。現錄《翠樓吟》詞於下,以見一斑:「月侵黃昏,雲籠暗淡。依稀笛中清怨。聲聲關塞上,驚胡騎,山河凄咽,旌旗去遠。只最苦憑欄,蘭成雙鬢。經離亂,哪堪哀鳴,問低誰按?夜半,炯炯星河,正一庭靜寂,冷風寒顫。想當年俊爽,指吳會,梁園兔苑,多時見慣。算換得疏狂,萍蹤難綰。游情倦,卻冷何處,又登雲棧」。

她的書法,出自一代大師胡小石門下,歷經數十年磨練,熔篆、隸、真、草於一爐,瘦勁生澀、剛柔相濟、秦風漢骨、格調高古,不同於師,而有所過之,自成一體。著名紅學大家周汝昌有詩讚其書法:「臨池罕遇衛夫人,片楮零縑世所珍。學力真切在金石,不隨流俗逐時新」,以衛夫人相譽。更為可貴的是她繼承並發展了李瑞清、胡小石的書學思想,留下《書苑鏤錦》《我的臨池簡述》等多篇書論,告誡後人:「書者筆先,未有不從學而號天才,筆禿千支,此皮相之言也,吾最服膺筆已成塚,不如讀書萬卷。」當今中國書協主席沈鵬評她的書法「宗法北碑,大氣磅礴,人書俱老,當之無愧」。

考古方面,自1957年支邊黑龍江後,她的目標「就是要弄清各族的原始。」她大量收集北魏文獻資。

她的史學研究,主要集中於先秦、漢晉和隋唐,方法以傳世文獻和出土文獻相互印證、互補而獨闢蹊徑。如她的《李德裕年譜》,就是從考證大量碑刻和墓誌入手,釐清史實記載的諸多爭議,糾正了當時學界泰斗陳寅恪先生的一些論斷。李德裕是中唐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是研究唐代由盛而衰的一個重要人物。但關於李德裕的史料混亂繁雜,因此當時學界評論此文是「材料豐富、考訂精審,充分體現治史之文獻功底,非一般學者所能為之」。由此在史學界漸露頭角。

她的古文字研究更是成就卓著。1971年,周恩來總理曾詢問當時國家文博領導小組負責人王冶秋:「當今國內通識金文甲骨的有幾人?」王答:「不及10人,東北有游壽。」總理隨即指示要保護好這些人才。後來總理又問當時的黑龍江省委書記汪家道:「游壽女士現在哪裡?」並指示「游壽是學術界的老同志,你們要照顧一下。」 有此殊榮能有幾人!她主編的《殷契選釋》,堪稱學習甲骨文之門徑。

三進士兩舉人

(舊廬為先生高祖游光繹遺業)

游光繹(1758-1827年),字彤卣,工詩善書、「博聞強識」「文章華瞻」,與乃兄游光纘同為乾隆進士,嘉慶四年擢陝西道監察御史。《清史稿》稱他「在官日所陳奏及行事,均以國計民生為重,直聲動朝端。」後以言罷官,歸閩後掌教福州鰲峰書院19年,士人慕其風節才學,競相從游,一代名臣林則徐即出其門。老猶篤學,以「炳燭」顏齋,有《炳燭齋詩手稿》傳世。「炳燭齋」詩書傳家,代有英才。先生曾祖游大琛與林則徐同窗,冰雪聰明,文采跌宕,道光進士,任山西長子、高平、鳳台、陽曲知縣及東冶同知,後辭官,有《萍緣四記》《風塵囈語》行世;祖父游寶榮,精於金石,長於書法,未參加科舉,中年夭折;父親遊學誠,字悟庵,光緒舉人,幼誦群經諸史,潛研天算氣象,擅書善畫,德聞四鄉。冀無慚祖業,雖穎悟而刻苦力學,每夜誦日所讀書,偶忘,以香燭之。主持福寧近聖書院,晚年自號負極老人。游氏一門風雅,三進士兩舉人,文採風流魁甲閩東。

舊廬坐落於今松城街道縣后街,是座類似四合院的晚清古典建築,鬧中取靜,閑適幽雅。先生一世漂泊坎坷,舊廬就是她筆下的鄉愁:舊廬在古善里,北倚虎崗古寨,東臨金山秀水,東西兩院,前後三進,額有「同胞進士」「亞元」諸匾,始建迄今年曆三百,人傳七代。也常憶起兒時從樹上爬到屋頂看全城風景,累了才回到書廳看父親畫畫寫字的溫馨情形。1976年,「自有許多情」的游壽先生回到闊別36載的故鄉,風雨滄桑,舊廬已無復當年風貌,眼前所見是「寒家舊業,日已寂寥」。之後,先生以自己歷年「筆耕所積」重造門樓,親書「炳燭齋舊廬」橫額和「炳燭齋舊廬歌」 於上,為後人尋香懷古留幾許當年的風雅。

林則徐的老師—游光繹

游光繹,字彤鹵,號田,霞浦縣后街人,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生,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進士,歷任庶常館庶吉士、翰林院編修,陝西道監察御史等職。

游光繹為官清廉,以直言聞名一時。嘉慶八年(1803)年,因彈劾權貴被罷官。旋受閩浙總督玉德之聘,任鰲峰書院23屆掌教。他主持書院20年,誨人不倦,成就後學,其中最著者林則徐。嘉慶十年(1805年)始編纂《鰲峰書院志》,任總纂,嘉慶十二年(1807年)完成《院志》十六卷。晚年歸籍,以辦私熟糊口,名其書齋「炳燭」。道光七年(1827年)病卒。享年70歲,有《炳 燭齋詩集》(抄本)傳世!

歡迎關注游氏之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游氏之窗 的精彩文章:

TAG:游氏之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