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精神分裂和應激障礙

精神分裂和應激障礙

今天我們來聊聊兩種比較嚴重的心理障礙:精神分裂症和應激相關障礙。

(一)精神分裂症

日常生活中當我們說一個人是精神病患者,通常就指的是這個人是精神分裂症患者。

常有新聞見諸媒體報端,比如17年讓人駭然的發生在武漢由於一碗面引起紛爭的當事人之一就是精神分裂症患者。

精神分裂患者的癥狀分為陽性和陰性。

陽性癥狀指的是精神亢進的精神病性癥狀:幻覺、妄想、言語散亂等等,精神分裂症患者對於以上三種陽性癥狀必有其一,甚至有兩者三者的表現。同時往往還伴有行為紊亂或緊張症行為。

陰性癥狀指的是精神功能衰退癥狀:情緒表達減少、動力缺乏。

常見的精神分裂症分為5個亞型:偏執型(最常見)、青春型、緊張型、單純型(較少見)、未定型(也稱混合型或未分裂型)。

(1)偏執型精神分裂症

以幻覺和妄想為特點,此類人異常固執,常常有迫害妄想或關係妄想。

(2)青春型分裂症

一般是18-25歲之間發病。

(3)緊張型分裂症

主要的癥狀表現就是緊張型木僵等達到分類症程度。

(4)單純型分裂症

比較少見。病程至少2年以上。思維貧乏,情感淡漠,陽性癥狀不明顯,陰性癥狀明顯。

(5)未定型或者混合型分裂症

具備以上4種分裂症的癥狀或者不能判定為以上4種分裂症的任何一種的,成為未定型或混合型。

除了單純型精神分裂症病程在2年以上外,其餘的幾種發病病程至少持續6個月才可判定。

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除了伴有以上陽性陰性癥狀,還具有自知力缺失,社會功能嚴重受損的判定依據。

如果小於6個月病程,但具有精神分裂症其他診斷標準的,判定為分裂樣精神病。

精神分裂症的發病原因至今未能找出確定的原因。心理學界通常看法是生物遺傳、社會刺激、人格素質等各方面都可能是其原因之一。

(二)應激相關障礙

應激相關障礙通常是由於明顯的應激源所引起患者的心理生理出現各種異常。

一般分為4大類:急性應激障礙、急性應激性精神病、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適應障礙。

(1)急性應激障礙

急性應激障礙發自強烈、嚴重的精神刺激。發病時間短暫,刺激後立刻出現癥狀。可持續數小時到兩三天甚至一周,但通常不超過一個月。當患者脫離應激源場景,癥狀即會減輕甚至恢復。

急性應激障礙的癥狀主要表現在精神運動性興奮或者抑制的障礙,同時伴有心因性意識模糊,植物性神經功能紊亂等癥狀。

(2)急性應激性精神病

急性應激性精神病通常高來自於強烈並持續一定時間的心理創傷事件。

從刺激到發病,通常在一個月內或半個月內。並且病程多數是小於一個月。

急性應激性精神病具有精神病性的基本癥狀表現,比如妄想(常常是被害妄想或者關係妄想),並且伴有情感障礙。

(3)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

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往往來自於異乎尋常的威脅性或災難性心理創傷時間或處境。

比如汶川大地震,海嘯,泥石流,車禍,破產,親人意外過世等天災人禍。

創傷後應激障礙往往在受到刺激後延遲數周,數月,甚至半年發作。病程持續可達3個月到數年,屬於危害性較大的心理障礙。

此類患者往往在經歷創傷後反覆出現創傷性閃回體驗,持續性警覺增高,持續性迴避,並且常常伴有焦慮,抑鬱,自殺念頭等。

(4)適應障礙

往往是生活中各種事件或者困難處境長期存在引起,患者常常具有某些方面的人格缺陷。

在應激障礙的幾個分類中,適應障礙是其中較輕的一類。

這一類患者往往在刺激後一個月內發作,病程通常持續1~6個月之間。

適應障礙的表現主要在情感障礙,伴隨焦慮或抑鬱,行為方面的障礙或者生理功能的障礙等。

由於精神分裂症和應激障礙都是比較嚴重的精神障礙,患者需要到專業醫院的心理門診或者精衛中心進行確診和治療。一般採用的方法是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結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Q派 的精彩文章:

致命ID有什麼心理學基礎?

TAG:阿Q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