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個如皋人當過木工,半路出家從事盆景栽培!花28年,成為國際盆景大師……

這個如皋人當過木工,半路出家從事盆景栽培!花28年,成為國際盆景大師……

如皋是「中國花木盆景之都」

這片土地上湧現出了

一大批精通盆景、熱愛盆景的人們

「製作盆景,就是生產藝術品,要多動動腦子,靠一雙巧手創造出不同凡響的意境和趣味橫生來。」12日,如皋國際花木園藝城王如生大師工作室內,春意盎然,擺放著一盆盆造型奇特、綠色浸染的盆景,國際盆景大師王如生正在手把手指導徒弟蟠扎盆景。

「我初中畢業後,就學木匠,後來,踏上盆景這條路,就埋頭鑽了進去,才有今天的成就。」65歲的王如生說。

從1989年師從花漢民,到成為中國盆景藝術大師,他用了16年;

再到去年10月被世界性的盆景組織、國際盆景賞石協會(BCI)授予國際盆景大師,他用了12年。

GIF

興趣引路

1987年春天,已經在玻纖廠上班11年的王如生逛如皋人民公園時,被一盆盆花草所吸引,掏出50元買了幾盆小雀舌回去,給枯燥的庭院帶來生機,就開始喜歡上了。「當時,流行『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很多匠人非常保守,不輕易傳授盆景培育的技巧。我想學,但沒人教,只得自己摸索。」王如生回憶。

一次,王如生去花漢民的花木公司選購盆景,看到大師和藹可親,便斗膽求教。想不到,花漢民對眼前的年輕人有問有答。依靠勤學好問,他漸漸地掌握了盆景栽培入門的知識,加上勤練,蟠扎技術大有長進,花230元購買的一盆五針松,養護了一年之後,出手後竟然凈賺470元。那時,每個月的工資,才拿24元。

「從事花木盆景產業,既陶冶情操,還能創收,一舉多得,家家戶戶都可以搞,將來還是一條富民的產業。」1989年7月,王如生領取營業執照,師從花漢民,踏上創業大道。

「我家在如皋城裡,當時沒有土地流轉,我就向空中借地,天井裡、屋檐上、屋頂上,所有能擺花盆兒的地方,全部放的是花花草草,能層層疊放的就上了盆架。」王如生說:「我家裡成了人見人愛的立體式大花園,天天都有人來觀賞。」

國際盆景賞石協會(BCI)授予包括港、澳、台在內的中國地區25位盆景藝術家「BSI國際盆景大師」稱號,王如生榜上有名。

金獎垂青

「我從來沒有想成名成家,只是想為如派盆景走向世界,實現富民的產業化,趟出一條路,做一點貢獻。」王如生說,他的成名之作就是叢林式盆景《綠蔭深處》,在香港國際展上奪得冠軍,成為金獎的第一名,在國際盆景界一鳴驚人。

「1990年,花漢民培育的《飽覽人間春色》走出國門,在日本國際花卉博覽會上摘取國際金獎,我好羨慕。等他回來,我就跟著他學習盆景創作。」王如生說。

王如生舊照

盆景創作是以盆為紙、以樹為繪的活藝術,選材最關鍵,把「滿、殘、清、奇、古、怪」作為唯一標準;製作上,實行「意在筆先、趣在法外」一票否決。王如生鑽進去以後,很快發現自己的短板:「盆景創作求美求趣求新求意,必須打牢繪畫根基。」於是,他如饑似渴地啃書,拜師前輩和行家,學習國畫,臨摹古典名畫,到森林裡去寫生。

王如生舊照

練就了創作的基本功,掌握了創新的竅門兒,王如生一發不可收拾,運用虎刺、黑松、刺柏等創作的《清溪漁隱》《金龍探龜》《古老的回憶》《外婆門前柳》《羅漢拜壽》等盆景,無不流淌著濃郁的詩情畫意,從選材到立意無不使人耳目一新,參加全國四大盆景展相繼摘取金獎,實現了中國金獎大滿貫,中國盆景界幾十萬人夢寐以求的99克的純金金牌掛到了他的胸前。他用聖柳創作的《自古人間歡樂多》,因樹施技,給人以返樸歸真的藝術享受,展出後轟動全國,成為林業大學教授和學生共同學習的樣板。憑著出彩盆景的作品,這些年來,他把一個個國際金獎收入囊中。

王如生所獲部分榮譽

賦予盆景新生命

「盆景要翻身,要學王如生。」近幾年,中國盆景界流傳的這樣一句話正是他給盆景產業注入新的生命力的褒獎。

一盆盆景從毛坯到成品,傳統栽培嘔心瀝血需要8到10年,王如生髮明水旱盆景,不需要尖端材料,把殘缺材料的長處組合起來,養護3年就變成成品,提高了產出率。

雀舌直生苗很少,10多年培育才能成為盆景。王如生奇思妙想,在全國發明裹紙嫁接法,當年嫁接、當年出售,成活率達到95%以上,為全國推進雀舌盆景產業化作出突出貢獻。

「零下7℃,楊柳竟然還在吐綠。」進入嚴冬,走進如皋國際花木園藝城,就能看到好似風吹楊柳在舞動的盆景,令中外遊客震撼不已。這是王如生的獨家作品,在全世界第一個創作的這盆盆景取名為《早春三月》,遠遠望去是一根根柳條,實際上是櫻絡柏,它像柳樹,但冬天不落葉,一年四季在吐翠。一次,王如生去長江邊上的苗圃寫生,發現了這個鄉土樹種,萌發了創作的念頭。果不其然,一試試出了藝術表現力、觀賞性比三春柳更好的精品,在中國盆景界再次引起轟動。

「一樹二盆三幾架,水旱微型也不差,改良品種科技化。」作為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的副會長,王如生還在推進運用不規則自然盆、讓好盆景配上得體的盆、提高欣賞的藝術效果等方面,對傳統進行革新,每一個獨家發明,無償推廣到全國。8年前,全國開始流行的櫻絡柏纏繞在刺柏死樹樁上的附摸盆景,就是他的發明創造。「為了獵奇,當時全國各地傷材成風,總有一天寶貴的資源被挖光,我從保護資源出發,開發廢料利用的盆景,使資源利用率提高60%。」王如生這位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如皋盆景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不僅做造福百姓綠色聚寶盆的打造者,也是綠色資源的守護人。

「盆景是無聲的詩,立體的畫,它的生命力在於師法自然,在於與時代同脈搏,在於將傳統的精髓內在地體現在藝術的創新之中。」從2005年開始帶徒的王如生,為了如派盆景後繼有人,如今把更多精力放在傳授盆景創作的神韻、培養新秀的育人上,堅信在他的耕耘下,高徒將層出不窮,迎來如派盆景產業百花齊放滿園春的新時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如皋發布 的精彩文章:

牛掰!這位如皋人入選歐洲華人影響力年度人物評選!為他點贊

TAG:如皋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