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金蝶成港股通漲幅榜首,財報發布會被擠爆

金蝶成港股通漲幅榜首,財報發布會被擠爆

3月13日,金蝶國際公布了其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12個月的財報數據,收入同比增長66.7%,其中金蝶雲收入同比增長87.7%。

坦率地說,這樣的成績並無意外。從去年算起,截止到這次年報發布前,金蝶整體股價已經翻了一番,股價的持續上漲,正面反映金蝶雲戰略的發展,獲得資本市場青睞。早在16年,金蝶已被納入為深圳與香港股票市場互聯互通計劃(「深港通」)合資格股份名單內,交易量一直排名前10。

我們總說,資本的眼睛是雪亮的,資本的驅動力更是直白到透明,那我們今天不妨聊聊為何在資本眼裡,金蝶為何如此「值錢」。

投資價值有通用規則,但云服務有點不一樣

記得在2018年1月,金蝶國際宣布戰略投資中國CRM第一品牌紛享銷客,成為其單一大股東,股價立馬翻漲5%。金蝶持續被資本看好,其實這背後恰好是資本的投資標準那支「看不見的手」在起作用。

1、投資價值有內外兩重指標

簡單的說,資本不傻,首先評判股票該不該入手的指標就是看其收入、現金流及業務增長等內部業務數據是否健康,其次是看是不是在一個高速增長的賽道上,這裡評判的標準就是宏觀環境及政策因素等。

在這個人人都要上雲的時代,雲服務市場的發展前景無須贅述,政策利好也不用多講。

根據金蝶這次發布的財報數據,我們可以看到,報告期內,金蝶錄得營業額約人民幣23億元,同比增長23.7%。其中,雲服務業務保持高速增長,實現收入人民幣近5.7億元,同比大幅增長66.7%,佔總收入達24.7%;另外管理軟體業務保持穩健經營,實現收入約人民幣17.4億元,同比增長14.1%。這樣的財務數據如果拿去對比同行,立馬分出高下。

但我們需要留意的是,金蝶在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大數據、物聯網等領域的落地和應用,比如2018年金蝶雲重磅推出智能財務機器人,迅速在智能財務、智能製造、全渠道營銷、阿米巴經營等領域佔得戰略高地。簡單的說,決不能把金蝶只看做一支雲服務股,直白點的說,金蝶只是穿著一副雲服務軟體的外殼,正在全力構建和完善企業雲服務生態,向 AI(人工智慧)+BigData(大數據)+Cloud(雲計算)(簡稱「ABC」)加速挺進的巨輪。

2、雲服務價值投資已經拒絕黑馬

回到現實,在追逐風口這件事上,資本比創業者更瘋,比如現在大家都盯著區塊鏈、AI,一副「寧可過錯,不可錯過」的架勢。

對於企業投資也是這樣,資本也大多沒有之前的耐心,他們不再奢望遇到「黑馬」,更沒有心思去培養「潛力股」,比如騰訊、阿里再也不會傻傻地自己去做新零售,而是把關於新零售的一切巨頭拉下水,比如京東、萬達、家樂福等。這樣的結果是,巨頭搭上巨頭,強者結盟強者,行業漸漸形成了涇渭分明的梯隊和級別。雲服務市場也是,已從野蠻生產過度到充分競爭後的寡頭時代,互聯網巨頭(如阿里釘釘)、傳統ERP轉型雲服務(如金蝶)、個別創業公司(如紛享銷客等)已集結成三股力量完成對行業的分食,新進入者幾無機會。資本更是避而遠之,因為資本的投資哲學已經變成了:只有已經處在行業領先的企業才有投資價值。

3、作為世界技術前沿,雲服務企業還需在國際視野里審視

既然講到資本,我們自然要用全球的眼光看待,「放長線釣大魚」,這長不僅包括長久的眼光,還有寬闊的視野。

按照天風證券的研報,美國三大獨立雲服務商市值是中國的10倍以上,中國目前與雲服務行業發展情況類似美國2012年的雲服務行業,中國雲服務行業進入高景氣周期,5年複合增長速度有望超過40%。而據Gartner報告里所說,目前全球雲計算市場正保持著22.8%年複合增長率,遠低於國內,相較於國際雲服務的成熟,中國雲服務市場正處於高速發展的成長期。

隨著國內為扶持本土雲計算企業,市傳將會有相關政策措施出台,包括由政府採購本土雲計算企業提供服務,以上種種利好相信將會成為股價上升催化劑;按照近幾年年報顯示金蝶集團2016-2018年收入年複合增長19%,較國際同業平均約14%為高,現價相當於2018年預測市銷率4.1倍,較國際同業平均5.0倍的估值折讓約20%,隨著集團經營狀況改善,收入及盈利增速與雲服務業務高速增長下,也難怪多家知名投資公司發出增持信號,例如信達國際發出「前景看好,推薦」、「潛在升幅」「持續高位建議趁低吸納」的投資建議,預期股價從3.6、5.0到6.0一路上漲。未來金蝶的估值相信將收窄與國際同業的差距。

數據說話,三點表現凸顯金蝶的投資價值

俗話說,「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如果只是停留在理論層面,這場分析就變得毫無意義,還好金蝶剛發布財報,我們就繼續以數據說說啥才是「硬本事」。

1、業績、預期及股價表現步調一致

除了上面已經提到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到在產品創新及市場開拓方面取得驕人成績,實現收入約人民幣3.9億元,同比增長87.7%,客戶數同比增長120%,續費率保持在90%以上。而在精斗雲上,付費客戶規模也同比增長75%,續費率保持在70%以上。這和股價、預期的表現基本一致,但需要注意的客戶數的增長和續費率,這才是考驗雲服務產品是否過硬的真正指標。

過去說賣軟體騙一次客戶容易,難得是騙客戶第二次。金蝶用實打實的產品體驗讓客戶留下來並帶來新客戶,這才是真正的用極致帶來的口碑效應,進而完成圈層,也就是在各個垂直細分領域佔盡優勢。

記得混沌大學創辦人李善友教授在他的跨越不連續性」課程里提到「技術發展的不連續性不可避免,遭遇不連續性是企業衰敗第一因」比如諾基亞、英特爾、雅虎等昔日王者的坍塌就是遭遇了不連續性,但如果跨越了不連續性,也就往基業常青又邁進了一步。騰訊是社交帝國中的常青樹,阿里的電商也跨越了不連續性。作為管理軟體廠商,金蝶也正好跨越了這個「不連續性」,只是不知道下一步的「不連續性」,金蝶能否再次跨越。

2、以金蝶領先的雲服務行業格局已經形成

其次翻看金蝶這一年來的成績,基於「無人會計,人人財務」的產品理念,金蝶雲推出了智能財務機器人,不僅覆蓋了傳統RPA領域,也融合了最新人工智慧等多個領域的技術突破。而IDC研究報告顯示,金蝶在SaaS雲服務市場和中國成長型企業應用軟體市場等領域獲得「五項第一」,比如整體企業SaaS雲服務、SaaS ERP、SaaS 財務雲、移動辦公領域等細分領域。這也是中國軟體廠商在企業SaaS 雲服務領域,市場佔有率首次超越國際廠商。

至此,金蝶正在裂變,以雲服務為核心的全生態格局已然打開,現在正在進行更深一步的量變到質變的演進。

3、不只有功勞簿,金蝶乘勝追擊

另外,還有幾個細節需要注意,比如繼聯手亞馬遜AWS之後,金蝶雲與華為雲達成戰略合作,成為金蝶「IAAS+PAAS」領域合作的又一次重大舉措。此外,金蝶戰略投資矽谷初創公司PerceptIn及中國CRM第一品牌紛享銷客等創新企業。可以預見,金蝶必定將在雲服務領域繼續開疆拓土。另外按照目前的增長速度,在2020年金蝶年收入中雲服務佔比極有可能超過50%。

很顯然,金蝶已經不是過去我們認識的那個金蝶了。作為一家紮根企業服務領域25年的老兵,金蝶看起來更像一個身強力壯的少年,目標堅定,方向明確,備受期待。

不過市場風雲變化,風口說變就變,金蝶會一直是那個人見人贊的追風少年嗎?

=================

讀者可以在百度百家、今日頭條、搜狐新聞、網易新聞、騰訊新聞、新浪博客、UC自媒體平台、新浪微博等各大專欄查看李瀛寰的文章更新。

「李瀛寰」(ID:yinghuanlee)是2013年十佳自媒體、2014/15/16年度最有影響力自媒體,2015年微博十大科技觀察大V、2017年度最具影響力TMT自媒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瀛寰 的精彩文章:

少年張朝陽:搜狐20年,我們依然年輕
誰是未來電動汽車的贏家?

TAG:李瀛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