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崇禎上吊自盡,明朝御史聽到後絕食自盡,懷孕小妾卻不願為其留後

崇禎上吊自盡,明朝御史聽到後絕食自盡,懷孕小妾卻不願為其留後

陳良謨在崇禎辛末年(1631年)考中進士,成為鄞縣人的傑出代表,陳良謨的父親在雲南為官時突發疾病死了,陳良謨因為家裡窮,沒有立馬歸鄉奔喪,後來在及第任命中,陳良謨求授大理府司理,然後才得以回家守喪。不久陳良謨分管鄉試,因表現卓越而被選拔為四川道御史。1639年陳良謨巡按四川,陳良謨為官清廉公正,他的名聲也因此傳遍官場,到了四川之後,原本四川的官吏都害怕被懲辦,再也不敢胡作非為。

陳良謨

1644年三月十七,北京城被李自成率軍攻陷,陳良謨得知後在書桌上寫下二十個大字:「國運遭陽九,君王遇難時。人臣當殉節,忠孝兩無虧。」陳良謨聽聞崇禎帝可能凶多吉少,悲傷痛哭,暈倒在書桌旁,家人也隨之而哭暈數人。待情緒平穩後,陳良謨已經準備絕食,開始不喝水,不吃飯。

李自成

陳良謨的家人都勸其不必如此,結果遭到拒絕,陳良謨說:「吾志非一日矣。」當時有好友季芳泰在旁邊,陳良謨對其訴說到:「吾為國死,義不顧家。」朋友勸導說,眼下你家中還有八十歲老母要養,家產繼承人問題也還沒確定下來,聽我一言,現在最好先不要做此決定。

聽到朋友的建議,陳良謨一時也無法決策,只好以詩明志:「中天懸日月,四海所畢照。倏爾陰霧昏,日月失常道。仰觀我明明,簿蝕一時變。」寫完這首詩之後,忽然颳起大風,大風將寫著詩詞的紙張颳得到處亂飛。陳良謨覺得這風特怪異,大哭說:「為子為臣,不能兩全。慷慨從容,同歸一死。」將上述所說寫完後,題上自己的官職和姓名——大明監察御史陳良謨。全部寫完後,陳良謨便將這份遺囑交給好友。

不久之後,聽說崇禎皇帝已經弔死煤山,陳良謨立刻崩潰,大哭道:「吾所以隱忍至此者,為帝在也。今已矣,吾死晚矣。」我之所以到現在還沒自殺,全是想留待有用之身為國效力,不曾想現在崇禎皇帝已亡,我現在死已經遲了。陳良謨最終還是選擇準備一死來殉國。陳良謨將白綾懸掛於樑上,準備弔死,卻發現小妾時氏已經懷有身孕。

崇禎上吊自殺

小妾時氏是京城人,才只有十七歲,正值芳華,剛嫁給陳良謨一百零三天,如今也是盛裝打扮,準備跟陳良謨一起自殺。陳良謨說:「我如今已經五十多歲了,沒有兒子,你現在懷有身孕,如果生兒子能延續我們陳家的血脈,你一定要活著。」於是,便準備找人送她回娘家,結果時氏拒絕了,說:「您死了,我的依靠就沒有了。作為臣子,君主死了,我同樣的死了主人,跟您一樣選擇自殺是本分的選擇。就算我活下來,也會遭受農民軍的侮辱,還不如沒有兒子,請允許我先自殺,讓您不再牽掛。」說完時氏便跟陳良謨一起投井,共赴黃泉。後來南明政權追贈陳良謨為太僕寺少卿,謚號恭愍,時氏追贈「孺人」,和陳良謨共享忠義祠堂。

自殺

參考文獻:《明季北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漫談南明 的精彩文章:

李自成兵臨荊州城下,巡撫帶著王爺逃走,明朝官員紛紛歸降
大臣因彈劾鄭成功父親被割去一隻耳朵,明朝皇帝無能為力只能哭泣

TAG:漫談南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