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嫌棄劉海屏?20多家手機廠推出劉海屏手機

嫌棄劉海屏?20多家手機廠推出劉海屏手機

去年iPhone X的劉海兒屏,曾是無數手機企業嘲諷的對象。但是,友商們往往都是嘴上說著不要,身體卻很誠實。幾個月前,大家都還在吐槽劉海兒屏的醜陋,如今卻紛紛開始拼「髮型」了。

新年後的第一個月,國產手機發布熱潮來襲。在MWC 2018(世界移動通信大會)展會上,華碩發布了ZenFone 5Z,領歌展示了Leagoo S9 Pro,3月份集中發布的還有OPPO R15、華為P20、vivo X21、小米 7,眾多安卓廠商紛紛推出新設計的全面屏手機。從已經曝光的諜照來看,這一波新機無一例外齊刷刷裝上了劉海屏。

目前已經有超過20家手機廠商跟風采用劉海屏設計

據《科技信息網》(Boy Genius Report)統計,目前除了iPhone X之外,已經有超過20家手機廠商將會採用「劉海兒屏」的設計,這其中不乏一些我們所熟知的國內外大品牌。華碩不久前發布的 ZenFone 5Z,據稱「劉海」就比 iPhone X 的小了 26%。而華為最新的nova 3e,亦採用帶有「劉海」的異形全面屏設計。還有外媒曝光了一組極有可能在今年發布的LGG7渲染圖,沒想到也頂著一撮劉海。

可以預見,接下來的幾個月各手機品牌在自家新機發布會上的一個重要對比指標,將會從去年誰家的屏佔比更大——變成誰的「劉海兒」更短。

圖片來源:社交媒體截圖

關於「劉海屏」的歷史,最初是夏普AQUOS S2開了個頭,其後iPhone X主要帶節奏,上游屏幕製造商開始展示相關成品,直到MWC2018的遍地開花。明顯具同質化的「劉海屏」,到底是盲目跟風,還是真全面屏的必經之路呢?

據新浪專欄作者「 懂懂筆記 」表示,作為智能手機屆無可爭議的霸主,蘋果一直都是市場最好的風向標。對於很多廠商而言,當不知道在設計上該如何尋求突破時,多像iPhone一點兒總不會錯。同時,iPhone也是不少手機廠商在發布會上被拿出來對比的機型(往往都是狠狠吊打)。

但手機廠商的「保險起見」,作為消費者的網友卻不太買賬。

在全面屏的大潮下,不乏堅持己見者——

儘管三星S9相較前代沒有太大的變化,但就像前兩天發布會上三星發言人所說的那樣——「至少這款手機沒有彆扭的」齊劉海」。」

羅永浩近日也站出來為鎚子手機發聲,「我們不會。三星上下對稱的方式,小米 mix 沒有額頭的方式,essential phone 美人尖的方式,每一種都好過醜陋的大劉海。」

安卓機型「劉海屏」算抄襲嗎?

2016年11月1日,蘋果公司提交了iPhone X外形專利申請。不過,由於專利申請具有地域性的特點,美國申請的專利只對美國境內有效,如果想要在中國得到專利保護,則需要在中國再次申請專利。於是2017年4月28日,蘋果公司在中國也提交了iPhone X的外形專利申請。

據科技信息網站cnBeta.COM報道,美國與中國申請時間相差了半年,這半年的滯後期,安卓手機市場風雲變幻。

僅僅在2017年1月,就有兩家手機廠商遞交了「劉海屏」的專利申請。其中一家申請人為北京小米移動軟體公司,另一位申請人為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主營品牌:OPPO)。

小米與OPPO分別於去年1月申請,7月獲得知識產權局授權;蘋果於去年4月申請,去年12月19日獲得專利授權。擁有時間上的優勢,是否就意味著安卓手機並不存在侵權風險呢?答案是否定的。

在蘋果的專利授權上,可以看到一串優先權數據(29/583,023 2016.11.01.US),記錄著專利第一次申請的日期、專利號和國家。

根據《專利法》第二十九條,申請人自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外國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之日起12個月內,或者自外觀設計在外國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之日起6個月內,又在中國就相同主題提出專利申請的,依照該外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依照相互承認優先權的原則,可以享有優先權。

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俊慧認為,「蘋果同步申請了優先權保護,其在國內的專利申請日可同美國一致。」也就是說,蘋果iPhone X的外形專利在中國的保護期,從2016年11月1日起計算。

如果蘋果認為安卓機的劉海屏侵犯其專利,可以發起相關訴訟。「一旦外觀設計專利發生糾紛,按照誰先申請誰先獲得授權,誰優先受到保護的原則,如果有廠商認為對方專利有侵權的嫌疑,可以主動發起專利無效的程序。」不過,上海段和段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劉春泉說道,目前在國內,手機廠商間外觀設計專利糾紛不多。

「劉海屏」是設計革新還是全面屏配件的革新,可能是兩個問題。如果屏幕配件廠商或供貨商已就異形屏設計申請了專利,那麼,不論哪家手機廠商使用該配件,自動就獲得了許可授權。李俊慧認為,如果是手機廠商申請的手機外觀設計,那麼,從已有的公開照片來看,在劉海處及底部都有不同程度的區別,能否認定構成侵權,尚需要進一步判斷。

安卓廠商們能駕馭得好「劉海屏」嗎?

如今更多用戶都更喜歡屏佔比高的手機產品,iPhone為了跟隨全面屏的步伐,不得不把過去沿用多年的ID設計進行更換。如果只是簡單的使用18:9屏幕和收窄邊框,顯然很不蘋果!於是,就有了劉海兒屏的出現。

目前,輿論給諸多安卓廠商扣上了「抄襲」帽子,對此業內人士為安卓廠商叫屈。

據科技信息網站cnBeta.COM報道,一名相關產業人士表示,「在沒有更好的技術方案之前只能接受不完美,劉海那裡有很多被集成的感測器,全面屏幾乎無法繞過這個劉海設計。劉海區主要有攝像頭、聽筒和感測器,聽筒可以通過骨傳導解決,但是光線感測器、攝像頭改到下方比較困難,尤其是攝像頭,移到下方並不符合用戶的使用習慣。」

目前來看,「劉海兒屏」的趨勢已經不可逆轉,因此我們不妨關心一下安卓廠商們能不能用好這款髮型。

新浪專欄作者「 懂懂筆記 」表示,可以發現目前那些使用了劉海兒屏的安卓手機廠商都還保留了較寬的下巴,這可能會讓很多用戶難以接受。

用了劉海屏為什麼還要有這麼寬的下巴?這其中的原因還是出於成本的考慮。目前絕大多數安卓手機廠商在品牌溢價方面遠遠沒有達到iPhone那個級別,所以在成本方面會進行嚴格把控。

目前全球手機屏幕的封裝技術可以大致分為三類:COG、COF和COP。其中COG的成本最低,如去年發布的紅米5等低端全面屏產品,就是採用的這一技術。由於COG封裝是把屏幕上的驅動晶元直接從屏幕延伸下來,放在手機下巴內部,這也導致了手機的下巴會過於寬大。

圖片來源:幫趣網

COF封裝技術是把玻璃背板上的晶元放置在屏幕扁平電纜上,可直接翻轉到屏幕底部,從而大大減少手機底部空間。這就是魅藍李楠說的「真?全面屏」。例如,三星的S8、S9系列以及小米MIX 2就是採用這一技術。不過,這一技術由於使用了柔性屏幕,所以會大大提高手機的成本。

而iPhone X使用的則是更高級的COP封裝工藝。這是將驅動組件折迭全部塞到了屏幕下方,從而相較COF封裝更進一步減少了下巴的空間。但是目前這樣的技術由於成本過高和良品率問題,只有iPhone一家在使用,連技術提供商三星自家,目前都沒有採用這一技術。

所以,由於成本的限制,目前絕大多數安卓手機廠商仍會採用便宜的COG封裝技術,這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上面有了劉海兒,下面的寬下巴依然健在。

手機APP跟得上「劉海屏」的速度嗎?

目前,「劉海屏」所面對的另一個問題是軟體生態層面的適配。

iPhone X發布至今已經有半年時間,但外界看到的情況是,即便強如蘋果這樣在iOS軟體生態擁有絕對話語權的巨頭,仍有不少應用至今沒有適配劉海兒屏。

iPhone X後,20多家手機企業跟風造「劉海」

微博7.10.2界面顯示為上下大黑邊 (圖源:社交媒體截圖)

新浪專欄作者「 懂懂筆記 」表示,關於18:9的屏幕,即便APP不支持,廠商們也可以通過強制拉伸的方式,使其完成「適配」。不過,這樣粗暴的方式用在劉海屏上並不適用。前不久,在MWC2018上看到的很多採用劉海兒屏的展示機,就沒有很好適配這一形態,從而導致了很多本該正常顯示的APP界面被遮擋,大大影響了適用體驗。

其實,從原生安卓的生態來看,在目前尚未普及的Android 8.0上,谷歌方面並沒有在系統底層支持劉海兒屏的設計。其採用的方式,是在下一代Android 9.0(即Android P)上適配類似iPhone X的頂部劉海兒設計。

而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在使用的手機系統,多是停留在Android 7.0這一代,接下來發布的一眾劉海兒屏新機如果不出意外,也只會搭載Android 8.0的系統。如此一來,即便各廠家會對自身UI進行一定優化,但是在整個系統底層並不支持的前提下,還是會讓人們對其軟體生態適配產生不小的擔心。

話說回來,「全面劉海屏」風潮還是暴露出了一個問題,雖然這幾年智能手機市場在不斷進步,但真正能通過技術創新帶動行業發展的品牌,仍是少數一兩家。絕大部分廠商仍將出於成本、利潤以及產能等因素的考慮,選擇性地放棄一部分設計,甚至全面委託給ODM廠商。

這一點,是廠家的無奈,也是用戶的悲哀。

追風總不會出大錯,至少出錯的概率比創新小,這種現狀可能還會在智能手機行業繼續下去。而偶爾跳出俗套的設計,一旦獲得用戶的認可,就將成為一個品牌短期內攀升甚至左右市場名次的決定因素。只是不知,這一跳會是在哪一家手機廠商身上出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觸摸屏與OLED網 的精彩文章:

信利國際的LCD業務增長穩健,同時OLED顯示雙攝3D業績待兌現
群創、廣宇、旭軟、志超等廠商沾光夏普8K全系列電視新品

TAG:觸摸屏與OLED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