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育兒這件事,給我的三條職場啟示

育兒這件事,給我的三條職場啟示

By:Lieke van der Vorst

都說職場媽媽生孩子後,重心會轉移,工作不能再那麼花心思了,因為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

但是,我覺得,生了孩子後,職場戰鬥力其實反而會增強,我自己就因為育兒這件事而經常備受啟發,今天就先談談我感受比較深的三點。

1.自適應的學習能力

育兒是一個全新的領域,所有的一切都需要學習。但是從哪裡入手,先學習什麼往往一頭霧水。一開始關注了大量的公眾號,囤了大量的書,但是一下子想學的太多了,結果全看完的沒有幾本。後來慢慢摸索出一個經驗就是,就跟著階段來吧:剛出生的這幾個月,關注母乳餵養、睡眠養成;半歲後,學習輔食知識、大動作等發育特點;再長大些就關注習慣養成、認知學習、情緒培養,整體再貫穿一條主線:幫助兒童如何自我的自發的創造性成長。

工作中也一樣,其實會要求我們越來越有迭代能力,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想學習的東西太多,作為一個設計師,每天層出不窮新技術;作為一個產品人,要學產品思維、數據分析;作為一個管理者,要學項目管理、帶團隊,方法論建設。但是從哪裡入手,同樣是個難題。

育兒這事給我的啟發就是,根據實際案例出發,比如近期有新遊戲上線要推廣,帶著設計師一起做分析、定位,建立方法論;近期要籌備一款新產品,那麼就學習相關產品知識;為了幫助從宏觀上對項目更好的把控,需要對程序有所了解,從零開始學代碼不現實,那麼列舉出想要了解的每個點,從系統的角度去看屬於哪些方面,再著手進行學習.....

從一個點出發,從一個具體的案例出發,簡而言之,學習能力需要自適應,實際生活和工作需要什麼,就有方法的去學什麼。

2.迭代的記錄方式

生寶寶第一年,關於寶寶的吃喝拉撒我寫滿了兩個本子。

後來發現,這些記錄紀念的成分居多,我雖有這個大數據,但要用起來很難,因為這些數據不能很快的調出來,至於要做圖表分析,也是很困難的一件事。

因此從第二年開始,全部用數字化來記錄。這樣,我可以極速提取到我記錄的育兒資料,做回顧、做統計、做紀念冊,都效率極速提升。

於是我審視了一下我的工作形式,之前我比較習慣使用手寫筆記本,數數我辦公桌上的文檔,不包括各種草圖的A4紙,光本子就有一大摞了。但是缺點是很明顯的,只是寫在那裡了,之後再利用卻很少,有時候要翻一個記錄要查找半天。

所以,在工作上,我也摒棄了原先手寫記錄,全部用數字化筆記來做。將每個項目的建立日期、中間過程關鍵點都記錄下來,有時候需要同時負責多個項目,要做時間安排、質量監控、項目分析總結等,這種記錄特別管用,只要輸入關鍵字,三秒內直達任何筆記。每個項目的進度、曾踩過的坑這些資料都能馬上調出來,大大節省了時間。

3.時間和精力管理

在沒有娃之前,晚上的時光都是自己的,是看一本書,追部美劇,還是收拾下房間,都是看心情的事情。

後來有了寶寶,一開始,我是想做一個完美的媽媽的。下班一到家,我第一時間就去陪寶寶,給他一個擁抱,一個親親,然後陪他躲貓貓,幫他把積木堆高高,聽他翻來覆去的用奶聲奶氣的聲音描述今天學會了什麼新技能。光陪他玩還不行呢,還花心思有意識的引導他來看繪本、認知新事物。但是,小朋友總是擁有一秒破壞的搗蛋能力:娃要吃蘋果,剛削好放桌上,一轉身全扔在地板上;喝奶喝著喝著覺得好玩,就噗噗噗往沙發上噴的天女散花,還咯咯笑;不知道哪裡翻出來一直黑色筆,在床單上畫起了地圖;搬凳子爬高把衣櫃打開,把衣服嘩嘩嘩的甩一房間。天,光跟在屁股後收拾殘局就折騰的筋疲力盡了。

隨著帶娃經驗的增長,我漸漸明確對我來說我能做到的事情是什麼,更重要的事情是什麼。我接受自己是一個不完美媽媽,我無法在陪伴的同時,還做好其他的事情,比如收拾房間,這極大的消耗了我的能量。我逐漸學會忍受不完美的房間,也逐漸學會坦然接受別人說我不是一個完美的媽媽,因為很多事情我確實做不到,既然如此,心態放正,把精力用在那些最重要的事情上,其他事情要麼先不管,要麼則找幫手。

我意識到,並不會因為我把一些工作放出去,或者陪伴的時間不夠長,而就會對寶寶成長有什麼不好的影響。陪伴的時間不在於多久,陪伴的質量才是最重要的。相比馬上去處理被扔一地的蘋果片,我會先和他把繪本故事繼續看完,並且告訴他,亂扔東西是不對的,然後再去收拾;相比看到他在床單上畫地圖馬上把床單扔到洗衣機,我會先找一張白紙來,引導還在興緻頭上的寶寶在紙上畫畫,讓他感受在紙上畫畫更好的體驗,並保持他的繪畫心,最後再找時間或者找幫手去清洗這個床單。所以重要的是自己要明白,這些事情里,這個當下里,什麼是更重要的。

在公司里,在初始接手管理這個團隊的時候,我太一心想把團隊帶好了,因此我花心思對待每件事情,但每天有鋪天蓋地的需求迎面撲來,還有各種問題要處理,很快,我每天忙到加班團團轉,也感覺永遠處理不完。

發現問題後這個情況隨之改善,除了我的leader給了我很好的幫助,我的隊友們很給力之外,我自己也在育兒方面磨礪出來的時間管理和精力管理啟發上獲益良多。

我把那段時間的事情拿出來回顧,發現:

有些事情會非常緊急,但是看上去緊急,就一定要馬上處理嗎?

這件事情對我是緊急的嗎,有其他更合適的人來做這件事嗎?

有哪些事情是非我做不可的?

有哪些事情我花心思去做好,可以對部門對團隊產生最大效益的?

…...

比如,如果是跟項目有關的緊急需求,我完全可以安排其他設計師來跟進;

如果是技術上的緊急bug,安排不同項目工程師負責人跟進;

而如果是涉及到新項目立項、流程梳理、預算、部門目標等重要事情,則我應該花很多事情去處理,因為這會產生價值最大化。

因此,每天我都會列出當天要做的事情todolist,結合本周、本月todolist,然後選出高價值的部分,花最多的時間在這些事情上。

育兒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職場也一樣。思考自己要什麼,對自己來說什麼最重要,這是最重要的。育兒的啟示,不僅是職場的啟示,也是人生的啟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育兒 的精彩文章:

媽媽必知的育兒知識有哪些
講幾個「育兒」的小故事

TAG: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