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部歷時56年的紀錄片引發的階層辯論:寒門再難出貴子?

一部歷時56年的紀錄片引發的階層辯論:寒門再難出貴子?

英國有部紀錄片,一個導演可能初衷是想驗證在英國社會階級是很難逾越的,富人的孩子依然是富人,窮人的孩子依然是窮人,選擇了14個不同階層的孩子進行跟蹤拍攝,每七年記錄一次。

從7歲開始,14歲,21歲,28歲,35歲,42歲,49歲,一直到去年的56歲。

幾十年過去,還是那個導演——從青年到老年,還是那群人——從兒童步入老年。

2012年他們也完成了56歲的拍攝,所以這最新的一部片名字叫做《56UP》,一共分三集,在這150分鐘里,我們可以窺見到普通的英國人的人生。

那些人的人生好像證實了導演最初的推測,遺憾地是,真的證明了,就像天涯前不久一個很火熱的帖子《寒門再難出貴子》,一群畢業生在銀行實習後各自不同的表現和最終歸宿,讓人無法言語但卻就是殘酷的現實,優良的社會資源早已經按照既定格局被瓜分殆盡,從父母輩一直承傳到子女輩。

而這部英國真人秀電視紀錄片也是讓人看了唏噓不已,裡面沒有分析具體原因,我們只能通過那些表象去推斷本質的原因。

7歲的孩子大部分都天真浪漫,上層階級讀私立學校的小孩Andrew和John已經每天在看《金融報》或者《觀察家》了,他們明確知道自己會上哪個高級中學——然後上牛津大學——然後成為著名律師著名人物之類;中產階級的男孩也有一些夢想:反對種族歧視、幫助有色人種或者到哪裡上學讀書、有個什麼職業,女孩子則想著長大了嫁人生子;而在窮人區貧民窟上寄宿學校的下層階級的孩子甚至談不上什麼夢想,有人希望當馴馬師賺錢,有人希望能有機會見到自己的爸爸,吃飽飯、少罰站、少被打這也成為了他們的願望。

在他們56歲的時候,當年那幾個上私立學校的7歲孩子已經按照既定路線上了牛津大學,然後都做了著名律師,過著上層社會的優渥生活,受人尊重、家庭幸福。他們的孩子也無一例外地走著父親的老路——好中學好大學好工作;

圖片來自網路

中產階級的男孩子有三個也上了大學,第一個Bruce牛津大學數學系畢業後成為了一個中學教師,按照他的理想幫助窮困地區的學生,後來回到英國在一個普通的公立學校教書,過著平淡也還安靜的生活。

另外一個農家子弟Nick從牛津物理系畢業後,到美國成為美國著名大學的教授,第二次婚姻中娶了一個身材外貌氣質極佳的美國妻子,他是這裡面唯一一個成功晉級精英階級的人;

男孩Peter年輕的時候政治思緒很激烈英姿勃發,大學畢業後做了教師,中途因為發表政治言論被民眾抨擊退出了電影拍攝,56歲時候重回拍攝,已經改行做了公務員,家庭穩定幸福兒女雙全且優秀,和自己的美麗妻子業餘時間一起創辦樂隊進行創作表演並在業內取得很不錯的成績,身材修長氣質優雅,他們依然穩定地處在在中產階級這個梯度里

不過那些中產階級出來的女孩子則表現都很平淡,我甚至都不能準確地分出誰的故事:無一例外她們嫁人結婚生孩子,她們的人生幸福程度幾乎與她們的婚姻美滿程度完全掛鉤。

而那幾個來自底層社會階級的孩子(有色人種居多),他們年老以後,都當了一堆孩子的爺爺奶奶,而他們的孩子,極少能上到大學,做著都是普通的服務性工作——修理工、保安之類。而他們自己,常與失業相伴,如果沒有好的社會制度,他們其實處境堪憂。

我們中國古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主要說的是遺傳和潛移默化,大概也表達了不同物種之間這難以逾越的某種界規吧。

說到這裡,會有一種淡淡的絕望感吧,那我們就「寒門出貴子」、階級固化來深入分析一下。

就拿張居正來說,嘉靖十九年(1540年),他通過鄉試,成為一名少年舉人。

明朝那些事兒當年明月的評價: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曾經寫過無數個人物,有好人,也有壞人,而張居正,無疑是最為特殊的一個。

他是一個天才,生於紛繁複雜之亂世,身負絕學,以一介草民闖蕩二十餘年,終成大器。

張居正是網友口中「在芸芸眾生之中,階級流動性有限的時代,憑藉一己之力,不靠家世背景,成為一人一下萬人之上的權臣。」寒門出貴子的經典案例。

但你覺得張居正這樣的人出自寒門,其實是一種錯覺。張居正是軍戶出身,祖先是千戶,其父親是秀才。

考慮到古代的識字率,張居正的家庭條件在當時所有人中絕對算比較好的了。

其實幾乎所有人都容易犯一個錯誤,就是大人物的角度看歷史,小人物的角度看當下。看歷史的時候你覺得總督巡撫這樣的都是龍套,但其實,現實生活中縣長就足以影響你一生的命運。

看歷史,你會認為教育的孩子中舉,是寒門弟子的勝利。看現實,你會認為局長的孩子上了名牌大學是權貴壟斷資源的體現。

其實自古以來,寒門就難出貴子。你之所以會認為歷史上一些人出自寒門,是因為你往往是自動帶入帝王視角看歷史的。

並且,很多人所謂「寒門出貴子」,是希望在一代人甚至只是短短20年左右,寒門子弟就可以逆天改命,從窮山溝的放牛娃變成達官顯貴億萬富翁,「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個當然難。

實際上寒門仍然可以出貴子,只是你要有耐心,用2-3代人的時間慢慢來。所謂富不過三代,人家高門子弟想落魄也要三代呢,你得等他們騰地方,不是嗎?

假設你曾祖父是個文盲,不知道從哪兒逃難來到上海,而且你的祖父也是文盲,遷移到上海郊區打些零工,雖然窮但是可以供你父親上學了,你父親上到高中進了國企,有穩定收入就可以供你上大學了,你大學畢業當了工程師、醫生或者律師,有中等收入就可以供得起你兒子受更好的教育。一代一代慢慢來,你祖上三代都沒放棄希望,你為什麼要絕望呢?

「寒門再難出貴子」是一個偽命題

截至目前,在全世界的人類社會中,沒有任何一個時代、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存在「寒門不難出貴子」的現象。

相反,世界從整體而言,窮人家的孩子和富人家的孩子差距相比以前的時代,卻有所縮小

我們的時代使得知識壟斷變得不可能,我們能夠共享的知識總量超越了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有各種網站讓你開闊視野、獲取信息流,如果你想,還能夠聽到牛津、哈佛的公開課,創業信息出人想像的流動著,抓住任何一個機遇,你仍然可以輝煌騰達。

其實,任何一個時代都有悲觀的格局,但任何一個時代都有擺脫束縛的個體,我們沒有力量改變格局,但人人都可以有機會成為那個個體。

從根本上說,現在,寒門的確比二十年前難出貴子了!而是因為,我們現在的上升通道固化只是社會大動蕩之後階層重新分化,社會秩序重新確立之後的正常現象,每當一個國家重新洗牌,經歷動蕩,財富重分之後,又逐漸形成了階級分化並不斷固化,寒門再難出貴子。

或許這中間仍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但這個時代,仍是最好的時代

雙城記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有著各樣事物,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在直登天堂;人們正在直下地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米移民 的精彩文章:

他革過命,無黨勛;做過官,無政績;留過學,無文憑……盡瘁嶺南至死

TAG:一米移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