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木雕之美,不僅美在圖案,還美在……

木雕之美,不僅美在圖案,還美在……

木者,春生之性,農之本也

……

久居繁華又熱鬧的都市,

會嚮往一种放松、安靜、淳樸的生活狀態,

會對大自然的一花一草一樹

生出莫名的親近。

種樹須待春,今日植樹節,

良庫的春色已酣酣使人醉。

醉也不消說,

只把光華拿來,徐徐展開,

雕一雕「木」,養一養心。

我們曾住在木頭房屋裡面,

或與木頭窗戶、器物作伴,

木頭穩固,溫潤,質樸,倔強

為我們堆疊了很高的安全感和

很溫柔很文藝的歲月記憶。

木在中國古代人們的心中

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農之本,為棲息之所。

早在兩千多年前,

我國就開始使用木材建造房屋,

也用木材進行雕刻窗戶以及床第。

而木雕,又是木製品中最具有

形之美、器之味的工藝品。

每一個木雕物件都

承載著故事,

不單單是物件本身所表現出的樣子,

還有木雕匠人內心關於美的徘徊。

在古代,木雕製品作為

民間的手工藝品,

相比那些只有達官貴人

才能收藏的起的古玩字畫,

木雕製品就會顯得更為親民一些,

普通百姓家也能擁有。

保留下來、歷經歲月數載的木雕,

浮華散盡,顯得更為內斂,

擁有了一種深沉之美。

而且經過時光洗鍊,

那些刀刻痕迹,也褪去了堅硬和稜角,

慢慢變得圓潤而溫和,

古樸自然之味更加濃郁,

讓使用者、睹物者,內心舒服安適。

靠近它,像與一位盡歷滄桑

而面目慈祥的智慧老者相對而坐,

可以不言一語便身心俱朗,

了悟生活進退。

所以,當你走進一所老宅子,

或者不經意間拐進良庫工舍,

走入棲棠這座老建築,

瞅見某處、處處擺放著的實木雕花老傢具,

你的目光會凝固於木頭的雕刻上,

龍榻,屏風,桌子,椅子……

良庫藝術中心的龍榻

它們已經不再明艷,也不夠美麗,

但每一件都有古香古色的圖案,

都讓人想停下了,坐一坐,摸一摸,

安撫下自己躁動的靈魂,

回憶一段溫潤的老時光

棲棠一樓的屏風

花草,蟲魚,鳥獸,人物,

一把刻刀,一塊木頭,

是工匠一生最浪漫執著的事。

在漫長的歲月時光里,

人們發現了木頭的古樸典雅

於是,開始就地取材,因材施藝,

用一把刻刀讓普通的木頭,

成為妝點這個世界的「描筆」

棲棠四樓

那些木雕器物,

起伏舒展,凹凸動感,

玲瓏有致,立體飽滿

它們有生命,會說話,

只要你與它們有相同的氣息,

慢下來,靜下來,

就會聽到它們講述的故事。

棲棠四樓,木雕里的文化

透過它們,

我們看到的是

一種溫暖而優雅的日子。

日子有什麼用?

日子是我們住的地方。

不要凜然於日子之上,

如木,做木雕

與自然之美相伴,

咳,也要與我們相伴~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良庫工舍 的精彩文章:

遙望古人,嬉冰賞雪,把酒吟詩,無問西東
告別假期綜合征?看完這些讓你「脈動回來」!

TAG:良庫工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