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物理學家霍金做過什麼 他對世人的警告和人類未來的擔憂

大物理學家霍金做過什麼 他對世人的警告和人類未來的擔憂

霍金也許對很多知道他的人都是因為他的病和他的輪椅,在21歲時不幸患上了會使肌肉萎縮的漸凍症(就是有一陣很流行的冰桶挑戰想讓人們注意和感受的那個病),全身癱瘓,不能說話,唯一能動的只有兩隻眼睛和三根手指。

在21歲就患了漸凍症的霍金被醫生下了診斷活不過兩年,但奇蹟般的一直活了下來,這使得他在生活中就是一個令人折服的強者。而霍金的魅力不止於此,他還用他那大腦為人類在物理領域開疆擴土。他不斷求索的科學精神和勇敢頑強的人格力量深深地吸引了每一個知道他的人。

霍金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 1979至2009年任盧卡斯數學教授,是英國最崇高的教授職位。

霍金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現象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

你一定聽過相對論,也多少知道點量子力學。相對論是描述超大尺度空間的規律,研究對象和適用範圍是那些大尺度,高速度的宏觀物體,比如恆星、銀河系這類巨型天體就要用相對論。

量子力學是描述原子內部超級小空間的規律,研究的對象是微觀尺度的問題,比如我國很厲害的量子通信技術、量子計算機就是量子力學的理論實踐發明。

可兩種理論卻格格不入,甚至有互相分歧或者說矛盾的地方,所以到目前為止理論物理學領域的最大一個攻關就是找一種理論能把這兩種規律統一起來。

相對論認為:偶然不存在,一切現象都是決定性的。愛因斯坦那句「上帝不擲骰子」 ,就是從這來得,認為宇宙一切事物都是可測量和預測的,只要知道這一刻宇宙的所有信息,有一台強大的計算機就可以推測出N年後某一刻宇宙的詳細狀態,每個星體的位置。

量子力學則認為偶然無處不在,根據現在所有的信息也不能推倒出絕對的未來。霍金對黑洞的研究表明,上帝不光玩色子,甚至有時候他會把我們弄糊塗,因為他把它們丟到了看不見的地方。黑洞連光都會被捕捉,黑洞的存在就是在宇宙中放了一塊讓人無法測量無法看見的地方。

相對論認為時空是活躍的,可彎曲的程度由物質的分布決定。但量子力學認為時空是靜止和平坦的,不受物質的影響。

相對論認為引力是有時空彎曲造成的效應,但量子力學認為引力是時空中的粒子交換。

相對論認為真空中沒有能量,但量子力學認為真空中充滿了巨大乃至無限的能量。

人類十分、特別、及其需要一套物理學理論來解釋宇宙中所有發生的現象,很可惜現在還有沒有。而霍金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他為人類找到可以用來解釋全宇宙所有現象的物理理論做出了貢獻。

當然霍金除了科學上的貢獻,他根據自己的知識做出的一些類似預言的結論,也讓他遭到了一些攻擊和吐槽。

比如霍金認為根本沒有天堂。霍金不止一次地否定過生命在死後依然延續的觀點。他認為大腦就像一台電腦,零件壞掉的時候就會停止運行。對於停止運行的電腦而言,死後既沒有天堂也沒有生命的延續。

霍金認為人類要麼殖民太空,要麼消亡。霍金認為地球將在兩百年內毀滅,人類會將地球變為一片不宜居住之地,此外,在更遠的未來,人類很有可能遭遇小行星撞擊或其他來自太空的危險。因此,他認為人類要想辦法儘快有離開地球的能力,否則面對來自太空中的某些危險時,人類就只能躲在地球上跟地球一起被消滅。

霍金認為人類應避免與外星人接觸。霍金十分確信在地球之外的其他世界存在著智慧生命,但他警告人類應當想盡一切辦法避免與這些外星生命接觸。霍金表示:「我們只需要看看自己,就能知道這些外星生命會如何變得讓我們寧願沒碰見過他們。如果外星人來拜訪人類,我想其結果會變得與哥倫布到達新大陸時非常相似,那對美洲土著可並不有利。」

霍金曾多次表示,宇宙的創造不需要上帝參與,宇宙的爆炸和誕生不需要任何神力的幫助。在他看來,宇宙神創的說法站不住腳。

2017年7月,霍金就痛批美國總統特朗普退出氣候問題《巴黎協定》的決定,可能將導致不可逆轉的氣候變化,警告稱此舉或將讓地球變成一個金星一樣的溫室星球。霍金在接受BBC專訪時表示,我們正在接近全球變暖不可逆轉的臨界點,特朗普的決定可能將地球推過這個臨界點,變成像金星一樣的星球,溫度高達250度,並且下著硫酸雨。

2017年3月,霍金在接受英國《泰晤士報》採訪時再次發出警告,「人類需要控制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興科技,以防止它們在未來可能對人類生存帶來的毀滅性威脅。」他認為人工智慧技術的確有希望帶來巨大的福利,比如根除疾病和貧困,但是它同樣也可能帶來危險,比如強大的自主式武器,或者幫助少數人壓迫多數人。他還說,「自從人類文明開始以來,侵略便一直存在,往往出現在相對具有生存能力優勢的不同群體之間,而未來人工智慧進一步發展便可能具備這種『優勢』」。

霍金在1988年出版的《時間簡史》是世界上最為成功的科普書籍,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銷量超過2500萬冊。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找來看看,流年很早以前看過,建議大家去書店買插圖版的看。不過再看之前做好思想準備,雖然霍金盡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給大眾講解宇宙中那些艱深難懂的知識。但說實在的,流年是看的十分辛苦,以我那點上學時學到的物理知識,真是左手百度、右手谷歌,依然看的一知半解。看完《時間簡史》,你也許會和流年一樣明白一個道理,我們沒有成為物理學家是有原因的。

不過無論你是否認同霍金的一些判斷,斯蒂芬·威廉·霍金他老人家為人類的科學都是做出了重要貢獻的,他的離世是人類的損失。流年曾經幻想霍金這代大物理學家們,能融合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找出人類夢寐以求的宇宙真理:解釋所有宇宙現象的理論。顯然現在不可能了,人類認知了解宇宙的道路還有很長很長。

最後也願霍金老人家走好,真心希望他的很多擔憂都只是擔憂,否則留給人類移民其他星球的時間就真的不多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浮華流年說事 的精彩文章:

TAG:浮華流年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