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非凡匠心》誠意回歸 看張國立探尋「匠人精神」

《非凡匠心》誠意回歸 看張國立探尋「匠人精神」

您的瀏覽器不支持此視頻格式

封面新聞 記者 李雨心

去皖南山水中觸摸千年宣紙不朽的秘密,在歷朝歷代的鑄劍寶地中探尋俠客豪氣,于吉州窯里看失傳了700年的木葉盞浴火重生……匠心文化體驗類真人秀《非凡匠心》第二季於2月正式回歸,繼續將鏡頭對準那些「擇一事終一生」的中國瑰寶級文化與技藝的傳承者。同時,張國立作為「匠心體驗者」的領銜人,將與眾位個性鮮明的藝人一同拜師學藝。

《非凡匠心》自從2017年首播以來,就獲得了極好的評價與口碑。在國內知名評分網站豆瓣上,該節目的評分為8.9。「簡單、溫情、有感動」,不少觀眾這樣表示到,更是有超半數的網友給予了五星的高度好評。

作為一檔文化類的綜藝,《非凡匠心》將一些鮮為人知的傳統技藝展現在觀眾的眼前,通過新老匠人對傳統技藝的傳承與創新,同時加入明星的體驗感受,使得節目在有文化深度的前提下也是笑料十足。

節目劇照

張國立化身「匠心體驗者」

從《演員的誕生》到《國家寶藏》,再到現在正在熱播的《王牌對王牌》,以及剛剛收官的《聲臨其境》。從2017年伊始,張國立在綜藝的舞台上可是出盡了風頭。他所參演的每一檔節目都堪稱現象級綜藝,除了收視爆紅更是口碑超群。

在《非凡匠心》中,張國立作為常駐嘉賓,每一期都會帶領不同的明星藝人去到山野中探訪傳承著中國瑰寶級文化與技藝的「匠人」。所以觀眾們不僅能看到張國立在鑄劍工坊中掄起大鎚整整打了十個小時的鐵;還能看到他為獲取燒制木葉盞的原料而在天地中「練泥」,結果累到趴下。張國立在節目中真實不做作的表現,與明星體驗傳統技藝所感受到艱難辛苦,同時也加深了人們對於技藝傳承者的敬佩之心。

張國立在節目中累到睡著

如今,用「綜藝達人」來形容張國立實不為過,他在綜藝中亮眼的表現也是為《非凡匠人》加分不少。在節目中,他需要身體力行的去學習技藝的每一個環節,做瓷器、釀酒、鑄劍、學木雕,幾乎把所有的事情都嘗試了一遍。「辛苦還是很辛苦的,但是我對每一期印象都很深刻,我看到有一幫人遠離喧囂,踏踏實實做著自己眼前的事情,擇一事而安一生。中國的文化我們要是抓緊去傳承和弘揚,為時不晚。」張國立曾這樣評價到這檔節目。

瞄準綜藝中的「文化熱」

從早期的《奔跑吧兄弟》此類「競技綜藝」的風靡,再到現下「慢綜藝」扎堆上演,中國的綜藝市場也是經歷了一系列的轉變。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文化類」節目的興起,成為了當今的一種綜藝潮流。有文化、有深度的節目不再意味著枯燥無趣,反而更為觀眾追捧和探討的對象。《中國詩詞大會》、《見字如面》、《國家寶藏》、《經典詠流傳》……這一檔檔爆款綜藝,掀起了一股弘揚中國歷史和傳統文化的熱潮。

作為一檔定位於文化體驗類的節目,《非凡匠心》將目光放在了「擇一事而終一生」的傳統技藝匠人身上。正如節目中所講到的那樣:「中華上下五千年,湧現了多少璀璨的藝術臻品。這些瑰寶背後,埋藏著萬千工匠前輩們的匠心精神。正是匠心精神,造就了中國巧奪天工的文化技藝,也造就了一位位殿堂級大師」。

張國立與李玉剛

潛心研究14年,只為重現失傳700年的木葉盞的伍映山;在常年50℃高溫的車間中,曬出一張張宣紙的曬紙大師;用3000多刀、一步步雕刻皮影的手藝人……節目淺淺勾畫出匠人們的稀疏平常,卻讓觀眾感受到了他們對於傳統工藝與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堅守,也是對「匠心精神」最好的詮釋。

在「文化熱」成為趨勢的當下,人們將更多的關注放在了傳統文化當中。《中國詩詞大會》帶動了「詩詞熱潮」,《國家寶藏》又引發了「文物熱潮」,而《非凡匠人》則是通過探訪珍稀工藝匠人為主線,將「對於傳統文化、技藝的傳承」呈現出來。

正如總導演毛嘉之前所說的那樣:「希望將來留給大家的不要是一堆垃圾食品、快餐,吃完就拉倒了,而是能夠激發大家去思考,能有一種使命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封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泰國旅遊交通事故頻發引發安全思考 旅行社提醒遊客合理防範風險
阿富汗國家寶藏成博開展 萬人排隊入館觀賞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