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世間自此無霍金:輪椅太小,還好宇宙夠大

世間自此無霍金:輪椅太小,還好宇宙夠大

全文共3691字 | 閱讀需要8分鐘

2018年3月14日,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WilliamHawking)去世,3月14日剛好是愛因斯坦的生日。而霍金出生的那一天——1942年1月8號,剛好是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紀念日。儘管霍金並不認為自己的生日與伽利略逝世紀念日有什麼關聯,但他不會想到自己告別人世的這一天是愛因斯坦的生日。如此巧合,也算得上是一個傳奇。

並不起眼的成長歲月

霍金出生於英國牛津,他的父母均畢業於牛津大學。父親弗蘭克是熱帶病專家,而母親伊莎貝爾研究的是哲學、政治與經濟。出生在這樣的精英家庭,大家一定會覺得霍金的成長也是一路開掛的。但事實上,霍金小時候說話口齒不清,被同學譏笑為「霍金語」,並打賭他長大一定成不了才。他的學習成績也不是很拔尖,作業寫得不整潔連老師都覺得無可救藥。

但這在霍金家算不上什麼,父母鼓勵孩子讀書,給了他們不一樣的培養方式。二戰後他們一家遷到一個偏僻的小鎮。在物質匱乏的年代,霍金的父母居然還能搞到一輛破舊的計程車代步。一大家子還經常開著破車到海邊度假。他們家的房子里亂七八糟地堆著書、畫,父母還喜歡搜羅標本、石頭等奇怪的東西,還在地下室養了蜜蜂,你可以想像野蜂飛舞時的景象,在霍金的記憶里那屋子差不多跟鬼屋一樣。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養成了霍金勤於動手的習慣,據說他喜歡自己設計很複雜的玩具,還曾用一堆廢棄的材料搗鼓出一台電腦。

年輕時期的霍金

霍金真正的開掛是在大學期間,1959年17歲的霍金考進父母親的母校——牛津大學,攻讀自然科學。一開始他希望當一名數學老師,但是牛津沒有數學專業只好選擇了物理。對於讓許多人頭疼的物理,我們的霍金同學讀來半點不費力,甚至是邊玩邊學,很短時間內就獲得了一等榮譽學位。霍金說他大概一共學習了1000左右個小時,以當時英國大學3年的學制算,平均每天學習一個小時。現在的大學生恐怕一天學10個小時也追不上大神這速度吧。

疾病成就物理學家

靠著強大的基因,霍金邊玩邊學地完成了本科,接著就轉到劍橋大學攻讀宇宙學研究生。研究宇宙,這在外人看來是個多麼令人肅然起敬的挑戰。然而還沒等霍金髮起挑戰,命運卻率先給他暴擊。1963年,霍金被診斷出患有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俗稱漸凍症。得了這種病的人開始四肢肌肉不斷萎縮、無力,慢慢就會出現說話、吞咽困難,最後呼吸衰竭而死。

得知身患絕症的那一刻,霍金陷入深淵一般的絕望。他才21歲,正是人生最燦爛的時候,還有很多夢想沒有實現,還有很多美好的事物還沒有機會嘗試…當醫生告訴他只有兩年的時間可以活,霍金沒有繼續絕望下去,既然還有兩年,那為什麼要浪費時間,他只想讀完博士學位。強烈的求生慾望促使他同命運抗爭,也許上帝被他感動了,所以為他網開了一面。靠著強烈的求生欲和堅毅的精神,他成就了醫學界的奇蹟,也成就了一名傑出的科學家。

霍金

兩年後霍金沒有死,而是獲得宇宙學博士學位,並且留在劍橋繼續做研究工作。同一年他還結婚了,妻子簡·懷爾德(JaneWilsde)此後陪伴和照顧霍金25年之久,為他生了三個子女。儘管他們的婚姻沒能走到最後,但霍金坦言,簡改變了他的人生,給了他活下去的勇氣。如果沒有簡也許也就沒有後來「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

霍金和他妻子

霍金的故事感動了很多人,曾經是一代人的勵志偶像。我們的語文課本里還有關於霍金的文章,小時候許多人想當科學家的夢想也許就是從那時候種在心中的。

霍金算得上偉大的科學家嗎?

除了勵志偶像,談起霍金,大家最感興趣的還是他的宇宙研究。黑洞、宇宙大爆炸這些原來看似天馬行空的東西,通過霍金的研究變得真實可靠,而且越來越讓人著迷。宇宙是怎麼形成的,宇宙的邊界在哪裡…一個個問題讓人產生強烈的好奇,面對浩瀚的宇宙,渺小的人類究竟能探索到什麼樣的真理?

上世紀70年代初,霍金與彭羅斯合作,提出如果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正確,那麼在宇宙爆炸前必然有奇點的存在。(現在年輕人對「奇點」應該不陌生吧,瑪麗蘇電視劇為了高逼格,還為主人公取了「奇點」的名字)奇點是什麼東西?物理上把一個存在又不存在的點稱為奇點。一個點存在又不存在,那到底存不存在?這真是讓難以理解。(想了解奇點的請自覺科普)霍金的這篇論文很重要,讓他成為少數幾個研究黑洞的學者。奇點定理也成為他對物理學的貢獻之一。

黑洞

然而奠定霍金在物理學界地位的是1974年在《自然》雜誌上提出的黑洞蒸發理論,黑洞能發出一種能量,並最終使黑洞蒸發。該能量被命名為霍金輻射,他的這一新發現被認為是理論物理學的重大進展。該論文被稱為「物理學史上最深刻的論文之一」。80年代,霍金又提出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他認為宇宙像地球的表面一樣,是一個有限但沒有邊界的閉合曲面,只不過這個表面不是二維而是四維的。

從上世紀70年代一直到目前,霍金的理論促進了理論物理學的重大進步,引力與黑洞領域的研究取得了長足發展。他的貢獻不可說不傑出。霍金因傑出的成就獲得英國爵士榮譽稱號,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學員和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獲倫敦皇家天文學會的埃丁頓勳章、梵蒂岡教皇科學學會十一世勳章、英國皇家學會的休斯勳章、1978年獲世界物理學界最高獎—愛因斯坦獎章。沃爾夫物理獎、霍普金斯獎、美國丹尼歐海涅曼獎、麥克斯韋獎等被他收入囊中。

霍金那些我們普通人看不懂也想不懂的理論,卻能引起我們對宇宙的好奇。因為霍金並不是一個躲在書齋和實驗室里的學究,他之所以能成為大眾熟悉的科學明星,還在於他都能做到把科學與科普相結合,讓大眾通過科普讀物了解最新的科學研究。

《時間簡史》

1988年,霍金出版科普圖書《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他從研究黑洞出發,探索宇宙的起源和歸宿。此書被翻譯成40多種文字,出版發行超過1000萬冊。這本書也是我們最為熟悉的書,書店裡的暢銷書展覽台必有一本,各種推薦書目里有必然有它的存在。然而很多人買回來後表示看不懂。因其內容極其艱深,被西方稱為「讀不來的暢銷書」。為什麼讀不懂還要買來看,是為顯擺自己有文化?恐怕不是這麼簡單,人類對於宇宙的好奇和探索從來沒有止境。宇宙到底怎麼來的,又將會走到哪裡去?以前我們被告知這是神創造的,但是這個科學家帶領我們探索另外一個答案,告訴我們真相。時間沒有開端,空間沒有邊界。還有什麼比這更加刺激?

2001年霍金又出版了《時間簡史》的姊妹篇《果殼中的宇宙》以更加簡化的手法解釋宇宙起源,並且配了大量圖解,讓人更易理解。2010年霍金出版的新書《大設計》又在全世界掀起了一場宇宙熱,引起大家爭相討論宇宙奧秘。可能當年連他自己都沒有想到,他的書會如此暢銷。

加在霍金頭上的光環有很多,「宇宙之王」、「當代愛因斯坦」、「史上最牛叉物理學家」。有人認為霍金與伽利略比肩,有人則認為他是繼愛因斯坦之後人類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和宇宙家。也許因為宣傳過度,或者大眾過於崇拜,對霍金的評價有些過頭。但他對理論物理學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而另一方面他的科普讀物又讓科學普及到千千萬萬的人。起碼有一點,他的書讓一部分熱愛科學的年輕人立志探索宇宙,這也可以說功不可沒!

讓我們敬仰又可親的明星科學家

霍金憑著在科學界的地位以及暢銷科普作家火遍了全球,許多的鎂光燈也聚焦到他身上。《時間簡史》出版後,他受邀在英國、美國、日本、中國香港等地發表公開演說,敘述時間的起源、宇宙的終結、時光旅行等。這些演講非常受歡迎,比之「搖滾巨星」一點不為過。

2015年4月,霍金以全息影像出現在悉尼歌劇院科學講座上,回答了一個問題,成為第二天歐美娛樂頭條。他還參加過脫口秀活動,吊打脫口秀主持人John Oliver。參加STARMUS音樂節,與皇后樂隊吉他手Brian May合影。還客串了不少影視劇,霍金是《辛普森一家》中的老朋友,還給自己配音。

霍金與謝耳朵的合照

《生活大爆炸》里的謝耳朵原型就是霍金,有一季中霍金還現身與謝耳朵進行了對話,看得讓人感動不已。2014年他與英國頂尖搖滾樂隊Pink Floyd合作了一首《Talkin』Hawkin》,霍金真不愧是有史以來最會混娛樂圈的科學家。不僅如此霍金還很會玩。在大西洋上空的飛機中體驗失重飛行,下潛海底看海底世界,還給人家拍過廣告。霍大神已經收到無數人的膝蓋!

霍金曾三次來到中國,並兩次登上長城,每次來華都能掀起一場「霍金熱」。2016年4月12日,霍金在中國開通微博,兩天內他的微博粉絲已突破三百萬。他的最後一條微博是2017年11月24日,對王俊凱的提問作出回應,他說「我很高興就@TFBOYS-王俊凱提出得優秀的問題做出一個視頻回應。他的提問讓我看到了中國千禧一代的年輕人對未來的思考和好奇心。我希望,當你們追求科學以及其他創意時,如此的好奇心和自信可以延續下去。這些品質也將在@Next Idea騰訊創新大賽上得到慶祝。讓我們一起展望未來。」

霍金的最後一條微博

如今這位可敬又可愛的科學家已經離我們而去,有網友說,「上帝如果不懂相對論,可以問愛因斯坦啊!為什麼要帶走霍金?」

我們緬懷霍金,但請不要傷心,也許他掉進蟲洞了,以另外一種方式繼續探索宇宙的奧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國家歷史 的精彩文章:

視覺|在十二個時辰里,寫一筆中國絕色
揭秘 | 中國底蘊最深的學術家族之一,培養出三百年一見的大師,被稱為少有的文化貴族(下)

TAG:中國國家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