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請收好,這份書單將拯救你的碎片時間

請收好,這份書單將拯救你的碎片時間

小河:

雖然我總是說,要想讀書,總歸是有時間的。但對很多人來說,日常工作壓力很大,分配給讀書的時間,實在不多。這是現實,不是說幾句俏皮話可以解決的。

所以,如果你確實想讀書,卻苦於沒有時間,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來讀書,是個不錯的辦法。

我自己就非常喜歡在各種交通工具中讀書,地鐵、火車、飛機,都是讀書佳所。另外,排隊也是看書的好時機,既可以利用時間,還不會煩躁。

今天的內容,是大家推薦的適合碎片時間閱讀的心水書籍,你可以好好收藏起來。當然,更重要的是讀起來。

Part 1 小說類

進入虛構的世界,度過另一重人生。

《少年血》

@IIIII

蘇童 《少年血》,非常迷濛的精緻感,又通透又靈巧。

《看不見的城市》

@ningjiajia

看不見的城市,卡爾維諾。遇到他之前,不知道思維可以如此奔騰無邊際。每篇非常短,只有一頁兩頁,寫作順序是蒙太奇式的,很適合拿起來放下,不會干擾到閱讀的連貫感,反而更適應這本書的寫作初衷,即是碎片而整體一致的主題。

《溫莎墓園日記》

@Sophie

木心 《溫莎墓園日記》 真實感十足的虛構小故事,有趣之外更能感受語言之美、思考之樂。一百昏!為木心先生打call!

《給孩子的故事》

@糖

《給孩子的故事》 王安憶選編 推薦理由:全書由25個故事組成,每個故事,很適合睡前或者一些碎片話時間閱讀。

其中包括汪曾祺,高曉聲,莫言等很多著名作家的作品。本人不善於總結或者評論書,但是像王安憶說的,這些故事不會使讀者失望,而我也借了之後又續借這本書,覺得是值得和大家一起分享的一本書。

《大樹》

@綠蛋

《大樹》。作者:貝納爾.韋爾貝 推薦理由:一部腦洞大開的短篇小說或小小說集,富含科幻元素和人生哲理,風格放鬆內涵嚴肅,非常適合樂于思考的人。

《一樁事先張揚的兇殺案》

@丁燕

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一樁事先張揚的兇殺案》。推薦理由:註定會被殺死的謎底無需揭曉,但扣人心弦的緊張感以及要阻擋兇案發生的急迫心情呼之欲出,與文末那令人震撼不忍直視的慘案現場相得益彰,讓人驚叫連連,久久難平。

《小王子》

@youNorth end.

小王子吧,寫給本來是小孩的大人。

《馬橋詞典》

@老和

推薦《馬橋詞典》看似小說又像散文,每篇內容都不長,卻寫出了各種性格各異的角色,並且富含深意。很值得一閱。

《放生羊》

@潘芳葭

推薦次仁羅布短篇小說集《放生羊》,一天一本的速度看不完,但睡前每天一個小故事是可以完成的。

推薦理由:描寫了西藏生活的日常,對在西藏生活工作過不短時間的我來說,這本小說依然是認識真實西藏日常生活的一面窗。 很多文青嚮往的是他們想像中的西藏,他們可以更接地氣,通過次仁羅布的筆,在思想中腳踏實地認識西藏。

《寂寞的遊戲》

@KilLJMY

強烈安利台灣作家袁哲生的兩本短篇小說集《寂寞的遊戲》和《秀才的手錶》

文章篇幅都不算長,稍長一些的也被分割成了比較短的章節,比較適合在忙碌的時候抽空讀,引用一段作者的好友張大春先生的評價:「袁哲生對文字有極其精到的控制力,使讀者一直處於某種『距離』之外的冷靜狀態,刻意壓低抹淡的腔調反而令港式小鎮里浮來游去的小人物因面目模糊而益顯卑微、落寞。」

Part 2 散文類

散文緊貼地面,卻寫盡塵世煙火。

《徒然草》

@數筆橫皴淡淡山

推薦《徒然草》。日本法師的書,對魯迅,還有一些作家都有深遠影響。篇幅很短,常常會配有插圖。法師對世界的看法,嘮嘮叨叨,廖廖兩句勾勒出一副畫卷。推薦。

《沉默的大多數》

@知識產權社劉琳琳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數》。一本很薄的書,有趣有料,很快就能讀完,會很快讓你獲得讀完一本書的成就感。更重要的是,一篇一篇雜文讓你看到那個離我們並不遙遠的荒唐年代,讓你思考自己是不是沉默的大多數。看這本書想笑,又想哭,更想好好想想。

《送你一顆子彈》

@鄭小雨ooO

劉瑜《送你一顆子彈》。劉瑜是知名的女性政治學學者,該書是她的學習生活隨筆集,每篇都短小精悍、視角獨特,我是會在地鐵上、排隊時點開電子書讀幾篇。讀這本書,於我而言是在感受作者幽默文風的同時,和她在一些事情上產生觀點的交匯與碰撞。

《目送》

@晨清白

推薦龍應台的《目送》。《目送》的七十四篇散文,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舍和絕然的虛無。她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總之,每篇篇幅不算長,排隊,上下班,吃飯,沒事拿出來讀讀也是極好的。

《文化不是味精》

@小鹽

我看阿城老師的《文化不是味精》,有一篇文末問他平時看什麼書,他答說看原料:「文學不是從文學產生出來的,這樣最後變成一個痴呆兒。近親結婚永遠是痴兒。」我單拎這一句話好像把自己也諷刺進去了,畢竟不是看原料的人。但我感覺這就是阿城老師本人沒錯了。推薦這本書是因為他是由幾個主題組成,再是每個主題里的短篇小文,比如電影、音樂等;讀起來方便,可以隨時開始隨時結束。

《朱生豪情書全集》

@雀銜釵

《朱生豪情書全集》 推薦理由:篇幅較短,適合閑暇閱讀,內容是永恆不變的愛情啦,寫的日常瑣事帶著煙火氣息簡單易懂,可愛不彆扭,深情不肉麻,溫暖又溫柔,可以當單純的情書來讀,也可以讓人感受日常生活的美好 。

《人間草木》

@揉四白穴

《人間草木》可以稱得上真正的文人散文,他的散文沒有空泛的好為人師的大道理,也少有宏大題材,流淌在字裡行間的都是文人的雅趣和愛好,瀰漫著文人的情調。如果說讀汪氏小說我們感受到的是詩意,讀汪氏散文我們享受的則是閒情逸緻。

@葉西服

汪曾祺《人間草木》理由:生活的精彩不是波瀾壯闊,而是寵辱不驚。特別讓人浮想,特別讓人平靜。

《時代的稻草人》

@Fay.G.Fay.G.FayGGG

許知遠《時代的稻草人》,評論集。每章看似獨立,又彼此勾連。許知遠談了知識分子對時代對權力的思考,引用書中一句話:「我真正想表達的是,我們如何在一場場考驗面前,培養出成熟的內心與理智。」

《幹校六記》

@萌叮叮

楊絳的《幹校六記》。推薦原因如下:一是故事性強,好讀,在嘈雜的環境中也很容易進入閱讀狀態,被打斷後下一次再讀起來也很容易銜接上。二是非常重要的,這本書輕便小巧,包里裝得下,地鐵里掏出來讀也不會很困難,站著舉久了不會累。

《我與地壇》

@小燕

《我與地壇》 這本書很容易引發共鳴,每次讀這本書,都會有不同的感受,不僅能讓人心靜,還會思考很多東西。這些思考,有時看似是多餘沒必要,但有時能讓人帶來頓悟,生命中很多糾結很多無解的事情,就這樣不經意間給破解了。

《雅舍》系列

@HELEN

還是推薦梁實秋先生的《雅舍》系列,《雅舍小品》、《雅舍談吃》、《雅舍人生》,都是短小精美的散文,讀著就像聽老人家講故事,一個接一個,溫和而深刻,博學又生活,總也聽不厭,聽不倦。

《阿勒泰的角落》

@楊梅

我想推薦李娟的《阿勒泰的角落》。 這是我這兩天正在看的一本。哪怕很嘈雜的場所,讀她的文字也能有效地屏蔽一切雜音,沉浸在她的筆端。

一篇篇文字均不會太長,十分適合碎片閱讀,如果被迫打斷了閱讀,重新拾起,你只會想將之前那一頁再讀一次,不會吝嗇時間的,因為它讓我們的心感到美好、安寧、幸福。

《東坡志林》

@公子重牙

《東坡志林》,蘇軾的筆記體散文,文章大都短小、易讀、有趣、且能引起思考。讀者需一定程度的文言文功底。

《陶庵夢憶》

@明海

陶庵夢憶。理由:都是短文,輕鬆好讀。還能通過這些文字,領略一個時代的風光,和一種豁達的人生態度。

Part 3 生活之味

《傅雷家書》

@古月胡

《傅雷家書》 ,家長式的嘮叨,但某些話令人深思。是一本好的散讀書,不管你看那一段瞬間就找到感覺,如果愛好藝術方面的讀起來會津津有味。

高木直子繪本

@Via

高木直子的繪本怎麼樣。畢竟每天大家都挺累的,可以看一些比較輕鬆的。每個人都在大城市裡演著自己的獨角戲,都有著自己的小繁華。

《無聊的魅力》

@雲麟︶ㄣ異翼

《無聊的魅力》——阿蘭德波頓,我覺得現實中的很多人即使是無聊的時候也不會選擇看書的,想盡辦法排遣無聊,阿蘭德波頓提供了一種形上的排遣無聊的辦法,確切的說是讓「無聊」都變得形而上了。推薦給大家。

《旅行與讀書》

@Dear愛莉絲

《旅行與讀書》遊記 從哪裡開始都能讀下去,裡面有作者的旅途見聞和美食體悟,感覺是自己跟著作者一起體驗到了別樣的異國風情。重點是此書也可以當成旅遊指南,帶著我們一行人在佛羅倫薩找到了好吃的牛肚包。

《我的心中每天開出一朵花》

@姜

《我的心中每天開出一朵花》推薦理由:不論我們是什麼樣的身份,有時候都會遇到不順心的事,但不管心情怎樣糟糕,都願有如花的美麗心情,《我的心中每天開出一朵花》藏著這樣的期望,遇字見畫,感覺很好。

《正午故事》

@CZY

《正午故事》三部 推薦理由:每個故事都是獨立的,很適合碎片閱讀,重點是在讀這些故事的過程中你會發現很多人在過著你想過而不得的生活,也有很多人和你一樣平凡、不起眼的努力生活著

Part 4 詩歌類

讀一首詩,合上書本,細細的品咂

即使只是一小會兒,也是一天中的靈性時刻

《詩經》

@雲中歌

詩經呀,准高三妹紙每天都要靠牆站十五分鐘然後背背詩經~

《沙與沫》

@曹大馨

《沙與沫》紀伯倫,短篇詩歌集合,火樹銀花之感。

《奧克諾斯》

@友人A

《奧克諾斯》——路易斯·塞爾努達 一本不分行的短篇詩集,充滿詩人對於童年和少年時期的回憶、對於生活的思考。適合碎片時間翻閱幾首,其中旋律悠然又不失深層度的思考。

Part 5 知識補充

即使是碎片時間,

也可以學習新知。

《我讀》

@小白

短篇和雜文,我推薦梁文道的《我讀》系列,理由,讓人明白,無論多忙,其實讀書的時間都是有的,需要改變的是,面對書的態度。

《中國哲學簡史》

@李都不想理你

《中國哲學簡史》呀!本來就是分了各個流派來講,每個章節相互獨立又環環相扣,慢慢讀下來的過程中還能多做一點功課。

《盧浮宮私人詞典》

@林羽竹

《盧浮宮私人詞典》。書中每一個詞條都不長,沒有什麼視覺壓力,但內容卻很豐富,涉及藝術、歷史、宗教、哲學等方面。作者是盧浮宮博物館前館長,對於藏品和盧浮宮本身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竊以為,在他的帶領下神遊盧浮宮,不失為一種愉快的體驗。

《現代藝術150年》

@Lin P.

推薦現代藝術150年,完全可以分塊閱讀。對大體了解現代藝術很有幫助。

-互動-

任何清單都是不完整的

你覺得還有適合碎片化時代閱讀的書嗎

留言分享出來吧

- 不止讀書-

魏小河出品 微博 豆瓣 知乎@魏小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不止讀書 的精彩文章:

別瞧不起國貨了,這個小眾品牌出了一款粉紅新品,顏值和效果讓90後尖叫!
總結:今年看了200多本書,推薦50本

TAG:不止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