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背叛庫里的Curry5還有未來可言嗎?

背叛庫里的Curry5還有未來可言嗎?

距離上一代發售才過去不到半年,新一代的庫里個人簽名球鞋Curry5就在近期曝光了大量諜照,並準備於下周在Footlocker上率先進行發售。

Curry5

突如其來的消息讓鞋迷們大吃一驚,誰都沒有想到4代好不容易才重新積攢起來的人氣,就被不速之客一般的Curry5敗得一乾二淨。而引起大家不滿的主要問題點出現在Curry5的鞋型上:除了外觀上看著有很多競品球鞋的影子之外,低矮的襪套鞋幫成了受到大家抨擊的集中火力點。

但凡了解庫里的球迷都知道,庫里脆弱的腳踝是決定他職業生涯上限最至關重要的X因素。無論是白菜價一般的新秀續約合同,還是16年季後賽被騎士上演驚天逆轉,背後或多或少都受到了腳踝傷勢的影響,所以這才導致了庫里在正式比賽中從來都只穿高幫球鞋。

所以說,正是因為庫里腳踝的習慣性扭傷,才讓他對球鞋的保護性能尤為關注,他甚至習慣性地在高幫球鞋之外,再多穿上一層厚實的護踝,以此來保護自己遠離腳踝傷病的困擾。

哪怕就算庫里已經這樣小心翼翼,結果還是擋不住傷病找上門來。3月9日對陣馬刺的比賽中,庫里開場只打了兩分鐘就再次扭傷了右腳踝,並因此缺戰了接下來和開拓者以及森林狼的比賽。

所以在腳踝保護對庫里如此重要的前提下,Curry5竟然取消了高幫設計,並且在腳踝處換用了看起來十分輕薄的襪套設計。這無疑是一種背叛——背叛了以運動員為前提的簽名鞋設計原則。

簽名鞋之所以被鞋迷們廣泛推崇,除了以球星名字命名之外,最大的賣點就在於球星的個人光環加持。這種光環體現在球星個人元素的應用、主題故事配色的加成,以及最為重要的專屬於球星的獨一無二的特性。因此,各大品牌在推出球星簽名鞋時,通常都會考慮到球星本人的特點和需求,做出具有針對性的設計。

就好像一提到KB系列,我們就會聯想到低幫輕量化;一提到LBJ系列,我們就會聯想到緩震保護;一提到Kyrie系列,我們就會聯想到速度突破一樣,一個成功的簽名鞋系列必然會有一個最為突出的特點。而Curry系列的特點,自然就是根據庫里本身特性而來的保護性能。

回想一下前幾代的Curry球鞋,保護性能一直是這個系列著重突出的要點。Curry1上的ANAFOAM鞋面科技,採用發泡材料和網布熱熔結合的方式,無論是在外觀還是支撐包裹等保護性能上,都給人一種意料之外的驚喜。對於一個簽名鞋系列的初代來說,Curry1有著出道極巔峰的超高起點,這在無形之中為後來的Curry系列球鞋製造了不少的壓力。

Curry 1

Curry2可能是目前整個Curry系列中頂著1代壓力做出來的最好產品,包裹和支撐在Curry2上得到了一個不錯的延續。Curry2上使用的Speedform材質鞋面,雖沒有上一代ANAFOAM鞋面科技那般厚實,但勝在柔軟貼合。而後跟處TPU結構的加入,也為Curry2的穩定性加分不少。

Curry 2

哪怕是口碑最差的Curry3,在鞋面的保護性上依然在做新的嘗試。暫且不談Curry3上使用的來自降落傘材質的Threadborne織物鞋面究竟有著多麼出彩的性能,單憑這種敢於嘗試的方式,我們也能看出彼時Curry系列對庫里本人的重視。

Curry 3

到了去年10月發售Curry4時,情況發生了一些細微的變化。「會不會包裹不夠?」的質疑開始出現在了Curry系列的球鞋身上。原因出在Curry4為了追趕時下潮流而採用的襪套式結構。與傳統鞋舌相比,一體織襪套結構是整個球鞋製造行業的大勢所趨,不管Nike還是adidas,很早之前就推出了襪套結構的球鞋,但有關襪套結構會不會影響保護性能的爭論卻一直沒有一個結論。

Curry 4

正是有了這些前作上可供參考的關於Curry系列保護性能的先例,大家才會更質疑Curry5曝光的鞋型:如此低矮的鞋幫和寬鬆的鞋領結構,真的能起到一雙簽名鞋該有的作用嗎?

作為一雙背叛了庫里的球鞋,我不知道Curry5的未來在哪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豹造 的精彩文章:

聯名款實戰鞋,是強強聯手,還是空有噱頭?
剛過去的AF35周年 Nike都做了哪些動作?

TAG:豹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