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Magni 平台問世,Ubiquity Robotics 為機器人開發者準備了一根能撬動地球的槓桿

Magni 平台問世,Ubiquity Robotics 為機器人開發者準備了一根能撬動地球的槓桿

雷鋒網按,近些年來,機器人開發平台百花齊放,湧現了如 TurtleBots、iRobot Creates 和 Mosty 等一大批冉冉上升的新星。總的來說,這些平台設計之初主要考慮搭配感測器和軟體做實驗,或者說更偏向於社會導向的應用,至於舉起或移動物體的方式,則不是其第一要務。

矽谷新創公司 Ubiquity Robotics 則相信,這是市場留給它們的一個好機會。於是,該公司眾籌了一款名為 Magni 的機器人,它的設計目標就是長時間搬運重物。Ubiquity 希望發燒友們能創造出新一代實用機器人解決方案。

以下是 Magni 的一些性能指標:

載重:100 千克

驅動系統:兩個 200W 輪轂電機,最高速度 2m/s

電力系統:7 A + 5 V和 7 A+ 12 V 直流電

計算機:四核 ARM A9,樹莓派 3

軟體:Ubuntu 16.04,ROS Kinetic

攝像頭:單個向上

導航:上限基準導航

續航:搭載 10 Ah 電池,可運行 8 小時。最大可安裝 32 Ah 鉛酸電池,此時運行時間可超過 24 小時

3D 感測器(可選項):2 個 ToF 攝像頭,視場 120 度

除此之外,還能使用更小也更廉價的學習平台為 Magni 開發應用。

需要注意的是,Magni 可不是給新手程序員設計的,它甚至不是給那些有興趣學習機器人和 ROS 的人準備的。Magni 也有訓練教程,但其前提是你已經有了相關的 ROS 知識和經驗。就像 Ubiquity 說的,它們的平台是為那些在造機器人和寫代碼方面有一定經驗的人準備的,這些人迫切需要的就是一個穩健且可擴展的平台。當然,一個較為低廉的價格也是必備元素。

Ubiquity 表示:「我們是一群喜歡搭建機器人的狂熱分子,其中一些人在該領域已經有了十多年的經驗。我們想快速便攜的實現更多驚人的機器人應用。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出發點,一款有載荷、視覺、導航、計算和驅動能力的基本款機器人。有了這樣的基本款機器人,我們就能在幾小時內搭建出新的應用,完成原來幾個月的工作量。不過,現在市場上還沒有這樣的產品,這就是我們設計 Magni 的初衷。它不但能幫你省 2 年時間,價格還低了 50 萬美元。最重要的是,你不用再養活一個龐大的技術團隊了。我們想改變整個機器人行業的遊戲規則,讓那些只能在車庫單打獨鬥的愛好者學會殺手鐧。有了 Magni,他們自己一個人就能完成項目。」

Magni 確實令人印象深刻,不過第一眼看上去 Ubiquity 好像有些過於樂觀了。這裡並不是說樂觀是個壞事,但事實上做機器人開發平台的並非它們一家,但大家其實並沒有拿出什麼真正像樣的好產品,基本都是面向研發人員或發燒友。

不過,Ubiquity 相信有很多人想借機器人做些實用的東西,因此市場空間絕對足夠。可惜的是,這些人沒有遇到好平台,而市場上能運輸重物的移動機器人通常都很貴。

當然,現在下判斷說 Magni 一定會大會成功還有些早,我們得繼續觀察市場需求,這才是它們公司未來的奠基石。

在眾籌活動中,Ubiquity 定了個大多數人都能接受的價格——1000 美元,不過套裝中並不包括 3D 視覺系統。這就意味著它們至少得賣出一兩百套 Magni 才能達到眾籌目標。

為了對 Magni 進行更深入的了解,IEEE對 Ubiquity Robotics 創始人 David Crawley進行了一次深度採訪,雷鋒網對採訪內容做出一下編譯:

IEEE Spectrum:人們為什麼想要像 Magni 這樣的開發平台?

David Crawley:在矽谷,只要是做移動機器人的新創公司都會花兩年時間和 50 萬美元搞出移動機器人的基礎。一般來說,它們寶貴的時間和金錢都會花在電機控制、導航、動力系統等方面,而這些技術其實前人早就做好了。在我們看來,它們根本無需經歷這個痛苦的過程,直接買我們的平台然後進入下一階段開發就行。畢竟打好了基礎,搞應用研發會快得多。

有這樣一個標準基礎其實有兩大好處,一是它能讓資金充裕的新創公司更早把產品導入市場,並省下現在花在電力和機械工程上的冤枉錢。其次,它能讓那些原本只能在夢裡才能將自己的機器人推向市場的「散戶」在車庫裡順利搞定一個演示。在 Obiquity 心中,顯然第二個好處更為重要,這些胸懷夢想和技能卻無從施展的人是我們做 Magni 的最重要原因。

IEEE Spectrum:除了載荷,Magni 與 TurtleBot 有什麼不同?

David Crawley:我們發自內心的喜歡 TurtleBots,但你依然無法用一個效率提升了的真空吸塵器解決所有現實世界的問題。它在以下 6 個方面與 Magni 有較大差別:

1. 在 TurtleBots 上,電池續航只有 45 分鐘,而 Magni 卻能運行一整天。

2. TurtleBots 的移動能力也嚴重不足,它可能會卡在地毯邊緣,而且過個小坡都費勁。我們的機器人可是符合 ADA 標準(美國殘疾人法案),能去到大多數地方。

3. 牽引力上 TurtleBots 也不行,而 Magni 能拖動一輛汽車。這點非常重要,因為它與機器人的載荷能力息息相關。

4. 定位能力弱。市場上現有產品的定位能力實在無力吐槽,所以我們乾脆自行研發了一套。它使用即時定位與地圖構建(SLAM)的方法來完成精確和穩定的定位。

5. 我們在設計時還考慮到了機器人的可擴展性。也就是說,Magni 的 7 A 12 V 和 7 A 5 V 供電能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

6.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我們將所有功能塞進了一個超廉價的套裝中,它比 TurtleBot 3 Waffle、TurtleBot 2 和 TurtleBot Euclid 都便宜。

總的來說,Magni 在現實世界中的許多應用是 TurtleBot 無法實現的。想以如此低的價格實現這些功能,市場上恐怕我們是獨一家。

IEEE Spectrum:你們展示了許多 Magni 的應用,如遞送和遠程監控等,其實都已經出現在其它商用平台上了。你們準備怎麼說服人們花更多時間在 Magni 上實現類似功能呢?

David Crawley:這些演示應用其實並非 Magni 的賣點。確實,我們在演示中凸顯了這些應用,但我們希望用戶能用它開發更多新的應用。Ubiquity Robotics 的目標是為每個人開發硬體,而不是盯死某項應用。我們更專註於基礎能力、供應鏈、運行和設計,而用戶們則更應該投身於增值軟體、系統集成和客戶關係等領域。

IEEE Spectrum:Magni 能實現什麼程度的自主導航?

David Crawley:Magni 擁有完整的 ROS 堆棧,因此你能使用與其他 ROS 機器人相同的自主導航能力。同時,我們還自主開發了自主定位與導航堆棧。

Magni 的基準定位系統非常穩健,除此之外我們還有一個非常簡單的導航系統 Move_basic,它與常用的 Move_base 較為相似,但使用和設置起來卻簡單得多,非專業人員也能玩得轉。

IEEE Spectrum:您一直在說:「Magni 非常易用,甚至達到了即插即用的程度」。它到底簡單在哪?

David Crawley:我們完美吸收了 TurtleBot 的精神內核,降低門檻讓那些玩不轉 ROS 的人也能成為機器人開發者。我們的用戶群是那些原本沒能力獨立搞開發的人。當然,Magni 也不是為初學者打造的平台。

在我看來,無論是 TurtleBot 還是 Magni,都在努力降低用戶的學習成本,而易用性則體現在能幫用戶合理的處理各種細節。從本質上來說,我們賦予機器人三大核心能力:

語音識別、位置識別與定位、目標識別(靠深度神經網路來實現)。

我們的系統能通過語音識別解析用戶語音命令。如果某人命令機器人「找個瓶子」,它就會規劃一個搜索路徑以尋找瓶子,直到深度神經網路完成任務。

當然,你也可以通過位置識別完成搜尋任務。

這一系列命令其實不能算個項目,但它是一個沒有編程經驗的人與機器人交互的入口。這樣一來,無需在鍵盤上輸入就能讓機器人動起來了。

IEEE Spectrum:你們都從機器人社群得到了什麼反饋?這些反饋又如何影響了你們的開發進程?

David Crawley:項目開始之初,我們專門列了一個需求清單並詢問了大量發燒友他們到底想要什麼。他們的反饋也很簡單,「我們很喜歡 TurtleBot,但用它可造不出什麼實用產品。」

通常來說,人們會按照自己的願景設計機器人,但願景是願景,現實是現實,最終的產品很難實現既定目標。我們則直接選擇了相反的路徑:先找出哪些容易做,然後按照供應鏈情況設計機器人。最終的結果就是價廉物美的機器人。

在我看來,最重要的其實是給那些在家中車庫裡埋頭苦幹的人一個機會,他們的努力不該被埋沒。

Via.Spectrum.ieee雷鋒網編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滴滴這樣建設 SRC,白帽子怎麼看
Facebook、微軟、谷歌三大研究巨頭齊聚首,共同探討人工智慧發展現狀和趨勢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