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龜甲又稱為「血板」,服用後能治4種病!男女都受用

龜甲又稱為「血板」,服用後能治4種病!男女都受用

作者:陳文東

龜甲是常用的補陰葯之一。龜也是古代人們眼中的「神物」,所以古人對其生活作息和規律多有研究,《本草綱目》記載:「龜以春夏出蟄脫甲,秋冬藏穴導引,故靈而多壽。」

張世南《質龜論》記載:「龜老則神,年至八百,反大如錢。夏則游於香荷,冬則藏於藕節。其息有黑氣如煤煙,在荷心,狀甚分明。人見此氣,勿輒驚動,但潛含油管噀之,即不能遁形矣。 或雲∶龜聞鐵聲則伏,被蚊叮則死。香油抹眼,則入水不沉。老桑煮之則易爛。皆物理制伏之妙也。」

龜甲的歷史故事

甲骨文是龜甲、獸骨文字的簡稱,全稱「龜甲獸骨文字」,也稱「龜甲文」、「卜辭」、「占卜文字」、「契文」、「殷契」等。是青銅時代(約公元前1339-1281年)殷商刻在龜甲、獸骨、人骨上記載占卜、祭祀等活動的文字,是目前發現最早的成熟文字。

龜甲就是烏龜的那層厚厚的殼,烏龜全靠這層盔甲來躲避自然界的天敵,稍有動靜,就立刻把頭、尾和四肢都縮進殼裡去,人們常常喜歡拿這個來開膽小的人的玩笑,說是「縮頭烏龜」,更有民間罵人往往以「龜」相稱,總之,在我們的生活里,龜是受人嘲弄和輕視的對象。

但你知道嗎?這只是龜現在的命運,在中國古代,龜曾是吉祥的代稱,被認為是一種溝通天與地的神物,地位相當尊崇。《禮記·禮運》記載:「何謂之四靈?麟、鳳、龜、龍,謂之四靈。」龜居然能與麒麟、鳳凰和龍這些傳說中的動物相提並列,其地位之高可見一斑。

而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也有這樣的記載:「甲蟲三百六十,而神龜為長,上隆而文以法天,下平而理以法地。」「上」是指龜背,「下」是指龜腹,意思是甲蟲類的物種有三百六十種,以神龜為長,龜背甲隆起而有紋路,象徵天象;龜腹平坦有紋理象徵地貌。

或許今天我們看來有些可笑,感到有些不可思議,但是在歷史上的確存在這麼一個時期,龜是被視為天地之象的象徵而受到特別的尊敬。而且,龜身上所籠罩的神秘色彩因為被古人用於占卜而大大的增強了。

龜甲的來源和功效

來源:本品為龜科動物烏龜的背甲及腹甲。全年均可捕捉,以秋、冬二季為多,捕捉後殺死,剝取背甲及腹甲,除去殘肉,稱為「血板」。或用沸水燙死,剝取背甲及腹甲,除去殘肉,晒乾者,稱為「燙板」。

產地:河北、陝西、河南、江蘇、山東、浙江、安徽、台灣、江西、廣東、廣西、湖北、湖南、貴州、雲南等地均有分布。

性味:甘、寒;歸腎、肝、心經。

功效:滋陰,潛陽,益腎健骨,養血補心,止血。

龜甲的服用

龜甲的功效是滋陰潛陽,益腎補心,養血止血。因此,它可用於:

1、肝腎陰虛所致的陰虛陽亢、陰虛內熱、陰虛風動證。長於滋補腎陰,滋養肝陰,兼能潛陽,常與天冬、白芍、牡蠣等同用。

2、腎虛筋骨痿弱。常與熟地、知母、黃柏、鎖陽等同用。

3、陰血虧虛之驚悸、失眠、健忘。常與石菖蒲、遠志、龍骨等同用。

4、陰虛血熱,沖任不固之崩漏、月經過多。尤宜於陰虛血熱,沖任不固之崩漏、月經過多。常與生地、黃芩、地榆等同用。

另外,本品經砂炒醋淬後,有效成分更容易煎出,併除去腥氣,便於製劑。

版權說明

本文系原創稿,版權歸胡世雲主任醫學科普團隊所有,如需轉載,請與本團隊聯繫。本文圖片來源於39健康網,已獲正式授權。

精彩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胡博士說中醫 的精彩文章:

慢阻肺吃什麼好得快?這4碗湯是調理「高手」!
看《紅樓夢》,學養胃!這4樣食物是養胃高手

TAG:胡博士說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