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孟英醫案:喘嗽

王孟英醫案:喘嗽

摘抄一些醫案,順便學習,未來也可回顧。

看完喘嗽這一章節,發現在肺病上還是能體現溫病派的用藥特點的,很多滋陰,這可能與肺為嬌臟也有關係,在當時是非主流思想。當然,王孟英也會用溫陽的,雖然在這一章節中出現的不多。

一、鴉片科普。

毛內史六十多,素抽鴉片,患了喘嗽,醫生給他開了腎氣湯、全鹿丸之類藥物,反而小便澀痛,病情加劇。孟英看了說,我給你純陰壯水之法吧。毛反問:我吃鴉片怎麼可以用這種寒涼藥物?

孟英說,真是齊東野語,誤盡天下蒼生!還好你今天問了,那給你們科普下,希望大家不要再掉火坑還抱薪救火。鴉片來自罌粟花汁液,又來自南方炎熱地區,晒乾煎熬做成膏,抽煙時候還要火煉,燥熱的很,堪比砒霜,吸多了你看你人都枯了,不正是說明燥熱傷陰啊!

毛聽了,厲害,說得讓人一下子明白了。又好學問道,那是不是和酒一樣的?

二、戴陽證

王孟英的令叔高年咳嗽,喘逆得沒法卧著,肢冷,顴紅,飲食不進,與真武湯而安。照載陽證治法。

喘逆,端坐呼吸類似肺源性左心衰,飲食不進,陽虛水泛,顴紅值得學習,並非陰虛,認為是陽極虛而出現的戴陽證。真武湯適用。

三、陰生可慮

夏天時候,顧聽泉請孟英看屠綠堂的毛病,孟英說,可以考慮死日了。病人果然夏至前的五天去世。屠綠堂的五令郎,有痰咳嗽多年,最近因悲傷又發病。有個徐姓醫生看他咳嗽還嘔吐,用了人蔘、白朮之類方劑,病加重了。閏七月十七夜晚,他夢到綠堂告訴他:你的病必須找孟英看,服溫養葯可以好。真是有點詭異,於是就請孟英來診治了。孟英說:這是陰虛勞嗽,久了上沖的氣無法納攝,因此會嘔吐,不是胃寒。經書說,勞者溫之,是溫養的意思,不是說溫補啊。五令郎看了這醫案,更加驚訝,於是把夢裡的事情說了出來,孟英亦為之肅然。處方用到西洋參、熟地、蓯蓉、二冬、茯苓、坎、版、牡蠣、紫石英、葳蕤、枇杷葉、橘皮,服用後果然病好了。(滋陰降氣加以鎮攝是虛嗽的好方法,兼有外感不能用)。我想說,凡事皆可以感天地格鬼神,況且醫學這種性命之學!這麼一個醫案,可以知孟英的手眼通天,而不是僥倖獲得虛名的醫生可以仰望的。

四、又是滋陰

石誦的老婆羲室,久患痰嗽,各種醫生看了都治不好。孟英切脈後說,不是傷風。處方北沙參、熟地、百合、麥冬、貝母、紫菀、蓯蓉、枇杷葉、鹽水炒橘皮、燕窩。一劑知,數劑已。初秋又患脘痛,牽引到肩尖,以為是肝氣鬱,就用了破氣消氣的藥物。孟英說,也不是哦。然後給了處方砂仁炒熟地、炙橘紅、楝實、延胡、枸杞、當歸、茯苓、桑椹、蒺藜,服後效果不錯,然後懷孕了。

五、兩個案例

王叟,仲秋患痰嗽不食,氣喘不卧,囊縮便秘,心搖搖不能把握,勢極可危。孟英:根蒂欲脫耳,非病也。以八味地黃湯,去丹、澤,合生脈,加紫石英、青鉛、龍、牡、胡桃肉、楝實、蓯蓉投之。大解行而諸恙減,乃去蓯蓉、麥冬,服旬日以廖。

初冬,邵患痰嗽,面浮微喘。醫謂,年逾花甲,總屬下部虛寒,進以溫補納氣之葯。喘嗽日甚,口涎自流,莖囊漸腫,兩腿腫硬至踵,不能稍立,開口則喘逆欲死,不敢發言,頭仰則咳嗆咽疼。不容略卧,痰色黃膿帶血,小便微黃而長。脈弦滑有力。孟英:此高年孤陽熾於內,時令燥火薄其外。外病或可圖治,真陰未必能復。且平昔便如羊矢,津液素干,再投溫補,如火益熱矣。乃以白虎湯合瀉白散,加西洋參、貝母、花粉、黃芩,大劑投之。並用北梨搗汁,頻飲潤喉,以緩其上僭之火。數帖後勢漸減,改投葦莖湯合清燥救肺湯,加海?、蛤殼、青黛、竹瀝、荸薺為方。旬日外,梨已用百斤,而喘始息,繼加坎、版、鱉甲、犀角,而以豬肉湯代水煎湯。大滋其陰,而潛其陽。火始下行,小溲赤如蘇木汁,而諸證悉平。下部之腫,隨病遞消。一月以來,共用梨二百餘斤矣。後來大雪天換衣服略感受冷風,微腹痛,自己喝了兩碗薑糖湯,喘嗽又發作,口乾咽痛,大渴舌破,仍不能眠。再用前面處方,綠豆水煎清湯代水煮葯,始漸向安。孟英告訴親屬:內經說,陰精所奉其壽。現你老翁長久津液虧損,陽氣獨治,病雖去矣,陰精不是藥物能繼續。年數已高,長久不勝消耗。治病已經竭盡人的謀略,延年還需老天眷顧。我脈診他,總歸是令人憂慮。不要說治療不周全,話說的不夠早,以至於未來再疑慮我治的好不好。

兩個病例類似鑒別診斷,一個囊縮,一個囊腫,前者判斷為「根蒂欲脫」,固元鎮攝,後者孤陽證,認為真陰不足,急則治標,清肺滋陰,病勢緩解,清熱力度稍減,滋陰佐清利,水腫也隨著滋陰消退,比較神奇。

六、津虧腹瀉

葉,患咳逆上氣,頭偏左痛,口渴不飢,便瀉如水。孟英:此肝陰胃汁交虛,時令燥邪外薄。與育陰息風、清燥滋陰之法,日以漸安。服藥2月,大解反而乾結而痊癒。

出現腹瀉常常會認為是脾胃有濕,反而滋陰。該患者水瀉便,但抓住頭左痛,口渴不飢推測肝胃陰津不足。僅咳和上氣,無嗽,說明無痰,印證燥邪外襲,值得學習。

七、哮病化痰

鮑,冬天常常發哮病,醫生認為虛寒而治療更加嚴重。孟英一看,脈滑苔厚,溺赤痰濃。與知母、花粉、冬瓜子、杏、貝、茯苓、滑石、梔子、石斛而安。孫令侄也哮病,氣逆欲死,孟英看他口渴頭汗,二便不行,給了生石膏、橘、貝、桂、苓、知母、花粉、杏、菀、海?等葯而愈。

痰熱哮,滑石、茯苓清熱利濕,貝母、冬瓜仁、知母、花粉、石斛、杏仁,滋陰清熱化痰兼下氣,化痰同時也予滋潤,可見肺為嬌臟。後者病例,桂枝還是肉桂,推測是降逆之意。

八、哮病誤治

一個耳姓回族婦女得了哮病,自己覺得是受寒引起,頻飲燒酒,不但病情加劇,又出現嘔吐泄瀉,兩腳筋掣,不能坐卧。

孟英看了,說:嘴巴苦不苦,渴不渴?腹瀉出來是不是熱火火?小便小不出吧?痰粘又韌吧?

病人回答:的確如您所說,我想肯定是受寒太嚴重了。

孟英:……你怎麼這麼傻?看到這種癥狀還說是寒。要是碰到別的醫生估計就信了你的邪。況且現在的確小寒節氣,所以哮喘吐瀉,世人都硬說它是寒的。再亂吃薑、桂熱葯,小命難保!

處方:北沙參、生薏苡、冬瓜子、絲瓜絡、竹茹、石斛、枇杷葉、貝母、知母、梔子、蘆根、橄欖、海?、蘆菔汁(蘿蔔汁)。一劑知,二劑已

哮病多屬熱痰伏肺絡,到冬天熱被寒束,因此發病。古人說沒冷的時候先用滾痰丸下痰,那冬天就沒有熱可以束縛。但比較峻烈,大多人不敢用。現在孟英用清輕通透的方子的確巧妙。

九、肝火

李華甫妻子,患頭震,孟英診察,脈弦滑,是肝經郁怒火上升的表現,給了龍薈丸就好了。但患者忿難平,疾病也多次發作,到後來出現小便閉塞,腹脹,喘汗欲絕,趕緊請孟英來看。脈很弦澀,口苦苔黃,舌色紫黯,汛雖不愆(月經雖然沒有延遲),估計還是有瘀滯。

處方:雪羹(荸薺與海蜇)加金玲、旋覆、梔子、滑石、桃仁、茺蔚、車前子、木通,另吞龍薈丸。外以田螺、大蒜、車前草搗貼肚臍下。服後果然先下黑血,溲即隨通,繼而更衣,糞色亦黑,遂愈。

摘抄這個案例,是學習一下清肝熱的用法,也了解下「精準辨證」。龍薈丸與龍膽瀉肝湯區別在於病位不同,龍薈丸適用實火在上,通泄肝火,因此頭震合適。後來出現變證,病位除了頭部,也增加了胸腹部。那麼,再修改處方:小便不通(車前、滑石、木通),喘汗(金玲、旋覆、梔子、滑石),還有一些化瘀葯。涼肝瀉火化瘀。服用後,先下瘀血,小便隨即通暢,大便也是黑色。

此外,值得注意的也有雪羹和外敷方,善於利用食材,也很靈活。孟英寫過食療科普,摘取一段,想必一目了然了:

田螺甘寒。清熱,通水,利腸。療目赤、黃疸、腳氣、痔瘡。多食寒中,脾虛者忌。性能澄濁,宜蓄水缸。小便不通,腹脹如鼓,大田螺,鹽半匕,生搗敷臍下一寸三分,亦治水氣浮腫,同大蒜、車前搗貼。噤口痢,大田螺二枚杵爛,入麝香三分,作餅,烘熱,貼臍間半日,即思食矣。腳氣上沖,大田螺杵爛,敷兩腿上。疔毒、痔瘡,田螺入冰片,化水點之。

十、久坐

諸暨張某,跛疾,點翠為業,終日坐,近三四年,走十幾步就喘不停,其他沒有什麼癥狀,飲食如常。醫生都說她虛,補了也沒效果,請孟英看。孟英說:久坐不勞,行氣遲滯,痰凝久伏,故此為患。脈緩而滑,豈為虛象?授雪羹合小陷胸湯,加竹茹、旋覆、海石、杏仁、半夏服之,果然吐了許多痰然後好了。

運動耐力下降,脈緩滑,痰凝久伏。宅多了的人都有這個趨勢,不一定氣虛,可能是氣滯呢。在體力勞動日益減少的今天,該案例有一定實用的借鑒意義。

十一、用了人蔘

高某令堂痰嗽,吃了傷風葯後,喘汗欲脫,孟英予人蔘、茯苓、甘草、桂枝、白石英、半夏、牡蠣、胡桃仁、冬蟲夏草而愈。因其年近五旬,沖任不足,雖素有飲邪,悲哀勞瘁之餘,經事忽行,一投表散,氣即隨而上逆,故用藥如此。

有喘有嗽,沒怎麼用化痰葯,為何?此案和上面鴉片科普聯繫,可見孟英看病講究搞清楚緣由,不僅僅是當前的癥狀而已。有時辨證的確會忽略一些病人的個人史。該患者近五十,沖任已經不足,儘管素有飲邪,月經來了發病,但還是由於解表葯過度發散氣逆為主,喘汗欲脫,急救當然要人蔘。同時,這裡也有傷寒論苓桂棗甘湯的感覺,「發汗後心下悸,欲作奔豚」,雖然不是一個癥狀,但病機都是這種發汗後,心陽虛,氣逆的,再輔以牡蠣、白石英、胡桃肉鎮攝元氣。可見王孟英傷寒論功底紮實!

十二、真熱假寒

一個機匠患發熱怕冷很久,兼有痰嗽,形消肌削。所以被很多醫生當作勞怯治療,久久不愈。找孟英,脈弦緩大,異常怕冷,動即氣逆,時欲出汗,傍晚熱從骨髓出,痰色綠、臭,大便堅硬小便偏紅。孟英說:痰火為患耳,誤投補藥矣。以葦莖湯和雪羹,加花粉、旋覆、蛤殼,服二十劑體健加餐,其病如失。

這種案例還是挺多的,或許看多了千篇一律,還是收藏一個吧。痰熱久病,久病多怪,出現許多假象,怕冷,消瘦。發熱畏寒可能會迷惑到我,所以抓住核心病機是很重要的。

十三、脾虛濕盛

喘逆,初冬加重,稍微吃點甜食就發作,脈遲弱,苔黃垢,不渴,指冷腰酸,乃中虛痰濕內盛也。授參、術、蒼、枳、旋、半、薤、朴、杏仁、生薑之劑,服後果大吐,氣亦漸平。後又以六君去甘草,加當歸、木香,調補而痊。

吃甜加重、脈弱說明脾虛,不渴說明濕盛,沒那麼盛的時候應該是會有點渴的,影響氣機。參術補中,蒼枳半薤姜化痰濕,杏朴旋降逆。

這個案例和我近期有一定相似之處,感冒頭昏沉、心率快等全身癥狀搞定後,鼻涕還是不停,黏滯不爽,躺著還會影響呼吸;咳嗽,稍微有痰,吃點好吃的就會加劇,昨天跟好友外面吃了個大餐,又是晚上,陰氣漸重,咳嗽不停,聲如在翁中;又背酸幾天;舌苔也偏淡白膩多天,今早起來,居然還齒痕。今天喝了藿香正氣水,吐痰不少,配合小柴胡,發表一下半表半里的濕氣,傍晚跑了步。不過還是忍不住喝了可樂,吃了點不該吃的。看到這個醫案,感覺也是一種支持,相信背酸會不日而愈。

十四、上實下虛

五十七歲,素有痰嗽,年前顧某開了了小青龍,喘逆逐漸加重,汪某開了腎氣湯,病情瀕危。當時的醫生說,治實還是虛,都不能離開這兩個方法,卻不能治好,病情的確是瞭然了,可能是葯的問題,沒辦法了。於是請來孟英。脈來虛弦軟滑,尺中小數,顴紅微汗,吸氣不能至腹,小便短數,大解甚艱,舌紅微有黃苔,而渴不多飲,胸中痞悶不舒。曰:根蒂虛於下,痰熱阻於上。小青龍是風寒挾飲的實喘,腎氣湯,治療下部水泛的虛喘,都是仲景聖法。用之得當,如鼓應桴,用失其宜,亦同操刃。所以讀書要有見解,辨證更要有見解。此證下雖虛,而肺不清素,溫補反助其壅塞。上雖實而非寒飲,溫散徒耗其氣液。先是耗氣,虛氣更容易上奔;後是壅塞,熱痰更固,所以才加重。

處方:杏仁、葦莖、紫菀、白前、蔞仁、竹瀝,開氣行痰,以治上實;佐蓯蓉、胡桃仁,攝納下焦虛陽。一劑知,再劑平,去紫菀、白前,加枸杞、麥冬、白石英。服三貼而便溺長,既能安谷,再去杏仁、竹瀝、葦莖,加熟地、當歸、薏苡、巴戟,填補而痊。

此案可與上面第二戴陽證對比,真假顴紅,一個陽虛真武湯,一個就不能溫補腎陽了。脈虛軟,尺小數,顴紅微汗,吸氣不能至腹,下虛之證。如何辨別陰陽,孟英說陽虛水泛。這兒的顴紅沒有出現陰證,如肢冷,所以可以認為的的確確地真陰虛。再結合前面腎氣湯治療的效果,更加確定。治療上的遞進也值得學習,見到患者能夠正常大小便,就去掉了杏仁、竹瀝、葦莖湯這些上部的葯,轉為治下為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於其細 的精彩文章:

TAG:大於其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