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在抗日戰爭中,我軍為什麼要把彈殼撿起來?

在抗日戰爭中,我軍為什麼要把彈殼撿起來?

在抗日戰爭中,我軍為什麼要把彈殼撿起來?

在抗日戰爭期間,槍械是我軍的主力武器之一,但是我軍的子彈數量是非常少的。普通的士兵在戰場一次只能帶幾發子彈,就算精銳部隊的士兵在戰場上帶的子彈也不會超過20發。一個日軍在戰場上攜帶120發子彈,這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在抗日戰爭中,我軍為什麼要把彈殼撿起來?

是什麼原因讓我軍的子彈數量非常少呢?其實是有很多個原因的,首先我國的槍械大部分都是靠進口,還有一些是戰場上撿到的,槍械的種類比較多,有一些槍械使用的是特製子彈,我軍根本上就製造不出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國那時候的工業水平很差,自己製造子彈是很困難的,子彈的生產成本很高,不能大規模的生產。

在抗日戰爭中,我軍為什麼要把彈殼撿起來?

在抗日戰爭中,我軍和日軍打仗的時候,並不是像抗日神劇中的那樣,槍械可以一直在射擊,子彈好像永遠都用不完一樣。在真實的抗日戰爭中,我軍了節省子彈,一般都是跟日軍不斷的周旋,尋找機槍把日軍給殺了,再拿走他們的武器和彈藥。

在抗日戰爭中,我軍為什麼要把彈殼撿起來?

在戰場上,我軍只要一有時間就會把地上的彈殼給撿起來裝進口袋中,戰鬥結束後就把彈殼集中起來送到軍工廠製造復裝子彈。先把完好的彈殼挑選出來清理乾淨,再重新裝上彈頭和底火,裝入適量的火藥進去,一顆復裝子彈就製造完成了。在抗日戰爭中,我軍有很大一部分子彈都是這樣製造出來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事武器迷 的精彩文章:

拳頭上的冷兵器,第一種像手套,第四種像爪子
二戰中的蘇聯女兵到底有多厲害?

TAG:軍事武器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