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的今天:一個「問題兒童」僥倖降生,卻令全世界至今懷念

歷史上的今天:一個「問題兒童」僥倖降生,卻令全世界至今懷念

歷史上的今天:一個「問題兒童」僥倖降生,卻令全世界至今懷念

作者:我方團隊作者張嶔

3月14日,是個和天才們有緣的日子,比如科學天才愛因斯坦,籃球天才昂塞爾德,甚至靠「摔跤」紅遍中國的電影天才阿米爾·汗,都在這一天來到世界。但最驚險的卻是1804年3月14日出生在多瑙河邊的這位:暴雪呼嘯的維也納郊外,一位酒店老闆的妻子難產,助產士冒著風雪狂奔兩小時趕來,總算勉強完成接生。再稍晚一點,孩子就要沒命。多年後好些歐洲音樂迷調侃:「我們的宴會上差點沒有圓舞曲。」

沒錯,這位驚險出生的孩子,正是1848年革命時受盡唾罵的「音樂敗類」,人類音樂史上公認的巨匠大師:「圓舞曲之父」老約翰·施特勞斯(下面簡稱施特勞斯)

不過,滿懷音樂天賦出生的施特勞斯,出生後卻生活在鄉鄰們同情的眼神里:可憐的孩子,怎麼攤上這麼個苦命呢。


一:問題兒童

雖然施特勞斯家經營著一家小菜館,家境看上去不錯。但七歲時施特勞斯生母去世,再婚的父親又跌入多瑙河裡離奇身亡,扔下施特勞斯跟著繼母過活。失去親生父母的施特勞斯,也養成桀驁不馴性格,直到繼母再婚,繼父戈爾德的到來,才改變了他的命運。

雖然並無血緣關係,但戈爾德先生卻對施特勞斯傾注了全部心血。戈爾德更發現,每當酒館裡有流浪樂師演奏時,正胡亂折騰的施特勞斯,必然會默默凝神靜聽。看在眼裡的戈爾德咬牙拿出大筆積蓄,在施特勞斯生日那天,送他一件名貴禮物:一把小提琴。

但戈爾德沒想到,自己這番愛意,卻叫「問題兒童」施特勞斯,又加了個「魔障」毛病:在學校倒是不惹禍了,有空就拿著小提琴瘋狂演奏,還突發創意在小提琴里灌啤酒,每次課間演奏,都把身邊同學嚇得跑精光。學業當然更加速下跌。直到13歲那年,施特勞斯以糟糕成績結業。全班師生才算鬆了一口氣:終於不用受折磨了。

在當時的奧地利,小朋友到了十三歲,不能繼續學業,就該出去幹活糊口了。可好些店鋪一聽說是「問題兒童」施特勞斯,立刻慌不迭的拒絕。最後還是繼父戈爾德親自陪同,把施特勞斯送進一家書籍裝訂鋪做學徒。不料施特勞斯到了就又打又哭,最後竟然又抱著小提琴衝出來,撒腿朝著維也納奔去:竟想著靠一把小提琴,就去「音樂之都」維也納混飯。

歷史上的今天:一個「問題兒童」僥倖降生,卻令全世界至今懷念

如果真叫這「問題兒童」,就這麼撒腿跑到維也納,這一手「魔障」演奏,不知又要嚇跑多少觀眾。萬幸的是,跑累的施特勞斯倒在一處草地上呼呼大睡,碰巧被路過的奧地利音樂家波利揚斯基撞見,一瞧這孩子睡著覺都抱著提琴,波利揚斯基當場就激動了,叫醒後簡單一聊。波利揚斯基更是邊聊邊興奮:人才啊!立刻拽起施特勞斯就奔了施特勞斯家的小酒館,沖著繼父戈爾德連拍胸脯:這孩子交給我,我保證他成為大師!

就像武俠小說里被意外打通任督二脈的少俠一樣,投身波利揚斯基門下的施特勞斯,滿身音樂才華源源爆發,十五歲就成了維也納頂級樂隊帕默樂隊的小提琴手,然後在樂隊首席音樂家蘭納的鼓勵下嘗試創作,獨創的圓舞曲果然一夜爆紅。二十一歲時的施特勞斯,已然紅遍了維也納,擁有了一大批鐵杆粉絲,成了與蘭納齊名的樂壇新星。

但成名的施特勞斯,「問題兒童」越紅脾氣越大。一次排練口角後,暴怒的施特勞斯抄起大提琴就大打出手,蘭納也拿起大提琴狠砸、現場全砸得稀爛。事後施特勞斯懊悔不迭,做了首音樂向蘭納道歉,這就是著名的《和解圓舞曲》,把蘭納聽得眼淚嘩嘩,但聽完後眼淚一抹:你愛去哪去哪,帕默樂隊裝不下你了。

歷史上的今天:一個「問題兒童」僥倖降生,卻令全世界至今懷念

這「問題兒童」,再感動也不留了。


二:音樂拿破崙

被蘭納掃地出門後的施特勞斯,音樂事業卻已火熱上漲,他的「施特勞斯樂團」也是越發紅火,到他26歲時,已經發展到了八個樂隊200多樂師的規模,影響力更席捲歐洲,在歐洲各國的音樂會,只要打出「施特勞斯」的招牌,立刻就是一票難求。在英國演出時,英國的皇儲維多利亞公主(未來的維多利亞女王)都為他的音樂陶醉,竟當場翩翩起舞。把一群英國保守老臣都氣得尷尬。

此時的施特勞斯,已經是大紅大紫,在當時的西歐城市裡,只要他一露面,立刻就引得崇拜者們瘋狂圍觀。照萊比錫的報紙說:「施特勞斯的圓舞曲之於奧地利人,猶如拿破崙的勝利之於法國人」。不到三十歲的年紀,他已是歐洲音樂的「拿破崙」,當之無愧的王者。

就這樣風光了十幾年後,四十齣頭的施特勞斯卻吃驚獲悉:有個狂妄年輕人居然在維也納郊外的咖啡館裡擺開場子,專門選在施特勞斯音樂會的當天演出,指名道姓要挑戰他的「王者」地位,挑戰者正是他的兒子小約翰·施特勞斯(下面簡稱小約翰)。

歷史上的今天:一個「問題兒童」僥倖降生,卻令全世界至今懷念

這事說起來,就是施特勞斯欠的一筆「債」:親情債。

施特勞斯二十齣頭時,與初戀安娜結了婚,這以後施特勞斯大紅大紫,卻又與一個叫艾米麗的女人打得火熱。後來他一度患重病被艾米麗拋棄,不計前嫌的安娜耐心照料,才把施特勞斯的命撈回來。可剛能下地走路的施特勞斯,立刻又撒腿奔了艾米麗家。可憐安娜一個人含辛茹苦拉扯孩子們,竟把兒子小約翰,成功「拉扯」成又一音樂天才。

其實,施特勞斯對兒子小約翰,也曾寄予厚望,一心盼著小約翰能成為一個偉大的銀行家。小約翰童年時,更是一練琴就被施特勞斯拿藤條打。待到施特勞斯拋棄妻子後,小約翰的音樂才能卻井噴了。但對這「不聽話」的兒子,施特勞斯卻常年打壓,還動用權力威脅維也納的各家劇場,不許接納小約翰來演出。熟料倔強到底的小約翰,竟在維也納郊外開起音樂會,這下引得人們紛紛跑去瞧熱鬧,把施特勞斯自己的音樂會都曬一邊。

惱羞成怒的施特勞斯,乾脆又派人去小約翰的音樂會現場,打算給兒子砸場子。誰知這些負責砸場子的「爪牙」們,聽到小約翰優美的演奏,竟是瞬間「黑轉粉」,特別是聽到小約翰那一曲講述母親安娜艱辛的《母親的心》時,全場更是爆發出經久不息的掌聲。人們紛紛奔走相告:「音樂拿破崙」要易主了——他的兒子小約翰(小約翰·施特勞斯)。

自此以後,這對同樣身負奇才的父子,更陷入了冷戰里。血雨腥風的1848年革命戰場上,這爺倆的「冷戰」更白熱化:投身革命的小約翰,與支持奧地利皇室的施特勞斯,各自拉了一支樂隊,在槍炮大作的維也納城裡針尖對麥芒演奏起來。這就是近代音樂史上的經典一刻:大小施特勞斯的「父子之戰」。

但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革命失敗的小約翰,名氣卻紅透歐洲。「勝利」的施特勞斯呢?卻是從此臭大街,連革命群眾被屠戮的血債,好些人都算到他頭上。他的演唱會門可羅雀,迫於生計只好離開維也納,流落到慕尼黑海德堡等地,卻是走哪都受夠罵。甚至有時剛到一處,罵他的書信就緊跟來,「音樂敗類」之類的字眼撲面而來。曾經的「音樂拿破崙」,就此身敗名裂。


三:藝術不朽

隨著革命烈火的平息,人們漸漸想起的,依然還是施特勞斯優雅的圓舞曲。數月後回到維也納的施特勞斯,演唱會再次火熱起來,但他此時最牽掛的,卻是此時才華如火山般噴涌的兒子小施特勞斯。他開始為兒子的「圓舞曲之王」成就高興,甚至多次給朋友表露出與兒子和解的願望。但終於,沒有張開口。

歷史上的今天:一個「問題兒童」僥倖降生,卻令全世界至今懷念

1849年9月25日,感染猩紅熱的施特勞斯與世長辭,聞訊後悲痛趕來的小施特勞斯,看到了他刻骨銘心的悲傷一幕:施特勞斯的「愛人」艾米麗,早就卷了施特勞斯所有財產逃竄,連施特勞斯身上的衣服都脫的不剩。只剩下全身赤裸的施特勞斯,孤零零躺在光床上……

1849年9月27日,施特勞斯的葬禮正式舉行,維也納城幾百口大鐘悲傷轟鳴,十萬多維也納群眾自發走上街頭,為這位「音樂拿破崙」送葬。目送著他的棺木,埋入了卡倫堡多勃林教堂墓地。這是他抱著小提琴奔向維也納時,途中睡著的地方。是夢開始的地方。

恩怨情仇,都將隨著時間消散,唯有施特勞斯的一百五十首圓舞曲,歷經多少時光磨礪,依然唱在全世界每一個熱愛音樂的朋友心中。只此,他已無憾。

參考資料:《名人的真實故事系列叢書》

孔子的熊學生,名字奇葩個性張揚,氣得孔子罵出千古名句

一位英國「騙子醫生」,挽救全球數億孩子,令全人類感恩至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