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留給歷史的那些大大的白眼

留給歷史的那些大大的白眼

庸碌之人翻白眼,就是脾氣,

大才之人翻白眼,那叫骨氣。

在這個人悲憤、孤凄的一生里,

他以大寫意的筆墨,

將自己的滿腔悲憤發泄於書畫之中。

他畫出的鳥啼澗鳴,

是內心無聲的歌哭;

他畫出的丑石怪禽,

是生命的倔強與傲岸的寫真;

那些寂寥鬱憤的小白眼背後,

藏著一個孤傲的靈魂對命運大寫的嘲諷。

青雲譜隨想

文 | 余秋雨

來源 | 《文化苦旅》

圖 | 朱耷

01

有一年我招收研究生時曾出過一道歷史文化方面和知識題:「略談你對八大山人的了解」。一位考生的回答是:「中國歷史上八位潛跡山林的隱士,通詩文,有傲骨,姓名待考。」

把八大山人說成是八位隱士我倒是有所預料的,這道題目的「圈套」也在這裡;把中國所有的隱士一併概括為「通詩文,有傲骨」十分有趣;至今在考卷上寫「待考」,我不禁啞然失笑了。

朱耷常把「八大山人」這個署名連寫成「哭之」、「笑之」字樣,我想他見到我這位考生也只能哭之笑之的了。

與這位考生一樣對朱耷的隔膜感,我從許多參觀者的眼神里也看了出來。他們面對朱耷的作品實在不知道好在那裡,這樣潦倒的隨意塗抹,與他們平常對美術作品的欣賞習慣差距太大了。中國傳統藝術的光輝,十七世紀晚期東方繪畫的光輝,難道就閃耀在這些令人喪氣的破殘筆墨中嗎?

02

對於中國繪畫史,我特別看重晚明至清一段。這與我對其他藝術門類歷史發展階段的評價有很大的差別。朱耷就出現在我特別看重的那個階段中。

在此前漫長的繪畫發展歷史上,當然也是大匠如林、佳作疊出,有一連串說不完、道不盡的美的創造,但是,要說到藝術家個體生命的強悍呈現,筆墨丹青對人格內核的直捷外化,就不得不把目光投向徐渭、朱耷、原濟以及「揚州八怪」等人了。

毫無疑問,並不是畫到了人,畫家就能深入地面對人和生命這些根本課題了。中國歷史上有過一些很出色的人物畫家如顧愷之、閻立本、吳道子、張萱、顧閎中等等,他們的作品,或線條勻停緊挺,或設色富麗諧洽,或神貌逼真鮮明,我都是很喜歡的,但總的說來,被他們所畫的人物與他們自身的生命激情不必有密切的血緣關聯。他們強調傳神,但主要也是很傳神地在描繪著一種異已的著名人物或重要場面,藝術家本人的靈魂歷程並不能酣暢地傳達出來。在這種情況下,倒是山水、花鳥畫更有可能比較曲折地展示畫家的內心世界,久而久之,這種意識也就泛化為一種定勢,畫家們更多的是在筆墨趣味上傾注心力了。

所謂筆墨趣味,認真說起來,還是一個既模糊又複雜的概念。說低一點,那或許是一種頗感得意的筆墨習慣;說高一點,或許是一種在筆墨間帶有整體性的境界、感覺、悟性。在中國古代,凡是像樣的畫家都會有筆墨趣味的,即使到了現代,國畫家中的佼佼者也大抵在或低或高的筆墨趣味間遨遊。

這些畫家的作品常常因高雅精美而讓人嘆為觀止,但畢竟還缺少一種更強烈、更坦誠的東西,例如像文學中的《離騷》。有沒有可能,讓藝術家全身心的苦惱、焦灼、掙扎、痴狂在畫幅中燃燒,人們可以立即從筆墨、氣韻、章法中發現藝術家本人,並且從根本上認識全心全意,就像歐洲人認識拉斐爾、羅丹和梵高?

03

很多年以前,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辦過一次歷代畫展,我在已經看得十分疲倦的情況下突然看到徐渭的一幅葡萄圖,精神陡然一震。後來又見到過他的《墨牡丹》、《黃甲圖》、《月竹》,以及我很喜歡的《雜花圖長卷》。他的生命奔瀉出淋漓而又邐潑的墨色與線條,躁動的筆墨後面遊動著不馴和無奈。在這裡,僅說筆墨趣味就很不夠了,僅說氣韻生動也太矜持了。

對徐渭我了解得比較多。從小在鄉間老人口中經常聽「徐文長」的故事,年長後細讀了他的全部文集,洗去了有關他的許多不經傳說,而對他的印象卻愈來愈深。

他實在是一個才華橫溢、具有充分國際可比性的大藝術家,但人間苦難也真是遇過複雜的家庭變故,參加過抗倭鬥爭,又曾惶恐於政治牽連。他曾自撰墓志銘,九次自殺而未死。他還誤殺過妻子,坐過六年多監獄。他厭棄人世、厭棄家庭、厭棄自身,但他又多麼清楚自己在文化藝術史上的千古重量,這就產生了特別殘酷、也特別響亮的生命衝撞。

浙江的老百姓憑著直覺感觸到了他的生命溫度,把他作為幾百年的談資。老百姓主要截取了他倦狂的一面來作滑稽意義上的衍伸,而實際上他的佯狂背後埋藏的都是悲劇性的激潮。在中國古代畫家中,人生經歷像徐渭這樣凄厲的人不多,即使有,也沒有能力把它幻化為一幅幅生命本體悲劇的色彩和線條。

04

明確延續著這種在中國繪畫史上很少見到的強烈悲劇意識的,便是朱耷。他具體的遭遇沒有徐渭那樣慘,但作為已亡的大明皇室的後裔,他的悲劇性感悟卻比徐渭多了個更寥廓的層面。

他的天地全都沉淪,只能在紙幅上拼接一些枯枝、殘葉、怪石來張羅出一個個地老天荒般的殘山剩水,讓一些孤獨的鳥,怪異的魚暫時躲避。這些鳥魚完全掙脫了秀美的美學範疇,而是誇張地袒露其丑,以丑直鍥人心,以丑傲視甜媚。它們是禿陋的,畏縮的,不想惹人,也不想發出任何音響的,但它們卻都有一副讓整個天地都為之一寒的白眼,冷冷地看著,而且把這冷冷地看當作了自身存在的目的。

它們似乎又是木訥的、老態的,但從整個姿勢看又隱含著了種極度的敏感,它們會飛動、會游弋、會不聲不響地突然消失。

毫無疑問,這樣的物像也都走向了一種整體性的象徵。

中國畫平素在表現花鳥蟲獸時也常常講究一點象徵,牡丹象徵什麼,梅花象徵什麼,喜鵲象徵什麼,老虎象徵什麼,這是一種層次較低的符號式對應,每每墜入陳詞濫調,為上品格的畫家們所鄙棄,例如韓干筆下的馬或者牛,就並不象徵什麼。

但是,更高品位的畫家卻會去追求一種整體性的氛圍象徵,這是強烈的精神能量要求在畫幅物像中充分直觀所必然導致的要求。朱耷的鳥並不具體在影射和對應著什麼人,卻分明有一種遠遠超越自然鳥的功能,與殘山剩水一起指向一種獨特的精神氣氛。面對朱耷的畫,人們的內心會不由自主地產生一陣寒噤。

05

比朱耷小十幾歲的原濟也是明皇室後裔,用他自己的詩句來說,他與朱耷都是「金枝玉葉老遺民」。人們對他比較常用的稱呼是石濤、大滌子、苦瓜和尚等。

他雖與朱耷很要好,心理狀態卻有很大不同,精神痛苦朱耷那麼深,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他與更廣闊的自然有了深入接觸,悲劇意識有所泛化。但是,當這種悲劇意識泛化到他的山水筆墨中時,一種更具有普遍意義的美學風格也就蔚成氣候。沉鬱蒼茫,奇險奔放,滿眼躁動,滿耳流蕩,這就是使他與朱耷等人一起與當時一度成為正統的「四王」(即王時敏、王鑒、王翚、王原祁)潮流形成鮮明對照,構成了很強大的時代性衝撞。

有他們在,不僅是「四王」,其他中國繪畫史上種種保守、因襲、精雅、空洞的畫風都成了一種萎弱的存在,一對比,在總體上顯得平庸。

徐渭、朱耷、原濟這些人,對後來著名的「揚州八怪」影響極大,再後來又滋養了吳昌碩和齊白石等現代畫家。中國畫的一個新生代的承續系列,就這樣構建起來了。我深信這是中國藝術史上最有生命力的激流之一,也是中國人在明清之際的一種驕傲。

06

齊白石在一幅畫的題字上寫的一段話使我每次想起都心頭一熱,他說:

青藤、雪個、大滌子之畫,能橫塗縱抹,余心極服之。恨不生前三百年,或為諸君磨墨理紙,諸君不納,余於門之外餓而不去,亦快事也。

早在齊白石之前,鄭夔(鄭板橋)就刻過一個自用印章,其文為:

青藤門下走狗

這兩件事,說起來都帶有點瘋痴勁頭,而實際上卻道盡了這股藝術激流在中國繪畫史上是多麼珍罕,多麼難於遇見又多麼讓人激動。世界上沒有其他可能會如此折服本也不無孤傲的鄭板橋和齊白石,除了以筆墨做媒介的一種生命與生命之間的強力誘惑。為了朝拜一種真正值得朝拜的藝術生命,鄭、齊兩位連折辱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了。他們都是鄉間窮苦人家出身,一生為人質樸,絕不會花言巧語。

我想,今天的中國人,常常過著一種缺少藝術激動的生活,於是也漸漸與藝術的過去和現在一併疏離起來。因此說到底還是藝術道德疏離了全心全意。什麼時候我們身邊能再出幾個像徐渭這樣的畫家,全心全意或悲或喜的生命信號照亮了廣闊的天域,那怕再不懂藝術的老百姓也由衷的熱愛全心全意,編出各種故事來代代相傳?

或者像朱耷這樣,只冷冷地躲在一邊畫著,而幾百年後的大師們卻想到趕過來做他的僕人?

全國各地歷史博物館和古代藝術家紀念館中熙熙攘攘的遊客,每時每刻都有可能匯成湧向某個現代藝術家的歡呼激潮。現代藝術家在那裡?請從精緻入微的筆墨趣味中再往前邁一步吧,歷史最終接受的,是坦誠而透澈的生命。

《八大山人》 | 靳尚誼

《心畫》

卜壽珊 著

皮佳佳 譯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

本書是研究中國文人畫的經典之作。 本書最重要的貢獻是還原了文人畫的真實含義及其產生的社會環境。文人畫在北宋產生之時,主要指的並非是一種鮮明的繪畫風格,而是士大夫階層對自身創作活動的一種認同和期許,並以此和那些職業畫家劃清界限。 之後,經過南宋、元代、明代,文人畫的概念不斷變化發展,文人畫與院畫、畫師作品之間的關係變得愈加複雜微妙。蘇軾對於士人階層的推崇,在董其昌的南宗北宗論中得到一種新的迴響。 本書以縱橫開合、明暗相照的敘述結構展開,切入中國畫的生成原境,以廣闊而宏大的歷史視角、對思想體系的社會歷史背景的細膩分析、飽含思辨力和理論穿透力的筆觸,清晰呈現了中國文人畫理論的生髮、演變與成熟的發展全貌。 本書一經出版,在海外學界引起廣泛關注,美國著名藝術史家謝伯軻、方聞、高居翰都曾引用其觀點。本書成為海外美術史學生了解中國文人畫理論的必讀書。

卜壽姍(Susan Bush),美國著名藝術史家,現為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研究員。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就一直致力於中國文人畫研究。她的主要著作還有與孟克文(Christian Murck)合著的《中國藝術理論》。

特別鳴謝

江蘇省慈善總會鄭鋼基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群學書院 的精彩文章:

什麼是文明?看一個國家富裕後如何對待自己的國民
蓋茨夫婦:追求財富的終極目的,是回饋社會

TAG:群學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