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蘇聯大清洗是必然的嗎,如若不是,可以採取哪些措施來避免呢?

蘇聯大清洗是必然的嗎,如若不是,可以採取哪些措施來避免呢?

蘇聯不僅在30年代的大清洗是不可避免的,斯大林執政期間的所有清洗幾乎都是不可避免的。

從 1928 年沙赫特事件開始,斯大林的清洗與鎮壓就沒有停止過。1934年12月基洛夫被刺事件發生後,斯大林利用這一事件加強了鎮壓,掀起了大清洗的高潮,到1939年,隨著戰爭的臨近而有所收斂,但並未停止。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了消除外來影響、鞏固斯大林體制,又開始了新一輪鎮壓,直到1953年3月斯大林去世。

一、蘇聯自身法治政治制度及指導理論錯誤的結構性弊端是導致大清洗頻繁發生的溫床

根據馬克思主義原理,在無產階級奪取和鞏固了政權後,應該進入和平建設時期,其根本的任務在於增加生產力的總量,改善民眾的生活,對於危害社會的犯罪分子,應該由執法機關而不是個人給予法律制裁。

在實行新經濟政策之後,列寧強調進行和平的經濟建設,加強法治。

但從1928年開始,斯大林開始動用法律手段制裁有糧食而不肯交給國家的農民,並以生產事故為由,對舊知識分子進行鎮壓。因此,斯大林的清洗和鎮壓,並不能只算1937—1938年。

蘇聯領導人理論上 、指導思想上的錯誤以及由此而對全國階級鬥爭形勢和國家政治狀況所做的錯誤估計,使用群眾運動大造聲勢的方法和逼供信等違法手段等等, 也是導致清洗擴大化不可忽視的原因。

特別是蘇聯政治體制中存在的嚴重弊端,為 30 年代的大清洗提供了必要的溫床。

長期以來,蘇聯不重視社會主義民主和社會主義法制建設, 權力過分集中,使個人崇拜成為可能 。隨著個人崇拜的日益發展, 斯大林獨攬大權,實行以個人專斷為特徵的家長式領導, 嚴重損害了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 ,社會主義民主和法製成了一句空話。

由於斯大林拋棄了新經濟政策,開始向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轉變,造成了生產力的破壞和市場供應的緊張,在黨內和社會上反對的聲音很強。

一方面,斯大林通過清洗和鎮壓來貫徹自己的政策,對「工業黨」、 「農業黨」、 「柳京集團」等的鎮壓,對布哈林和李可夫、托姆斯基等人的清洗,就屬此列;另一方面,斯大林通過鎮壓與清洗,把其大躍進式地搞經濟,違背經濟規律造成的損失轉嫁給「人民的敵人」。

二、不可避免的權力危機:20年代的蘇共黨內鬥爭

30 年代的大清洗是同蘇聯 20 年代的黨內鬥爭密不可分的。

列寧逝世前後 ,蘇聯黨內重大政治鬥爭有三次 :

第一次是 1923 年 —1925 年, 以斯大林為首的俄共(布)中央同托洛茨基反對派的鬥爭;

第二次是 1925 年 —1928 年 , 聯共(布)中央同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新反對派和「托—季聯盟」反對派的鬥爭;

第三次是 1928 年—1929 年, 以斯大林為代表的蘇共一些領導人同布哈林的鬥爭, 或稱「反右傾鬥爭」 。

經過幾次鬥爭 ,反對派在政治上遭到了徹底的失敗 ,但鬥爭同 30 年代的大清洗有不可分割的聯繫。

三 、新反對派對斯大林權威的挑戰

通過 20 年代的黨內鬥爭 ,斯大林在黨內取得了無可爭議的權力, 幾乎成了無限權力的獨裁者。

新反對派在政治局的代表人物是基洛夫、奧爾忠尼啟則 、古比雪夫、加里寧等 。以基洛夫為首的新反對派在一系列問題上與斯大林意見相左。他們在政治局主張採取更加靈活的政策, 主張制度的某些自由化 ,並在自己的轄地列寧格勒堅決抵制對原反對派的各種鎮壓措施 ,認為斯大林無情鎮壓持不同政見者的路線是完全錯誤的, 這一切激怒了斯大林。

斯大林已完全認識到新反對派的潛在威脅, 如果不及時地將他們從肉體上消滅 ,後果不堪設想。而 1934 年 12 月基洛夫被害的悲劇似乎也證明了這一點。可見斯大林搞大清洗的動機並非是單純的, 是有著廣泛背景的。基洛夫被害 ,標誌蘇聯 30年代大規模清洗的開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若靈說健康 的精彩文章:

心理學家:喜歡一個人真的需要理由嗎?
中藥止痛藥有哪些 中藥對於止痛有特效

TAG:若靈說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