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VR 看片升級:谷歌將推 4.3 英寸 3182p 解析度的 OLED 屏幕

VR 看片升級:谷歌將推 4.3 英寸 3182p 解析度的 OLED 屏幕

近日,外媒 Digitaltrends 報道,谷歌計劃在 5 月下旬舉辦的國際信息顯示學會(SID,也被稱為 Display Week)期間推出一款全新的顯示屏,該顯示屏尺寸為 4.3 英寸,解析度達到 1800 萬像素,由韓國 LG 集團旗下的 LG Display 公司研發。另外,該顯示屏主要應用於虛擬現實頭顯,通過採用 OLED 顯示技術,顯示屏可提供更廣的視角,達到 1443 ppi(每英寸像素)。

去年,谷歌 AR/VR 部門副總裁 Clay Bavor 曾表示,「已經與一家全球領先的 OLED 製造商合作,研發專門用於 VR 顯示的屏幕」。目前看來,這家合作夥伴正是 LG。

SID 大會官方給出的描述稱,「帶有色彩過濾結構的白光 OLED 被用於產生高密度的像素,與手機相比,N 型 LTPS 背板的電子遷移率更高。同時組合定製的高帶寬驅動 IC,已經採用針對 VR、AR 的驅動邏輯。」

同時,雷鋒網發現大會的專題會議上給出的標題為:「18 Mpixel 4.3-in. 1443-ppi 120-Hz OLED Display for Wide-Field-of-View High-Acuity Head-Mounted Displays「(1800 萬像素、4.3 英寸、120 Hz OLED d顯示屏,專為大視角、無延遲頭戴顯示器打造)。從中我們可獲知該屏幕的一些具體參數,如刷新率為 120 Hz,尺寸 4.3 英寸。

與之相比,即將推出的 HTC Vive Pro 和 三星 Odyssey 的屏幕均是兩塊 3.5 英寸的 AMOLED 屏,刷新率為 90 Hz,Oculus  Rift 和 HTC Vive 的屏幕是兩塊 3.54 英寸的 OLED 屏,解析度為 1080 x 1200。

和手機不同,當我們戴上 VR 頭顯時,我們對屏幕的成像效果極為敏感,這也是為什麼 VR 頭顯廠商會特彆強調刷新率、延遲以及解析度。而 90 Hz 的刷新率是 VR 頭顯的底線。

谷歌和 LG 此次合作,使屏幕性能提升了不少。1800 萬像素的解析度意味著屏幕顯示的長寬比為 16:9,相當於 5657 x 3182。這就要求更高性能的電腦。為此,據 Clay Bavor 表示,這將依靠眼球追蹤和注視點渲染技術(foveated rendering)技術。

雷鋒網此前也介紹過,注視點渲染技術是利用眼球追蹤硬體來檢測用戶的目光焦點,電腦只渲染用戶的目光所看之處,而沒有注視的畫面邊緣則採用模糊的處理,這便可減輕對電腦性能的要求。去年 12 月谷歌曾透露,他們正在研發這一技術,谷歌有可能也在推進自己的高清 VR 頭顯。

雷鋒網了解到,去年的 SID 學會上,Bavor 曾說谷歌希望與一家全球領先的 OLED 製造商共同打造 VR 專屬 OLED 顯示屏。它將是目前市場上用於 VR 頭顯的屏幕解析度的十倍。

相信業內人士已經開始期待谷歌的研發成果了,VR 頭顯有了自己的專屬屏幕定會為體驗帶來很大的提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站在學術大牛的肩膀上,看 2017 年的 AI 圈 | AI 科技評論 2017 年度特輯
行業 | 區塊鏈技術演進簡史:人才都去了哪兒?最受開發歡迎的編程語言是?(下)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