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根據被遺忘權,你本可輕鬆刪除自己的黑歷史

根據被遺忘權,你本可輕鬆刪除自己的黑歷史

Ricky

人一生往往會經歷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你以為互聯網牛逼大發了,什麼都能辦到,「求該片資源,好人一生平安,小弟先跪下了」; 第二個階段是,你發現這條永遠沒有等來答覆的評論就在自己名字搜索結果的第一位,身邊任何人都可能搜出來過。還有,如果你忘記了發布賬號 (很明顯所有人都忘記了,因為那時才10來歲,而且急需擼一發),那麼你無法刪除這條帖子,唯有一生相隨。

你已經一身冷汗,打算把房子首付全給網路黑產公司幫忙刪帖 —— 因為這事兒太重要了,我們不想被很多年前的信息拖累,特別是互聯網記錄下了你完整的成長軌跡。

肩上一縷秀髮垂下,一垂就是八年。本文所有圖片來自於網路

這種痛苦具體到 「忘了愛·哥」 已被傳至發霉的舊照里。綠中帶黑的翡翠、青澀綻放的乳頭,讓忘了愛·哥的 IP 價值遠勝任何知識付費大 V。很多年後,他實在受不了了,「被你們黑了整整八年啊!」

相信每個人都看過這張圖片

經過多角度推測,我基本定位了忘了愛·哥的貼吧賬號,並神奇而簡單地揭開了他的生活軌跡 (即使他已經隱藏了所有動態)。

我們將這個賬號做了隱私處理。不管是不是為了愛哥,我都抱歉窺伺了你的信息

他是成都大豐人,在市區北邊讀了專科,玩尋仙和英雄聯盟,也長期混在魔獸世界和李毅貼吧。他喜歡開玩笑,說自己去年消費了12萬元,可在同一時間又用著100塊的手機。那一年年末,他抽獎中了 Ipad,希望可以賣掉。還有更多羞恥內容,盡在眼底。

不管是不是真的忘了愛哥,這段生活經歷絕不會假。窺視他人的過去,僅僅通過名字便能辦到。人們似乎失去了自主權,被記錄的以往行為成為人生進程的累贅。

WIKI 上關於被遺忘權的解釋

西班牙人 Costeja 實在受不了這種痛苦了,一旦在谷歌中輸入自己的名字,立即會彈出他98年房屋被收回的報道。歐洲最高法院於2014年裁定,谷歌得刪除這條鏈接,因為 「不適當、不相關或隨著時間流逝不再相關」 —— 畢竟這事兒已經過去太久,對社會已經失去價值。這項裁定意味著,如果你名字的搜索結果是你不喜歡的,那就不能放。這就是 「被遺忘權」,讓無數人熱淚盈眶的權利。

谷歌首席隱私顧問Peter Fleischer將被遺忘權劃分為三種類型:

1.自己發布的信息;

2.自己發布,卻被別人貼到其他網站的信息;

3.他人發布的關於我的信息;

根據歐盟,這些都是可以應要求刪除的,只要不是傳播度爆炸、無力刪完的黑歷史,都可以合理合法地抹去了。

谷歌的移除鏈接頁面

我覺得這項決定可以催生歷史上第一好玩的職業 —— 被遺忘權審核員,肯定遠勝於酒店體驗師。被遺忘權生效後,谷歌立即開放了移除鏈接請求,第一天就接收到了1.2萬份申請。截止上月底,共有240萬鏈接請求移除,並且谷歌已經實現了43%。

對了,猜猜裡面的內容都是些啥?還能有啥,不就是那些全世界除了你自己之外,根本沒人在乎的玩意兒:

圖文無關 作者百度圖片 「黑歷史」 得到

比如結婚當天和丈母娘的乾兒子因為搶著買單幹了一架的視頻;

圖文無關 作者百度圖片 「黑歷史」 得到

或者03年剛進城時在沙縣小吃凹了個當時最牛逼的造型;

圖文無關 作者百度圖片 「黑歷史」 得到

以及我也不知道怎麼形容,反正人生之中總有點什麼事兒能讓你變成這個圖片里的樣子 —— 而且你刪不掉。(我一直沒看出來到底是哪個明星)

forget.me 的界面十分簡潔、易用

被遺忘權的確立甚至催生了新的產業:鏈接刪除網站。forget.me意思是 「忘了我」,用規範化的流程幫助大家移除谷歌搜索中的黑歷史。我嘗試了一下,特別好用。

進入以後,系統自動搜索你的姓名,勾選即可進入下一步。我選了大學時去香港交換旅遊的結果,那篇文章完全是為了應付學校領導,塞滿了狗屁不通的排比句和自己因為捨不得在迪士尼買原價熱狗而差點昏倒的經歷。接下來,我需要選擇刪除原因。網站把所有原因分了9大類:隱私、誹謗、刑事訴訟、圖片……每個大類裡面都有更詳細的原因,無論你是因為 「這完全不是我」、「以前的自己太羞恥了」 還是 「是,我的確犯過錯,但早已接受過懲罰,現在想重新做人」,都能找到合適的。

最後一步是上傳身份信息,一旦成功,即可移除這條鏈接了。

該案資料

我知道你已經按捺不住了,但事實依舊堅硬如鐵:這個網站目前只針對谷歌和必應,沒有百度。

而且,百度其實早就把你的小心思掐死了。

2016年5月4日,中國首例被遺忘權終審:任某 (其實網路上到處都是他的名字) 的名字搜索結果關聯到一個教育機構。他認為該教育機構的聲譽很差,希望行使被遺忘權。但最後結果並不令人滿意,百度勝訴。放下細節不表,法院 唯有一句話令人感慨:「我國現行法中並無法定稱謂為 『被遺忘權』 的權利類型」。

這篇答案還存在知乎中

而只要不涉及自己,網友們也根本不在乎這項權利。某知乎大 V 刪除了自己的內容,但依舊能通過百度快照看到。百度快照是一個緩存功能,將頁面的文字保存,即使原頁面無法打開,也可以查看。

大家不僅想看看刪除的內容,還想著能打開評論區 —— 難道你還要進去留個言嗎?「嘿,我看了你刪除的內容,而且我根本不在乎你已經把它刪除了。」

目前,我還有2個百度快照在等待審核,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有回復

有了前車之鑒,我試圖刪去自己鏈接的百度快照。在更新 / 刪除界面,我提交了鏈接,得到的答覆是:「不符合刪除條件」。好氣又好笑的是,這條投訴讓我的鏈接更新了百度快照 —— 好不容易改了名字又能被人輕易找到了。

百度的官方回答

那麼我發布的帖子呢?百度的官方主頁告訴我,「除吧主外,我無權刪除其他用戶的帖子」;「賬號停用的情況下,只能通過申訴找回賬號」。

但問題也很明確,如果其他用戶發布了我的不願展示的私人信息怎麼辦?如果我曾經以 IP 作為發帖人,那是不是我無法刪除事實上屬於自己的內容?無法完成申訴 (我真記不得以前的賬號郵箱手機號了) 的情況下,難道這些內容就必須一輩子跟隨我嗎?可是解決這些問題,不才是被遺忘權的意義所在?

黑歷史是大家喜聞樂見的東西,但對本人來說並不

總的來說,被遺忘權還是一個新概念,即使有歐盟最高法院的裁定,谷歌也同時充當裁判和運動員的雙重身份,一邊提供移除鏈接服務,一邊審核申請人動機。而在中國,這個概念也頗有爭論:騰訊研究院高級研究院楊樂認為,「通過人格權保護個人信息符合傳統,沒有必要另行設立 『被遺忘權』。」 而 《南京社會科學》 則刊發了邵國松的論文,「保障被遺忘權的最好方法就是制定刪除法…為推進個人隱私的保護作出實質性貢獻。」

不管討論結果如何,我在乎的只有一個事情:我的百度內容還掛著,被推薦加精後特別醒目,但我明明已經選擇了刪除。現在我已經不會告訴任何人我的 QQ 號 —— 因為我知道能搜出來些啥玩意兒,而且根本無法刪除。

肥茵的四格漫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柏拉圖 的精彩文章:

每個男文藝工作者都逃脫不了被睡的命運
《POP子和PIPI美》這部惡搞動畫,充滿了作者對觀眾的宅力測驗

TAG:柏拉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