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身為軍人的他,選擇了讓「靈魂走在路上」

身為軍人的他,選擇了讓「靈魂走在路上」

來源中國軍網

在那個不曾煩心掛慮的年紀,還是那張稚氣橫生的臉,我總愛獨處在圖書館的一個小角落裡,在沁人墨香的簇擁下,徜徉於一部部書篇,把卷凝神,用心吟詠,那心境,猶似在翠竹掩映下的靜廊,細心體味暗香浮動、月上中天的夜景……

書山有路,願為登山客

上中學那會,手機還是黑白相間的,學習還是鬆弛有度的,課外還是自由分配的。一次無意間的閑逛,我與圖書館有了一次親密邂逅。在圖書館,我讀的第一本書,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戰火紛爭中的智勇權斗讓我迷戀得近乎瘋狂,才發現,文字是如此有趣的東西。品到甜頭的我開始嘗試別的文字:《哈姆雷特》、《紅與黑》、《羅密歐與朱麗葉》……它們曾一度成為我度過那段無憂時光的最佳伴侶。圖書管理員常常會看到,在館內一個小角落裡,一個孩子,或捧腹大笑,或愁雲滿面,或潸然淚下…………

後來,我發現小說的世界固然精彩,卻缺少真實而又華美的文字去映襯。反觀詩文,我開始更傾心於那些真思想、真滋味的文字,它少了幾分虛情假構,多了幾分血肉骨骼。

詩海有情,願作詩中魂

詩文大都敘說往事,雖然往事早已蒼綠,但在時光的阡陌上,我們依舊可以邂逅那些青雲遠志的古人。帶著純潔的心,翻閱每一卷詩文,會發覺,每一闋詩,都會說話;每一個字,都有情感;每一位作者,都有故事。

蘇軾,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看透了世態炎涼,他憤筆寫下「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咽下了苦楚與艱辛,他孤身浪跡漂泊,「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揀凈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一顆顛沛流離的心經歷了霜嚴雪寒,終究豁然開朗。漫步在他真實入骨的文字中,我能夠感同身受,為他的懷才不遇而揪心,為他的饑寒窘迫而痛心,為他的開闊豁達而疏心。以前總是為了念詩而念詩,才發現,詩如人生,那些不老的傳唱,也能讓人心疼到骨子裡。

讀詩,我更願意選擇在晚上,靜謐的夜色,風輕雲淡,如水月波,給人安詳的感覺。夜雖靜,卻也能聽到「醉和金甲舞,雷鼓動山川」的金戈鐵馬,聽到「只有一個人還愛你虔誠的靈魂,愛你蒼老的臉上的皺紋」的愛語纏綿,聽花開花落的囈語,聽禾苗拔節的響聲,聽歲月車輪的碾壓……文字原本無言,而那些被記錄的足跡,卻像是命運埋下的伏筆,祈盼錯過的可以再被後人挽住。

筆下有弦,願譜人生樂

書看得多了,我的腦海中也時常會有一些好的念頭、好的句子,就像是天上的雲彩一樣在心上飄。雲彩是好,不用播種施肥,風一吹就翩翩而來,可它的短處在於,沒根,風再一吹,就飄走了。所以好的想法,我都會及時記下,也正因如此,在潛移默化中,我也有了寫寫文字的習慣。

寫文字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把那些散落在浩如煙海中的文字用一根細亮的珠線串起來,將它們一針一線地綉在那張叫作「人生」的底子上,不嫌它質地如何粗糙,只要將文字綉上去,便可聞到裡面散出的淡淡芳香,還帶著追憶往昔的淡淡心酸。

軍路有文,願相話韶華

隨著年齡的慢慢增長,我也終於褪去了稚嫩的稜角,和歲月握了握手。生活的韻律不再是圖書館裡的兩耳不聞窗外事,而更多的是專業的學習、工作的壓力,讀寫文字也不再是那麼自由地了無牽掛。

軍旅的生活雖然很忙,雖然經常疲憊,但並不拉扯我與文字之間的羈絆,在公務、訓練之餘,看看散文,讀讀詩歌,寫寫隨筆,就像是灼灼夏日裡的一陣清風,給人以心的清涼透爽。

有人說,要麼讀書,要麼旅行,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作為一名身在軍旅的軍人,身體的旅行是基本告別了,靈魂的洗禮,確是恰到好處。好的文字,好似一副專治憂心煩慮的良藥,彼此交融,藥到病除。

我常想,這世間最幸福的事,莫過於:偷一日閑暇,去一遠離燈火闌珊處,三叢草木,兩盞淡茶,拄流月為杖,挽佳星為期,把澄澈下來的心思拓印在紙上,怡然自得。

沒有閱讀的世界,心靈似飄飛的蓬草,輾轉飄零,無所依靠。沒有文字的陪伴,人生如銀樣鑞槍頭,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軍旅的生涯是相對單調苦澀的,我們總要做一些自我調節,去慰藉內心深處的那份孤獨,而文字的陪伴,是再好不過了。

「流光容易把人拋」,當無情的歲月斑駁了流年碎影,吟一首舊詞,再回首曾經寫下的星星點點文字,自賞自娛之餘,豈不樂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20年「飛天備份」,您是女兒眼中最亮的星
朝鮮半島局勢難得緩和 各方需倍加珍惜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