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山藥和什麼一起吃,可以去濕氣?

山藥和什麼一起吃,可以去濕氣?

山藥,是一種葯食兩用的植物,日常生活中可將山藥做成美味的菜肴,來補脾胃。

從中醫角度講,山藥,性平、味甘,歸脾、肺、腎經,具有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之功效。

從中藥分類學看,山藥屬於補氣葯,平補氣陰,為治氣虛或氣陰兩虛之佳品。藥力平和,對脾虛氣弱者引起的食少便溏或泄瀉有一定作用。

單獨吃山藥沒有太大祛濕氣作用,建議可將山藥與蒲公英、梔子、薏苡仁、芡實、砂仁等24味葯食兩用的植物按一定配比製成蒲公英砂仁茶茶包,對祛濕效果比較好!

材料:

主料:蒲公英、薏苡仁、梔子;

輔料:砂仁、赤小豆、茯苓、山藥、甘草、綠豆、葛根、黑豆、百合、乾薑、芡實、冬瓜皮、木瓜、淡竹葉、馬齒莧、陳皮、桔梗、荷葉、人蔘、金銀花、菊花、紫蘇葉;

其中此茶配方中含有的薏苡仁、茯苓、赤小豆、芡實、砂仁等均有利濕作用;蒲公英、梔子、冬瓜皮等有利尿作用,促進濕氣排出。

註解:

蒲公英,《本草綱目》中說:「蒲公英解食毒,散滯氣,化熱毒,消惡腫、結核。」蒲公英用來治濕是最為適宜的,蒲公英可瀉火除濕,可以改善濕熱所導致的噁心、舌苔發黃等問題,對濕熱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錯的效果。

薏苡仁,《本草綱目》謂薏仁 「 健脾益胃,補肺清熱、祛風勝濕,養顏駐容、輕身延年 」。

赤小豆,《本草綱目》記載:赤小豆,其性下行,久服則降令太過,津液滲泄,所以令肌瘦身重也。赤小豆可清熱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腫、通氣除煩。

山藥,《本草綱目》認為山藥能「益腎氣、健脾胃、止瀉痢、化癱涎、潤毛皮」。山藥雖然沒有直接除濕的效果,但是山藥可以補脾,間接的可以讓體內濕氣排出。

砂仁,性溫,味辛,用於濕阻中焦及脾胃氣滯證。善於化濕行氣,為醒脾和胃的良藥。

茯苓,人心、脾、肝、腎經,具有健脾和胃、補腦健身、利水滲濕、寧心安神等功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濕氣 的精彩文章:

濕氣重有哪些表現?
同一個南方,同一個病症:濕氣太重

TAG:濕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