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能錯過的三個教育小故事,看完你會深受啟發!

不能錯過的三個教育小故事,看完你會深受啟發!

何為「教」,以孝為先,以文相授。何為「育」,生養,成長,按照一定的目的長期地教導和訓練。其實有時候教育在生活中無處不在,今天與大家分享六個關於教育的經典感人小故事。

一、《倒數第一》

一個媽媽帶孩子找我做諮詢,因成績一直倒數第一名,孩子徹底厭學了。我問孩子「班上倒數第一?」他回答「恩」;我說「是全年級倒數第一嗎?」孩子回答:「差不多吧」;我繼續問「是全校倒數第一嗎?」孩子回答「那應該不一定吧」聲調逐步提高了;我接著說:「是廣州市倒數第一嗎?」孩子:「那應該不會吧」

「是廣東省倒數第一嗎?」孩子急了:「那肯定不可能」;「是全中國倒數第一嗎?」孩子笑了:「笑話,怎麼可能!」我一拍孩子肩膀:「那你怕什麼?」孩子眼睛亮了。我說「下次倒數第二,好不?」,孩子「倒數第五都沒問題。」我不依不饒「就倒數第二,不能倒數第五」。孩子也不依不饒「我就要倒數第五,不能倒數第二」。

孩子開心地回去了,媽媽後來給我電話說」孩子這幾天上學心情好多了,回家開始做作業了」。

溝通感悟:先接納,滅恐懼;找希望、給台階;向東的老師、向西的孩子。人是希望動物,我們要幫孩子看到希望,當孩子看不到希望就如同航行在大海上而沒有航標燈,當孩子看到希望了的時候,就是他自信覺醒的時候,所以「補差不如補心、補心不如補希望啊」。

二、《談情說愛》

我有次給初中以上的孩子上一堂「談情說愛」的課。我會在開場的時候直接詢問「美女帥哥們,有哪個談情說愛了。」(這代孩子心智成長快,對待這方面話題我們無需遮遮掩掩,那樣可能適得其反呢,禁止意味著引誘、壓抑意味著強化啊)孩子們哄的一聲都笑了,我接著說「不會吧,我記得我在初二時就有暗戀的對象了。」「哈哈,原來笑長跟我們也一樣啊,也不好好讀書去談情說愛啊。」因為「接納」,孩子們一下子感覺輕鬆了,一個個開始「爆料」同學們的「情感史」。氛圍一下子輕鬆了許多,嚴肅的話題開始能順利進行下去了。

我從自身的所謂「暗戀」的失敗談到後來造成成年後對追求異性的恐懼談到對生命河的探索,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話鋒一轉,我隨機在白板上畫下一條彎曲延伸的線,在線上標上了一些數字「0、3、6、12、18、22、30、40、60、70、80、90」,問孩子們這看上去像什麼?他們答不出,說不知道。於是我又在這些數字的後面都添上了一個字「歲」,孩子們一下子明白了,說「這是人的一生。」我說「沒錯,這就是人的一生,任何人都需要經歷的一條生命河。來,看看大山笑長的生命河流淌的情況。」

我說「我0歲出生,3歲應該幹什麼?」「上幼兒園。」孩子們一起回答。

「不對,我們那時候啊生活在農村,沒有幼兒園,只能玩泥巴。接下來呢」

「6歲讀小學了、12歲讀初中了、18歲高中畢業了,22歲大學畢業了,接下來30歲呢。」

「笑長,30歲你要找老婆了。」

我說「你們太有智慧了,我30歲要考慮成家了、要考慮做父親了,接下來呢?」

孩子們可踴躍了「笑長,你40歲要有自己事業了,所以你創辦了明人教育;60歲你準備退休了,70歲你開始養老了,80歲你到老人院了。」

我說「接下來,我90歲了咋辦?」

「笑長啊,90多歲您應該掛到牆上了。」孩子們異口同聲的說。

我說「哈哈,是啊,估計那時候我都掛牆上,即使沒掛牆上估計走出來也怪嚇人的了。這就是人的一生啊,任何人都必須經歷的一條生命河。」

「我倒是想問的是,如果,我現在40歲不打拚事業,我偏坐到幼兒園教室、小學課堂里、初中班上去學習,那會怎樣?」

「笑長,那他們說你是神經、精神病。」孩子們笑的可歡了。

我說「是啊,那會被人認為是(249+1)」,孩子們問(249+1)是什麼意思?我說「你們剛才不是說神經、精神病嗎,249+1就是二百五啊。」孩子們笑的更歡了。

我接著說「其實不止這樣去做是(249+1),有些朋友本身應該是30歲左右考慮找對象結婚的事情,但是他偏偏要在13-17歲去做,那不也是(249+1)嗎?」

孩子們一聽明白了,都不做聲了,於是我說「其實情感是美好的事物啊,只是合適的時間要做合適的事情啊,要出現在合適的時候啊。」

就這樣一堂課改變了很多孩子對待情感的態度。有個初二的女生回去給她男友發簡訊說「我們分手吧」,男友很奇怪,說「我們好好的怎麼要分手呢?」這個女生回了一條「我可不想做249+1,大山笑長說了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情。」

如果沒有最開始的「接納」,後面的引導還能進行下去嗎?這---就是「接納」的魅力哦。

三、《給你開花的時間》

一位隱士住在山中,他很勤勞,每年春天,台階上的野草剛探出頭便被他清理掉了。

一天,隱士決定出遠門,叫了一位朋友幫他看守庭院。與他相反,這位朋友很懶,從不修剪台階上的野草,任其自由瘋長。

暮夏時,一株野草開花了,五瓣的小花氤氳著一陣陣的幽香,花形如林地里的那些蘭花一樣,不同的是花邊呈蠟黃色。這位朋友懷疑是它也是蘭花中的一種,便採擷了一些葉子和花朵去請教一位研究植物的專家。專家仔細地觀察了一陣,興奮地說:

「這是蘭花的一個稀有品種,許多人窮盡了一生都很難找到它,如果在城市的花市上,這種臘蘭的單株價至少是一萬元。」

「臘蘭?!」這位朋友驚呆了。而當那位隱士知道這個結果時,驚呆的人又多了一個,他不無感慨地說:

「其實那株臘蘭每年春天都會破土而出,只不過它剛發芽就被我拔掉了。要是我能耐心地等待它開花,那麼幾年前就能發現它的價值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柳泊園教育 的精彩文章:

TAG:柳泊園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