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每天一點歷史知識:春秋戰國 2

每天一點歷史知識:春秋戰國 2

@晉楚城濮之戰

公元前634年,魯國因和曹、衛兩國結盟,幾度遭到齊國的進攻,便向楚國請求援助。而被迫屈服於楚的宋國轉而依附晉國。楚國為了維持自己在中原的優勢地位,便出兵攻打齊、宋; 晉國以救宋為名,出兵中原。晉文公在公元前632年率軍渡過黃河,攻打曹、衛小國,以誘楚軍。楚軍不為所動,依然全力攻宋。晉

文公施用「道避三舍」的妙計,量後雙方在城濮展開了一場大規模的車戰。楚軍在實力上佔有優勢,但是由於晉軍善於「伐謀」、「伐交」,並在戰役指導上採取了揚長避短、後發制人的正確方針,最終擊敗了楚軍,雄霸中原。

@秦晉崤之戰

秦穆公即位後,秦國逐漸強大起來,圖謀東進,力圖在中原地區建立霸權,但是遇到了晉國的阻擋。公元前628 年.秦穆公得知鄭、晉兩國國君新喪,不聽大臣勸阻,執意要越過晉境偷襲鄭國。秦派孟明視等率軍出襲鄭國,次年春越過晉國南境,抵達滑。鄭國商人弦高與秦軍途中相通,機警的弦高一面冒充鄭國使者犒勞秦軍,一面派人回國報警。孟明視以為鄭國有備,於是決定返回。晉國派大將先軫率軍秘密趕至崤山,並聯絡當地姜戎埋伏於隘道兩側。秦軍在回師途中遭到晉軍和姜戎的夾擊,身陷隘道,進退不能,全部被殲滅,三位大將被俘。第二年秦穆公親率大軍渡河焚舟要與晉軍決戰,晉軍避而不出。寨穆公到了崤之戰的戰場,祭奠陣亡的將士,然後回師。

@秦穆公稱霸西戎

齊桓公和晉文公相繼稱霸中原之際,西部的秦國也逐漸發展起來。晉文公死後,秦穆公想趁機進佔中原,但是與晉國交戰幾次,始終處於被動地位。秦穆公只好轉而向西發展,派兵進攻西戎,先後征服兼并了十四國,開拓了上千里的疆土,成為面戎地區的霸主。

@問鼎中原

公元前606年春,楚莊王率軍討伐陸渾之到達洛水,在周朝境內陳兵示威,周定王派大夫王孫滿前往慰勞楚莊王。楚莊王問起九鼎的大小輕重,王孫滿一番言語,讓楚莊王知道周關子在諸侯中還有相當影響,使其不敢輕率攻周。鼎是古代國家權力的象徵,楚莊王問鼎,有取代周室之意,「問鼎中原」成語就源於此。後來,秦始皇「泗水取鼎」,取的就是周室之鼎。

@魯 國「初稅 畝」

公元前594年,魯國正式廢除了過去按井田徵收賦稅的制度,改行「初稅畝」,就是不分公田、私田,凡佔有土地者均須按畝交納土地稅。對井田之外的私田徵稅,標誌著私田的合法性得到了承認,這是農業稅制的一次重要變革。

@ 弭兵之會

這是春秋後期中小諸侯國要求停止爭霸戰爭的會盟。晉、楚兩國長期爭霸,分別尋找機會,兼并小國,擴張勢力。春秋中葉後,晉、楚爭霸日趨激烈u,楚聯秦,晉聯齊,南北對峙,旗鼓相當。長江、黃河流域大小諸侯國幾乎全部捲入戰爭,終年爭鬥,兵連禍結,幾無寧日。受害最深者,以鄭、宋為甚。崤之戰後,

晉、楚兩國疲於攻戰.願意暫時休戰.於是出現了結束大國爭霸的弭兵周面。

「弭兵」運動是由受大國爭奪之禍最深的宋國發起的,前後共兩次。

周簡王七年{公元前579年),宋大夫華元約合晉、楚於宋相會,訂立盟約,此為第一次弭兵之會; 但三年之後,楚乘晉國發生內爭之機,撕毀盟約.再度與晉爭霸,楚、晉經過一系列戰爭,晉連敗楚國,並侵入齊、秦等大國,國勢再度上升。但不久,晉國六卿趙、韓、魏、知、中行、范氏之間,內爭再起,無力外顧。這時楚也受制於吳,不思北進。公元前546 年,宋國大夫向戌再次約合晉、楚於宋都,齊、秦、魯、鄭、衛、曹、許、 陳、蔡、邾、滕等國也積极參加,舉行了14國諸侯共同與會的第二次弭兵之會。雖然這次弭兵會議是以犧牲小國利益來滿足晉、楚兩國貪慾的。但此後40 多年間,晉、楚之間再未發生較大戰爭,這對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安定人民生活,是十分有益的。

@ 吳越爭霸

春秋中期晉楚爭霸時,吳的國力也日漸強大。吳王闔閭採納楚國逃亡之臣伍子胥的建議,向楚國發動了連續的進攻,五戰五勝。公元前496年,越王勾踐即位,吳王闔閭攻打越國,結果大敗,闔閭受傷而死。其子夫差繼位,立志要為父復仇。公元前494年,吳國打敗了越國,越國宣告投降。吳國乘勝北上征服中原

諸國,儼然以霸主自居。越國降吳以後,越王勾踐卧薪嘗膽,進行了長期的復仇準備工作。公元前482年,吳國北上會盟,內部空虛,越國乘機大舉伐吳,經過近十年的激烈戰爭,最終打敗了吳國,吳王夫差自殺,越國也北上會盟諸侯,號稱霸主。吳越爭霸已經是春秋爭霸的尾聲,戰國七雄混戰的局面即將來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萌萌在說 的精彩文章:

每天一點歷史知識:春秋戰國 1
每天一點歷史知識:西周 3

TAG:萌萌在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