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霍金的4個驚世預言,到底會不會實現?

霍金的4個驚世預言,到底會不會實現?

根據BBC等多家媒體的報道,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於3月14日去世,享年76歲。

「霍金去世」的消息在短短几個小時內,震驚了全球,世界各地的網友紛紛在社交媒體上悼念這位偉大的物理學家,我們因為他的離開,感到悲傷不已、悵然若失,而我想,這也正是他的偉大的地方,被素未謀面的人尊重、敬仰、甚至依賴。

一、霍金在物理學上的貢獻

霍金在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出生當天正好是伽利略逝世300年忌日.

21歲時,霍金被診斷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被預測活不過兩年;

28歲完全喪失行走能力,只能終生坐在輪椅上;

43歲因患肺炎被切開氣管,從此再也不能說話;

66歲,僅剩的三根可以活動的手指也虛弱到按不動按鍵。

但是身體的疾病並沒有讓他萎靡不振,他說: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考,我有終身追求的理想,有我愛和愛我的親人和朋友,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

霍金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

1988年,霍金髮行了科普著作《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從研究黑洞出發,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歸宿,嘗試解答過去只有神學才能觸及的題材:時間有沒有開端,空間有沒有邊界。

2001年,發表著作《果殼中的宇宙》,該書以相對簡化的手法及大量圖解,訴說宇宙起源。

也正是這兩本書,很多少年驚詫於宇宙的神奇,打開了探索宇宙奧秘的大門。

二、霍金的4個預言

1、人類在2600年會滅絕

2017年底,霍金表示:隨著地球人口增長,能源消耗將會增加,地球將變成一個「熊熊燃燒的火球」。人類可能在2600年前就會滅絕,要擺脫這場災難,只能去尋找一個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

他還稱,「人類如果還想把自己的存在延長100萬年的話,就要無畏地去往自己從未去過的地方。」

2、人工智慧可能毀掉人類

2014年霍金接受BBC採訪時說:「人工智慧的全面發展將宣告人類的滅亡。」

2015年1月份,霍金和埃隆·馬斯克(SpaceX和特斯拉CEO),以及許多其他的人工智慧專家簽署了一份題目為《應優先研究強大而有益的人工智慧》的公開信,警告人工智慧的軍備開發可能會助長戰爭和恐怖主義,成為人類的災難。

他多次提醒人類,要盡量避免人類通過AI建造更高級的武器,進而摧毀人類。他提出:人類需要建立有效機制,用邏輯和理性去控制未來可能出現的威脅,防止其威脅進一步上升。

事實上,美國Space X和特斯拉CEO、大名鼎鼎的「鋼鐵俠」原型設計者、在今年2月剛剛發射了 「重型獵鷹」運載火箭的埃隆.馬斯克和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也都警告過要注意人工智慧的「危害」。

3、要避免與外星人接觸

霍金在美國探索頻道2010年4月播出的紀錄片《跟隨斯蒂芬·霍金進入宇宙》中說,外星人存在的可能性很大,但人類不應主動尋找他們,應盡一切努力避免與他們接觸,從而避免黑暗森林打擊!(劉慈欣三體中也提到了這個理論)

在2015年倫敦皇家科學學會尋找外星生命跡象的啟動儀式上,霍金又說:「在無限的茫茫宇宙中,一定存在著其它形式的生命。」

他說:「或許外星生命會正盯著我們看呢。」

霍金認為,鑒於外星人可能將地球資源洗劫一空然後揚長而去,人類主動尋求與他們接觸「有些太冒險」。「如果外星人拜訪我們,我認為結果可能與克里斯托弗·哥倫布當年踏足美洲大陸類似。那對當地印第安人來說不是什麼好事。」

4、時光機是存在的

霍金在拍攝的一部有關宇宙的紀錄片時提到,人類其實能建造出接近光速的宇宙飛船,並且能夠進入未來。所需條件包括太空中的蟲洞或速度接近光速的宇宙飛船。如果科學家能夠建造速度接近光速的宇宙飛船,那麼宇宙飛船必然會因為不能違反光速是最大速限的法則,而導致艙內的時間變慢,那麼飛行一個星期就等於是地面上的100年,也就相當于飛進未來。

不過,霍金也警告,不要搭時光機回去看歷史,因為「只有瘋狂的科學家,才會想要回到過去『顛倒因果』。」

這些預言是否能成真,我們目前並不知道,只能等未來去書寫。

而霍金去世的今天,也恰好是3月14日,也正好是國際圓周率日,據說,很多理科生都會選在「3月14日」登記,理由不是因為白色情人節特別,而是因為「3月14日」是國際圓周率日。

他們說圓周率是「無限的會永遠繼續」的意思。

他沒有離開,他只是回到了他最愛的浩瀚宇宙。

科學會永遠繼續。

歡迎加入財稅微信群獲取大神解答和超值資料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財咖小課堂 的精彩文章:

TAG:財咖小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