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肺內結節的CT分析

肺內結節的CT分析

讀者信息:內蒙古興安盟科右前旗人民醫院 初艷龍

所讀書籍:《胸部CT診斷》

原著主編:趙麗琴、李銘

腫塊和結節

1.臨床概述

形態大致為球形病灶,腫塊的直徑≥3cm,結節的直徑<3cm,長徑:短徑<2:1。

可單發或多發:孤立性肺結節是指一個邊界清楚、圓形或橢圓形、直徑<3cm的病灶。

2.CT表現

肺內球形高密度或稍高密度病灶,形態不一,可圓形、類圓形、不規則形、分葉狀,邊緣光滑或不光滑,可見不規則毛刺或棘狀突起。

病灶密度均勻或不均勻,含有更低密度壞死影,或含有脂肪、鈣化等。

大小從數毫米至3cm以上,結節的體積及動態變化情況對病灶的良惡性判定均有意義。病灶周圍伴或不伴其他較小病灶(衛星灶)。

良惡性腫塊和結節的鑒別

良性:形狀圓形,橢圓形、無毛刺、邊緣清晰、可有衛星灶、增強CT增加<20HU或大於60HU、近胸膜下有粘連帶或增厚改變、倍增時間小於40d或>400d。

惡性:形狀不規則,分葉狀、有毛刺、邊緣不清晰、多無衛星灶、增強CT增加20-60HU、近胸膜下有胸膜凹陷改變、倍增時間100-400d,磨玻璃密度結節平均628d。

3.重點提醒

對於孤立性肺結節或腫塊,邊緣特點與病變的生長方式有關,惡性腫瘤多呈浸潤性生長:分葉狀或不規則形,邊緣欠光滑;良性腫瘤多為膨脹性生長:圓形或類圓形,邊緣光滑。

單發腫塊、結節見於良惡性腫瘤及非腫瘤性病變,包括腺瘤、錯構瘤、肺囊腫、結核球、肺癌、肺肉瘤、癌肉瘤、肺轉移瘤、炎性假瘤及寄生蟲囊腫等;肺內多發小結節常見疾病:肺轉移瘤、肺結核、結節病、肺塵埃沉著病等,亦可見於細支氣管及肺的多種感染及非感染性疾病。

4.知識拓展

肺結節的不同分型

結節:直徑10-30mm、密度為實性密度、位置為氣腔結節

小結節:直徑5-10mm、密度為磨玻璃密度、位置為間質結節

微結節:直徑<5mm

粟粒結節:直徑2-3mm、密度為混合密度、位置為小氣道結節

不同位置結節的CT表現

a.氣腔結節:結節位於肺小葉中心,質地均勻,呈軟組織密度,邊緣模糊,可為束狀或梅花瓣狀,又稱腺泡結節,但組織學不一定代表腺泡實變,常見於各種炎症、出血及水腫。

b.小氣道結節:小氣道腔內病變產生,位於小葉中心部。病理基礎為支氣管末梢分支、細支氣管及腺泡導管因黏液或炎性分泌物填充而形成的異常擴張。

c.間質結節:位於肺間質內。HRCT上邊緣清楚、銳利。病理基礎為各種原因的肉芽腫、腫瘤、纖維組織及澱粉樣物質等,常見於淋巴管周圍病變,如癌性淋巴管炎、結節病、肺塵埃沉著症;血型播散性病變,如轉移瘤及血型播散性肺結核。

d.肺內小結節與肺小葉結構的關係:分為3種類型:隨機分布結節、小葉中心分布結節及淋巴管周圍分布結節。

隨機分布結節

小葉中心分布結節

淋巴管周圍分布結節

e.樹芽征:HRCT上3-5mm大小的結節狀或短線狀影,與支氣管血管束相連,形成酷似春天樹枝發芽狀改變,常見於小氣道病變,如細支氣管炎、泛毛細支氣管炎、肺結核等,為小氣道結節的特殊類型

版權聲明

本微信平台屬於個人公益性醫學影像類學習平台,本微信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註明來源和作者,所有轉載視頻只用於基層教學使用,且明確註明授課專家姓名,不希望被轉載的原作者及老師可與我們聯繫,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影之窗 的精彩文章:

3種頸部淋巴結病變CT表現匯總
女性64歲盆腔腫塊半年余,如何鑒別?

TAG:醫影之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