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劉慈欣評價霍金:只有眼皮能動,思想卻遨遊太空

劉慈欣評價霍金:只有眼皮能動,思想卻遨遊太空

周三凌晨,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因病去世,回到了他一生研究的宇宙中去。我們把這個消息發給了科幻作家劉慈欣,和他談了談霍金和他獨特而偉大的人格魅力。

他們都是來自宇宙盡頭的人,給人類講述關於時間、生命和外星人的事。

Stephen Hawking

 Big Beat Theory

Mendism 

00:00/05:14

「有人只有眼皮能動,思想卻遨遊太空;有人身強力壯,思想卻一輩子癱在輪椅里。」

科幻作家劉慈欣心中的物理學家霍金,和大多數人不一樣。

他是一位時間旅行者,一輩子都在追尋時間、宇宙和生命的終極答案。

他也是第一個發出終極疑問的人,他提出的問題,高等文明都回答不出。

從你出生開始就存在於世界上,好像所有人都應該認識他,從來沒想過他會死。

但是有一天他死了,你會發現世界好像和你想的有點不一樣。

來源:Simon Kregar

周三(3月14日)凌晨,史蒂芬·霍金在劍橋的家中因病去世,享年76歲。被困在輪椅中半個多世紀後,他終於去他所熱愛的宇宙繼續時間旅行了。

「他不符合一般科學家的形象,一般科學家沒他這麼艱難,這麼不順利……他太特殊了,不是科學家的代表。」

大劉在電話那頭這麼說。

從21歲開始,霍金就生活在死亡的陰影中,但這也讓他將一生活到了極致。他曾說自己目標很簡單,就是「理解宇宙,為什麼是這樣,為什麼存在」。

霍金主要研究宇宙論和黑洞,為統一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普朗克的量子力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媒體報道常常把霍金和愛因斯坦、波爾、居里夫人相提並論。而這在大劉看來其實是一個誤解:

「我不能去評價霍金的學術成果,但從20世紀物理學大革命以來,物理學並沒有重大突破。即便在現在的物理學界,霍金都不是第一人,他的去世不會帶來科學發展的空白期。

「現代物理最前沿的東西,超弦理論、標準模型、暗物質、暴漲理論等,其實都和霍金沒關係。有沒有他,物理學都會是這樣,時代造就人吧。」

來源:Redundantthoughts

最近幾年,霍金經常發表關於外星人的看法,警告人們「發現外星人千萬不要聯繫」,但也宣布發起「突破攝星」(Breakthrough Starshot)計劃,將上千個攜帶了攝像頭、通訊設備和處理器的「納米飛行器」發射到半人馬座α星,也就是三體母星,預計發射後20年左右就能抵達。

這些看起來有些矛盾的說法,讓一些人疑惑:霍金的警告到底有沒有價值?

「霍金是物理學家,研究的是物理學、宇宙學,不是關於人和外星人關係的。」劉慈欣說。

「他說的都是常識,說『不要隨便跟外星人打招呼』,就像父母教育小孩別亂跟陌生人說話一樣,不難理解。

「把歐洲向南美洲的殖民導致本地文明毀滅,與外星人和人類的關係相類比,其實不用他說,大家心裡都清楚。但因為他的影響力,說出來的話的分量不一樣。」

霍金的人格魅力,讓他成為了科幻作品中的常客。

他曾作為Sheldon的偶像,客串過《生活大爆炸》。前不久《Nature》雜誌發表了一篇科幻小說,寫的就是霍金被輪椅的AI控制了。

客串《生活大爆炸》

「霍金的那些文章,由輪椅AI寫的可能性為零,但是不是一個團隊寫的,我很懷疑。」

大劉不止一次提出他的懷疑。

大劉見過宇航員巴茲·奧爾德林,見過美國前總統奧巴馬,但始終沒有見過霍金。

2016年霍金開通了微博賬號後,我們問大劉有沒有互動的打算,他答道:

「照霍金現在這個身體狀況,寫那條微博得寫多長時間啊?我有點懷疑是不是他的助理給填上去的。要是有這個機會,當然希望了。但是我不知道他是不是會感興趣,畢竟他是個科學家嘛。」

現在,霍金去世了,大劉心中是否會有遺憾?

「見真人的目的是交流,但就近幾年霍金的身體狀況來說,很難想像有那樣的能力。」

來源:javierGpacheco

雖然沒能見面,但大劉的故事裡經常出現霍金的身影。

在《中國太陽》里,100多歲的霍金登上了位於同步軌道的中國太陽,最喜歡做的事是在鏡面上散步。

在觀測完成,觀測站和工作小組都撤走後,霍金仍不想走,說他喜歡這裡,想多呆一陣兒。中國太陽的什麼東西吸引了他,新聞界做出了各種猜測,但只有水娃知道實情。

或許在另一個宇宙里,霍金能活到100歲,能和水娃一起去看看中國太陽,去反射鏡的背面散散步。

大劉的短篇代表作《朝聞道》曾經啟發許多人走上科學探索的道路,在這篇小說里,霍金是那個終極發問者。

面對外星人,一批批科學家走上真理的祭壇,提出自己的疑問,獲得答案後化作火球飄逝而去。

而當霍金通過輪椅上的擴音器提出「宇宙的目的是什麼」時,外星人沉默了。

他們無法回答,因為這是所有誕生於這個宇宙的生命永恆追尋卻始終不得其解的困惑。

來源:林小明Vash

現實中的霍金曾在接受英國《衛報》採訪時,談到死亡,談到生命的終結:

「我的大腦就像一台計算機,當零件失效,計算機就會停止工作。沒有天堂,也沒有來生,這些都是害怕黑暗的人們編織出的童話。

但他始終沒有停止思考和發問。

對許多人來說,霍金是一座燈塔,象徵著人類對未知的追求。

在這片充滿黑暗、困難和艱險的宇宙之海上,總有那麼一顆星星,會讓我們對最後的目的地無比嚮往。

那麼,我們到底應該怎樣紀念霍金呢?

「他已經不在人世了,小說里出現他的可能性比較小。我只能在記憶中記住他。」大劉這麼說。

從學術的角度來說,霍金或許並不是當代物理學界的第一人,也不能與那些曾經站在人類知識頂峰的科學家相比,但我們可以永遠懷念他這個人。

「科學家存在的價值是認識自然,產生自己理論體系。他們的個人生活怎樣,並不妨礙他們成為偉大的科學家。

但霍金不一樣,他因為個人魅力被公眾所知,這是他帶給我們的思想啟示,我們也應該從這個方向上去評價他。

來源:esreveRYourThinking

說不定,那些納米小帆船已經調試就緒,準備帶著霍金的意識,以20%的光速飛向半人馬座。

擺脫輪椅的束縛,擺脫地球引力的束縛,去追逐他所熱愛的群星。

在霍金傳奇的一生中,你覺得有哪些可疑之處?歡迎在文末留言,分享你找到的「華點」。

| 責編 | 姬少亭

| 作者 |Raeka,轉碼員,《不存在日報》記者,冷僻故事愛好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不存在日報 的精彩文章:

韓松:北京西站醒了,它想去看看香港
爸爸,買完橘子你還回來嗎?(下)

TAG:不存在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