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中國十二時辰背後是對時光的敬畏,別讓這傳統的計時方法流失殆盡

中國十二時辰背後是對時光的敬畏,別讓這傳統的計時方法流失殆盡

十二時辰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根據一日間太陽出沒的自然規律、天色的變化以及日常的生產活動、生活習慣而歸納總結、獨創於世的。把一晝夜劃分成十二個時段,每一個時段叫一個時辰。

十二時辰制在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一天二十四小時分為十二個時辰,十二時辰有十二個特定的時間名詞構成。這是古代勞動人民對人類天文曆法的一大傑出貢獻。

中國十二時辰背後是對時光的敬畏,別讓這傳統的計時方法流失殆盡


子時(23時至01時)

夜半,又名子夜、中夜、未旦、宵分。「古歷分日,起於子半」,鼠在這時間最活躍。地支命名稱作:子時 。人們平常所說的「半夜」則是籠統地指全部的天黑了的時間,其時間往往超出夜半的那兩個小時。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唐·張繼《楓橋夜泊》

宜:睡覺

忌:熬夜,吃宵夜

中國十二時辰背後是對時光的敬畏,別讓這傳統的計時方法流失殆盡


丑時(01時至03時)

雞鳴,又名荒雞,深夜過後,雞鳴之時。牛在這時候咀嚼白天沒消化的食物。牛吃完草,準備耕田。地支命名稱作:丑時。

飛來山上千尋塔,

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

自緣身在最高層。

——宋·王安石《登飛來峰》

宜:熟睡

忌:熬夜,生悶氣,久視

中國十二時辰背後是對時光的敬畏,別讓這傳統的計時方法流失殆盡


寅時(03時至05時)

平旦,又名平明、黎明、早旦、日旦、早朝、早晨、昧旦。寅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太陽露出地平線之前,天剛蒙蒙亮的黎明之時。《孟子,告子上》中的「平日之氣」,是我們所見到的「平旦」一詞的最早用例。地支命名成為:寅時。

老尚貪書課,黎明即下床。

不驚天乍冷,更覺意差強。

蟾滴初添水,螭爐旋炷香。

浮生又一日,開卷就窗光。

——宋·陸遊《晨起》

宜:熟睡

忌:熬夜

對應生肖:虎,老虎在此時最猛。

中國十二時辰背後是對時光的敬畏,別讓這傳統的計時方法流失殆盡


卯時(05時至07時)

日出,又名日生、日上、日始、旭日、破曉。太陽剛剛生出地平線之時,旭日東升,光耀大地,日出而作。給人以勃勃生機之感。這個詞最初見於《詩經·檜風·羔裘》:「日出有曜,羔裘如濡」。地支命名為:卯時

秦樓出佳麗,正值朝日光。

陌頭能駐馬,花處復添香。

——唐·李白《日出東南隅行》

宜:起床,喝溫熱的白開水

對應生肖:兔,月亮又稱玉兔,在這段時間還在天上。

中國十二時辰背後是對時光的敬畏,別讓這傳統的計時方法流失殆盡


辰時(07時至09時)

食時:又名早食等。「朝食」之時也就是古代中國人民吃早飯之時。「故君子仕則不稼,田則不漁,食時不力珍,大夫不坐羊,士不坐犬。」地支命名為辰時。

宜:及時吃早餐,調理胃經

忌:早餐質量不好

對應生肖:龍,相傳這是「群龍行雨」的時候。

中國十二時辰背後是對時光的敬畏,別讓這傳統的計時方法流失殆盡


巳時(09時至11時)

隅中,又名日禺、隅中等。臨近中午。 「日出於暘谷,……至於桑野,是謂晏食;至於衡陽,是謂隅中;至於昆吾,是謂正中。」地支命名為巳時。

宜:適量飲水

忌:思慮過度,久坐不動

對應生肖:蛇,在這時候隱蔽在草叢中。

中國十二時辰背後是對時光的敬畏,別讓這傳統的計時方法流失殆盡


午時(11時至13時)

日中,又名日正、日午、日高、正午、亭午、日當午。太陽光線最猛烈的時候。上古時期,人們把太陽行至正中天空時作為到集市去交易的時間標誌:「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地支命名為午時。

日中為噬嗑,交易是尋常。

彼各不相識,何復更思量。

——宋·邵雍《日中吟》

宜:午餐、小憩、靜養

忌:午餐暴飲暴食

對應生肖:馬,這時候太陽最猛烈,相傳這時陽氣達到極限,陰氣將會產生,而馬是陰類動物。

中國十二時辰背後是對時光的敬畏,別讓這傳統的計時方法流失殆盡


未時(13時至15時)

日昳,又名日跌、日仄、日央、日昃等。太陽過了中天偏斜向西邊,以中天為界,這時的太陽與隅中之日相對。「旦至食,為麥;食至日昳,為稷。」地支命名為未時。

宜:吃水果

對應生肖:羊,羊在這段時間吃草。

中國十二時辰背後是對時光的敬畏,別讓這傳統的計時方法流失殆盡


申時(15時至17時)

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傍晚時分。古代中國人民進餐習慣是在晡時吃第二頓飯。因此,「晡時」之義即「第二次進餐之時」。「晡」始見於《淮南子·天文訓》:「(日)至於悲谷,是謂晡時。」地支命名為申時。

昨卧不夕食,今起乃朝飢。

貧廚何所有,炊稻烹秋葵。

紅粒香復軟,綠英滑且肥。

飢來止於飽,飽後復何思。

憶昔榮遇日,迨今窮退時。

今亦不凍餒,昔亦無餘資。

口既不減食,身又不減衣。

撫心私自問,何者是容衰。

勿學常人意,其間分是非。

——唐·白居易《烹葵》

宜:適量飲水,運動,抓緊時間工作

對應生肖: 猴,猴子喜歡在這時候啼叫。

中國十二時辰背後是對時光的敬畏,別讓這傳統的計時方法流失殆盡


酉時(17時至19時)

日入,又名日落、日沉、日西、日逝、日旴、傍晚日入。太陽落山,夕陽西下,華燈初上,日入而息。《元史·日曆志》云:「日出為晝,日入為夜。」當時人們生產勞動、休養生息,就是以「日出」、「日入」為基本的簡易時間表的。地支命名為酉時。

水色南天遠,舟行若在虛。

遷人發佳興,吾子訪閑居。

日落看歸鳥,潭澄羨躍魚。

聖朝思賈誼,應降紫泥書。

——唐·李白《送別》

宜:休息

對應生肖:雞,雞於傍晚開始歸巢。

中國十二時辰背後是對時光的敬畏,別讓這傳統的計時方法流失殆盡


戌時(19時至21時)

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日墮。太陽已經落山,天色慾黑而未黑。《說文》曰:「黃,地之色也。」又說:「昏,日冥也。」夕陽西沉,萬物朦朧,天地昏黃,形象地反映出這時段的自然特色。最早使用「黃昏」的是屈原。他在《離騷》中寫道:「昔君與我誠言兮,曰黃昏以為期,羌中道而改路。」地支命名為戌時。

桃李溪邊駐畫輪。

鷓鴣聲里倒清尊。

夕陽雖好近黃昏。

香在衣裳妝在臂,

水連芳草月連雲。

幾時歸去不銷魂。

——宋·蘇軾《浣溪沙》

宜:晚餐、散步

忌:晚餐過肥膩,生氣

對應生肖:狗,狗開始守門口。

中國十二時辰背後是對時光的敬畏,別讓這傳統的計時方法流失殆盡


亥時(21時至23時)

人定,又名定昏等。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了,人定方能人靜。「人定」早見於《後漢書》:臣夜人定後,為何人所賊傷,中臣要害。地支命名為亥時候。

百牢關外夜行客,三殿角頭宵直人。

莫道近臣勝遠使,其如同是不閑身。

——唐·白居易《夜深行》

宜:心平氣和,入睡

忌:熬夜、生氣

對應生肖:豬,夜深時分豬正在熟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親親古文化 的精彩文章:

拜年假期過了一半了,這些拜年講究,你都注意到了嗎?
中國人的五倫、五常、四維、八德,如此珍貴的中華瑰寶,永生謹記

TAG:親親古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