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霍金一生成就靠的不是智商,而是……

霍金一生成就靠的不是智商,而是……

?

有些人一轉身就帶走一個時代。廣袤的宇宙里有美麗的星雲,有正在飛向地球的小行星,有吞噬一切的黑洞,霍金沒有死,他只是終於擺脫了束縛著自己的肉體,從輪椅上一躍而起,飛向了那個他一直憧憬的地方。

今天下午,據BBC消息,物理學家霍金去世,享年76歲。

在人們眼中,霍金是繼愛因斯坦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他的《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自1988年出版後,已被譯為40多種文字,出版逾1000萬餘冊,儘管被戲稱為「讀不來的暢銷書」(Unread Bestseller),他每一次出場,收到的掌聲和鮮花,都堪比搖滾明星!縱觀霍金一生,大致羅列,就可以有如下耀眼的成績:

1.他和Roger Penrose建立了奇點理論,證明了如果承認廣義相對論、因果關係等,那麼宇宙存在奇點,並詳細研究了宇宙的拓撲結構。時間維度上,霍金從宇宙的膨脹出發證明了大爆炸存在;空間維度上這意味著存在自由粒子,其運行軌跡(測地線)起於或終於一點,後者即黑洞。

2. 霍金輻射。運用彎曲時空背景下的量子場論方法,證明黑洞像熱力學黑體一樣對外輻射。這是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相結合的第一個典範。

正是霍金的研究,為今天我們理解黑洞和宇宙本源奠定了基礎。當然,這些成就不是一蹴而就的,都說「性格決定命運」,我敢確定,成就了霍金一生的不僅是他的智商有多高,研究有多努力,更多的,是他那迷人的性格。

天才的童年

1942年1月8日,戰爭的氣息還縈繞上空,一陣嬰兒的啼哭,打破了這寒冷而凝固了的空氣。在英國牛津的一個普通的家中,這個嬰兒向世界打了第一聲招呼,這天,剛巧是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紀念日。

襁褓中的霍金

霍金小時候,左一

霍金出生於一個典型的英國中產家庭,父母均為牛津大學畢業生,父親是醫生,母親婚後做家庭主婦。小霍金給父母帶來了不少的歡樂,但麻煩事也不少。霍金的父母一直從事科研工作,帶小孩對他們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比寫醫學理論可複雜多了。為了照顧孩子,父母不停地惡補各種育兒知識,霍金就在這樣一個科學家苦學育兒經的歡樂環境下逐漸長大。

霍金小時候,左一

一晃幾年過去了,彈指間,小霍金能走路說話了,但奇怪的是,他和別的小孩不同,常常望著書架上的書默默發一陣子呆,這似乎比玩玩具更能吸引他的注意。

霍金小時候,左一

於是父母決定給他提供最好的學習條件,並希望兒子能越過自己。但除了那個極具偶然性的出生日期,小時候的霍金從未表現過什麼驚人的天賦。不過,因為分班測試時發揮超常,霍金去了一個很好的班級,結果,他的成績在班級從未排名上游,一般是在20名上下。可以說他的智商和同班的小孩一樣,只是他房間里的書比別的孩子多得多。

霍金

值得一提的是,小時候的霍金動手能力極強,對,就是字面意義上的「動手」。他喜歡玩具火車、輪船和飛機,尤其喜歡把它們拆開,探究它們是怎樣運行的。(爸爸媽媽應該會很火吧,不過他們肯定沒有打擊霍金的「動手」積極性),他自己認為:「這都來自我對探究事物和控制它們的渴望。」很多年後,他感慨,「從我開始攻讀博士之後,這種渴求才在宇宙學研究之中得到滿足。」

十三四歲的時候,霍金髮現自己對與物理學方面相關的研究非常感興趣。中學的物理學並不深奧,可是對當時大多數中學生而言,這門課程是枯燥乏味的。霍金認為這是最基礎的科學,所以必須打好堅實的基礎。因為只有基礎牢固,才有望解決人們「從何處來」和「為何在這裡」等問題。

從此之後,霍金走上了真正的科學探索之旅。

其實回顧霍金的童年,你可以發現他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天才。最多只能算是一個有點「小聰明」的小學霸。為何一個普通的小學霸最後獲得了如此高的成就?他面對病痛、面對科研的難題步履不停的勇氣從何而來?相信這個家庭是為他提供不竭能量的一個原因。

有趣的靈魂

科研有時候也會枯燥,疾病就更不用說了,威脅生命,讓人痛苦不堪。無論在精神上還是肉體上。但可貴的是,霍金一直很「有趣」。

和其他物理學家不一樣,霍金一點都不高冷,非常樂於在社交媒體上和物理愛好者們互動,去年的時候他開了微博,還發了一條廣告:

當時國內網友對這條廣告的反應是「666,理論物理學家也這麼親民」,但國外的網友早就已經習慣了,因為霍金真的很會玩。

不但會出演廣告,電視劇,甚至會用他那粗糙,真正帶有金屬感的聲音唱歌。

Side 3, Pt. 7: Talkin" Hawkin"

 The Endless River

Pink Floyd 

00:00/03:29

一個大寫的有趣的人。

比如Pink Floyd 2014年的專輯《無盡的河流》中,霍金和樂隊一起合作了一曲《滔滔不絕的霍金》。

這也並不是霍金第一次唱歌。

在他的物理事業之外,霍金曾經參與過超過15個音樂團隊的表演和專輯製作。比如radiohead,比如百老匯歌劇里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而且這時,72歲的霍金早已喪失說話能力。只能藉助貼在臉上的感測器感應臉頰肌肉運動打字,再用電腦聲音合成器發出一種金屬般的電子音——這反而給音樂帶來了後現代的迷幻感。

據統計,霍金在 14 部影視劇中出演過他本人,包括《生活大爆炸》、《星際旅行》、《紅色侏儒》等。同時,霍金也是卡通劇中的常客,僅僅在美國最知名的動畫片《辛普森一家》中,他就出現過五次。

《生活大爆炸》中,他扮演過自己,指出sheldon論文里的證明錯誤,而後者為了見他甘願換上女僕裝。

生活大爆炸

他在《星際迷航:下一代》中扮演自己,和牛頓,愛因斯坦一起在宇宙飛船中打橋牌。

《Star Trek》

而在著名動畫片《辛普森一家》中,霍金常常坐著會飛的輪椅解救受困的主角,教男主角很多人生的經驗。

辛普森一家

自21歲癱瘓以後,霍金被認為將在兩年內死於呼吸肌喪失功能。但50多年後,他依然在用眼球和面部神經的抖動來跟世界插科打諢。他從大西洋上的萬米高空俯衝,體驗25秒的失重感覺;逛夜總會,和脫衣舞娘合影;與英國查爾斯王子會晤,旋轉輪椅翩翩起舞,直到軋到王子的腳趾頭。他還想軋撒切爾夫人的腳趾頭,但一直沒有機會。

體驗失重的霍金

這些「不嚴肅」並沒有影響他在學術方面偉大的分毫,反而讓我們看到一個人在逆境中究竟可以如魚得水到怎樣的地步。

強大的逆商

性格決定命運

當然,「樹大招風」,萬眾矚目的霍金也不可避免地招來非議。媒體及輿論有時候也對他並不友好。他與第一任妻子26年的婚姻破裂,和第二任妻子的婚姻也未得善果,曾爆出「被虐待」醜聞。

霍金與第一任妻子簡的婚禮

但霍金從未試圖為自己辯護。即使是那些最辛辣的嘲諷,甚至是拿他身體殘疾做笑料的惡劣手段,他也從來不曾抱怨或抗議。

比如動畫片《惡搞之家》將他塑造成尖酸刻薄、性格惡劣的教授,脫口秀主持人斯蒂芬·科爾伯特則模仿那些討厭他的人說「霍金就是個渾球」。

《科學文摘》雜誌曾經問霍金,為什麼他不生氣?

霍金回答:「如果你是殘疾人,這當然不是你的錯,不過也不要因此抱怨世界或者要求人們同情你。一個人必須保持樂觀,必須從既定環境中尋找自己的最佳位置。」

霍金的一生都在與最困難的事情打交道,無論是致命病痛、尖端科研還是巨大的名利光環。「對自己的處境感到憤怒是浪費時間。一個人必須儘力生活,而我到目前為止做得還不壞。」霍金說。

正是這樣強大的「逆商」,為他的科研事業帶來了成就和不竭動力。

這張圖結尾,希望他留下的科學思想,帶領我們探索更將深邃的宇宙。

更希望他性格上的魅力,能繼續散發光芒,激勵更多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巧手魯班親子手工 的精彩文章:

「熊家長」,帶出一個有家教的孩子有多難?
「熊孩子」被罰跪在校門口做作業,虎爸究竟做錯了沒有?

TAG:巧手魯班親子手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