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霍金:宇宙既不被創生,也不被消滅,它就是存在

霍金:宇宙既不被創生,也不被消滅,它就是存在

著名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

很多人都對霍金的《時間簡史》印象深刻,該書在1988年出版後被譯成40多種文字,出版超過1000萬冊。

今天我們仍想知道我們為何在此?我們從何而來?36氪領讀欄目將為大家介紹霍金另外幾本關於時間以及宇宙的書籍,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果殼中的宇宙》

內容簡介:該書圍繞主題是宇宙學,涉及廣義相對論、量子論、黑洞、暴脹、時間旅行、弦論、超引力等諸多前沿概念。在《果殼中的宇宙》這部新作中,霍金把讀者帶到理論物理的最前沿,真理在那裡甚至比幻想更令人眼花繚亂。他利用通俗的語言解釋制約著宇宙的原理。


內容簡介:霍金近10年間的首部經典巨著。宇宙何時並如何起始?為何自然定律被這麼精細地諧調至讓我們這樣的生命存在?最終,我們宇宙的表觀「大設計」能否證實使事物運行的仁慈的造物主?科學能否提供另一種解釋?有關宇宙起源以及生命本身的最基本的問題,曾經是哲學的範疇,現卻佔據著科學家、哲學家和神學家相遇但卻自說自話的領地。在本書中,霍金以精彩而簡樸的非專業語言表述了有關宇宙奧秘的最新的科學思考。可以說,沒有任何一本書像《大設計》這樣信息豐富,這樣刺激。

內容簡介:《時空本性》是斯蒂芬·威廉·霍金的著作,80年前廣義相對論就以完整的數學形式表達出來,量子理論的基本原理在70年前也已出現,然而這兩種整個物理學中最精確、最成功的理論能被統一在單獨的量子引力中嗎?世界上最著名的兩位物理學家就此問題展開一場極端與極端的辯論。本書是基於霍金和彭羅斯在劍橋大學的6次演講和最後辯論而成。


內容簡介:從占卜術、神旨預言到軟體模擬,從遠古時代到電子時代,《未來的魅力》通過天體物理學家、經濟學家、醫學家、宗教學家從不同側面對宇宙、地球、人類、社會的未來的預測及其反思,展示了人類超越現代、放眼未來、渴望能夠控制未來事件的不可抗拒的慾望。然而,預測仍然是不確定的事情。我們完全不能控制末日到來的準確時間,而末日到來的時間卻神秘地一再推遲。本書是「劍橋文叢」的一種。


內容簡介:1976 -1992年,霍金完成了《霍金講演錄——黑洞、嬰兒宇宙及其他》-書,此書由他親自寫的文章和演講稿一共13篇集結而成。書中主要對有關虛時間、由黑洞引起的嬰兒宇宙的誕生以及科學家尋求完全統一理論進行了努力探索,並且對與有關人的自由意志、生活價值以及死亡都作出了較為獨特的見解。


這部書的主角喬治出生於一個非常重視環保的家庭,其父親認為科學技術危害地球環境而拒絕使用現代科技產品。喬治十分單純,在學校里經常受到欺負。因為對科學痴迷,他能戰勝周圍人性的陰暗面。一次,喬治很幸運地遇到宇宙學家埃里克,在埃里克研製的超級電腦Cosmos協助下,喬治和埃里克的女兒安妮暢遊太空。他們曾經一起搭乘彗星造訪木星、土星,並在小行星帶遇險……

書中最驚心動魄的部分,是埃里克中了雷帕的詭計,險些被黑洞吃掉。幸運的是,埃里克已經找到了從黑洞中逃逸的辦法。喬治、安妮以及安妮母親在地球上歷經艱難險阻,找回被竊的Cosmos,而Cosmos則以埃里克理論為依據,從外太空恢復落入黑洞的物體的信息,終於將埃里克救出黑洞。

而喬治的父母也通過了喬治在一次演講比賽中的演講,也了解到了科技對於人們的重要性,慢慢接受了科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一份「清單」和一個「坐標軸」:這是2018年我看教育的方法論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