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紅樓夢的來龍去脈和原著大結局

紅樓夢的來龍去脈和原著大結局

序:

《紅樓夢》第一作者為明末遺臣、大文豪吳梅村,初稿曰《風月寶鑒》,另有《石頭記》、《紅樓夢》等題名。

曹雪芹對《紅樓夢》的貢獻是 「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優化了《風月寶鑒》的結構和情節後更名為《金陵十二釵》。

《金陵十二釵》具有完整的故事脈絡。該版抄錄若干份交給文學名流點評以便繼續完善,所以《金陵十二釵》又名《吳氏石頭記增刪試評本》。

曹芹溪在《吳氏石頭記增刪試評本》和各方點評基礎上繼續編纂完善,經胭脂齋點評定稿後,題目回歸為《石頭記》,即《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簡稱八十回「脂本」。

脂批一直提「雪芹」、「芹溪」。許多人認為芹溪是曹雪芹的別號,曹芹溪實際應是曹雪芹晚輩。

因吳氏和曹雪芹等早期版本終結部分過於尖銳地映射時政,難以廣泛流傳,曹芹溪只重修了前八十回,並未編善《金陵十二釵》結局部分。

一八零八回《吳氏石頭記增刪試評本》到八十回的半部紅樓夢《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分別是試評和重評,二者一脈相傳。

芹溪的潤色和胭脂齋點評修改令《紅樓夢》文采和立意都有了新的高度。

正式刊印時,結局部分被重新改寫,形成為通俗意義上的《紅樓夢》,即一百二十回「程本」。

從初稿到通行本的過渡版—曹雪芹《吳氏石頭記增刪試評本》,即「癸酉本」的出現為我們揭開了《紅樓夢》幾百年的歷史疑團:《紅樓夢》是幾代人百餘年薪火相繼的鼎力之作,其大結局超乎所有人的猜測和想像。

《紅樓夢》通行本前八十回據脂本匯校,後四十回據程本匯校,署名「曹雪芹著,無名氏續,程偉元、高鶚整理」 。

一般認為有13個版本的古本《石頭記》存世,其共同特點是只有前八十回,且殘缺。

近十年出現的《吳氏石頭記增刪試評本》最後一回有條批語:「本書至此告終,癸酉臘月全書謄清。梅村夙願得償,吾所受之託亦完。若有不妥,俟再增刪之。雖不甚好,亦是盡心,故無憾矣。」從而得知此書的定稿時間為癸酉年,所以把《吳氏石頭記增刪試評本》命稱為「癸酉本」。

癸酉本有一百零八回,前八十回除秦可卿部分外與通行本基本吻合,後二十八回內容與通行本則截然不同,但與通行本大多數批語和所有伏筆驚人吻合。

癸酉本很多內容難以想像,最明顯的是情榜。紅學愛好者普遍認為情榜寫女子,而癸酉本情榜中出現了諸多男性。

金陵十二釵正冊

情情——林黛玉,無情——薛寶釵,情尊——賈元春,情敏——賈探春,情憨——史湘雲,情隱——妙玉,情懦——賈迎春,情冷——賈惜春,情雄——王熙鳳,情緣——賈巧姐,情槁——李紈, 孽情——秦可卿

金陵十二釵副冊

情呆——香菱,情妥——平兒,情壯——薛寶琴,情貧——邢岫煙,情魅——寶蟾,情僥——嬌杏,情悔——尤二姐,情剛——尤三姐,情殃——瑞珠,情累——寶珠,情穎——李紋,情聰——李綺。

金陵十二釵又副冊

情勇——晴雯,情箴——襲人 ,情屈——小紅 ,情慧——紫鵑,情守——麝月,情譖——鴛鴦 ,私情——司棋,情烈——金釧兒 ,情怨——玉釧,情諒——茜雪,情絡——鶯兒,情折——柳五兒

金陵十二釵三副冊

抱琴——情忠,待書——情斥,入畫——情央,彩雲——情蹉,翠縷——情寬,雪雁——情弱,秋紋——情順,碧痕——情寧,春燕——情平,綉桔——情善,嫣紅——情讓,佳蕙——情和

金陵十二釵四副冊

翠 墨——情豁,墜兒——情贅,豐兒——情隨,蓮花兒——情拒,蟬姐兒——情施,善姐——情切,琥珀——情靜,綺霰——情從,銀蝶——情護,小鵲——情遜。秋桐——情悖,四兒——情頑

金陵十二主子

情慈——賈母,情貪——賈赦,情疏——賈敬,情嚴——賈政,情執——邢夫人,情直——王夫人,情勸——薛姨媽,情訓——賈代儒,情奢——賈珍,情忍——尤氏,情儒——林如海,情幫——甄士隱

金陵十二公子

情不情——賈寶玉,情乖——甄寶玉,情俠——柳湘蓮,情冤——馮淵,情障——賈瑞,情承——賈蘭,情豪——馮紫英,情隘——陳也俊,多情——賈璉,情英——衛若蘭,情孝——賈琮,情繼——賈菌

金陵十二雜家

情義——倪二,情遇——二丫頭,情種——秦鍾,情約——潘又安,情毒——夏金桂,情誑——張道士,情救——賈芸 ,情俗——王板兒,情縱——多姑娘,情鑽——門子,情貼——蔣玉菡,恩情——劉姥姥

金陵十二惡人

情奸——賈蓉,情虛——賈薔,情惡——趙姨娘,情逆——賈環,情釁——錢槐,情邪——馬道婆,濫情——薛蟠,情婪——賈雨村,情誆——王仁,情猖——孫紹祖,情詭——冷子興,情欺——金榮

通行本《紅樓夢》開篇說: 「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

第一回又用近半篇幅陳述故事的出處和流傳,核心是:「因毫不干涉時世,方從頭至尾抄錄回來,問世傳奇。從此空空道人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為情僧,改《石頭記》為《情僧錄》。至吳玉峰題曰《紅樓夢》。東魯孔梅溪則題曰《風月寶鑒》。後因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則題曰《金陵十二釵》。」

其中吳玉峰即吳梅村別號,文中道人、情僧云云是虛,吳梅村則為第一實際人物。這也是吳氏為原創作者的一大隱含證據。

很多時候我們理解為作者迫於文字獄,用的真真假假的說辭來為自己推脫。直至發現癸酉本題說「此書本系吳氏梅村舊作,共百零八回,名曰《風月寶鑒》,每回僅三四頁也,故事倒也完備,只是未加潤飾稍嫌枯索,吳氏臨終托諸友保存,閑置幾十載,有先人幾番增刪皆不如意,也非一時,吾受命增刪此書莫使吳本空置,後回雖有流寇字眼,內容皆系漢唐黃巾赤眉史事,因不干涉朝政故抄錄修之,另改名《石頭記》。」方知第一作者應是明末清初的文豪吳梅村。

清代宗室愛新覺羅·裕瑞對《 紅樓夢》 研究和考證後在專論《紅樓夢》 的《棗窗閑筆》記述:「舊有《風月寶鑒》一書,又名《石頭記》,不知為何人之筆。曹雪芹得之,以是書所傳敘者,與其家之事迹略同,因借題發揮,將此書刪改至五次......」。這記述是《紅樓夢》淵源之佐證。

我們可以大膽推論:《吳氏石頭記增刪試評本》乃曹雪芹在吳氏稿件基礎上的早期改動版本。「一字一淚」、「一字一血珠」、「字字皆是血」,一百零八回癸酉本是帶有大結局的完整本。

後來曹芹溪繼續修改並經胭脂齋點評時又改回《石頭記》,幾十年後刊印時方正式定名《紅樓夢》。

癸酉本結局和脈絡與前八十回高度契合,前八十回批語中提到的諸如「林黛玉悶作十獨吟、甄寶玉送玉、衛若蘭射圃、妙玉瓜州渡口屈從、薛寶釵借詞含諷諫、王熙鳳知命強英雄」等重要情節都在癸酉本後二十八回都有迴響。

前八十回的所有人物,癸酉本都有交代。

癸酉本前八十回與通行本的出入在秦可卿大喪前後,後二十八回與通行本的差異則翻天覆地。前八十回描繪了一個美好世界,後二十八回把美好撕了粉碎,呈現了一片模末世衰敗景象。

癸酉本的出現,完全顛覆了我們對《紅樓夢》的傳統認識:原來《紅樓夢》隱寫的就是明亡清興、改朝換代的那一段血淚歷史!

癸酉本草蛇灰線、伏線千里、絲絲入扣。

比如林黛玉之死,歷來有無數假設,卻從沒人想到「千紅一哭,萬艷同悲」,她會落得只剩一副白骨。

林黛玉的死法,跟《葬花吟》和《桃花行》句句對應。比如「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凈土掩風流」;比如「一聲杜宇春歸盡,寂寞簾櫳空月痕」;「一年三百六十天,風刀霜劍嚴相逼」。

金陵十二釵的判詞,其實都十分直接。

「玉帶林中掛」應對林黛玉吊亡,薜寶釵最後葬身雪裡則應了「金簪雪裡埋」。

癸酉本里,湘雲出場十分生動,比如「搖著黛玉手臂笑道」,還有她和寶玉兩次提到「猴子」、「孫悟空」,都是對前八十回她那個燈謎的呼應。「因麒麟伏白首雙星」,這個數百年以來的謎案,在癸酉本里也得到了合情合理的結果。

後二十八回,巧姐兒做了妓女了。正應了脂批「後有忍恥招大姐之事」。

北靜王在前八十回一直是正面形象,實在沒想到他會抄賈家,又在新朝混得風生水起。北靜王的服飾是明朝戲曲裡面的裝扮,這是一種暗示:「你方唱罷我登場」才是北靜王角色的寓意。

《紅樓夢》「釵於奩中待時飛」正是薛寶釵結局的伏筆:賈雨村字時飛,寶釵恰恰嫁了賈雨村。

「我們這樣的大家族,從外面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只有從裡面殺起來」。探春這句話幾乎囊括了《紅樓夢》的大結局。

前八十秦可卿部分與通行本有很大出入。

通行本第十回,除了說秦可卿的病情,沒什麼重要情節。而癸酉本第十回回目是「金寡婦嗔姤凝曦軒,秦可卿淫上天香樓」:

薛蟠回到賈家私學,得知剛發生的鬧學堂一事,非常生氣,在賈蓉慫恿下又與秦鍾爭奪香憐發生爭吵,最終沒有打起來,不了了之。金寡婦為金榮被打的事,怒氣沖沖的去找秦可卿評理,路過會芳園凝曦軒時,遠遠看見尤氏與幾個丫頭走過,尤氏面有怒色,金寡婦從旁人那裡打聽到秦可卿病了,感覺自己來的不是時候,所以思來想去只好忍氣回去了。接下來,作者寫了秦可卿生病的原因,原來這是她淫上天香樓導致的。秦可卿是個非常放蕩的女人,曾經勾引過寶玉,和賈薔也有姦情。

一日,賈蓉不在家,秦可卿約賈薔來偷情,而她自己在家沐浴梳妝,等賈薔來,不料賈珍透過帘子看到了秦可卿的美態,頓時起了淫心,進去拉拉扯扯。秦可卿幾番掙挫,還是讓賈珍得手了。正在發生關係,忽然瑞珠隔著帘子說:「有人登訪了!」驚得二人趕緊穿衣服。賈珍很快整理好衣服,然後迎了出來。原來是賈薔赴秦氏之約而來,他進門看到賈珍以後嚇了一跳,實在是沒有想到,非常尷尬。賈薔找借口說是來邀請賈蓉赴宴的。賈珍信以為真,說自己有事,趁機溜了,賈薔也藉機走了。賈珍覺得在秦可卿房中偷情不安全,於是跟秦可卿說以後二人去天香樓幽會,因為那裡平時人少。為了安全起見,兩人每次在天香樓偷情的時候都讓瑞珠在門外把風。一次偷情之後,秦可卿在更衣的時候,將簪子遺落在了天香樓。書中還提到:「天香樓原名為『西帆樓』」,之所以改名並沒有講出原因。焦大在寧府負責干雜活,多次窺視到秦可卿與賈珍、賈薔等人的醜事,心裡很是厭惡。

有一天,另一個丫鬟寶珠去天香樓打掃衛生,拾到了一個簪子,發現是秦可卿經常戴的,心想人人都知道是秦可卿的,自己不好獨吞,不然以後被人發現,說不清是自己偷的還是撿的,不如討好主子,得個好名聲。於是她急忙興沖沖地去找秦可卿,卻遇見了尤氏,尤氏問她怎麼回事,於是她說明實情,把簪子交給了尤氏。尤氏之前就聽到一些奴才偷偷議論關於秦可卿的風言風語,一直不信,現在看到秦可卿的簪子,得知是在天香樓撿到的,心內也有些信了,於是派人秘密跟蹤賈珍,並且和賈蓉商議,二人決定找機會捉姦。這一天,秦可卿又去天香樓與賈珍幽會,尤氏、賈蓉獲悉之後快步往天香樓趕來。負責在門外望風的瑞珠,此時居然由於瞌睡在打盹,賈蓉和尤氏從遠處走過來的時候,她沒有及時發現,直到二人上樓來了,她才驚醒。於是她忙起身想趕緊去敲門,賈蓉氣得搶上前去把她踢開,然後和尤氏闖了進去。當時場面很是狼狽,賈珍惱羞成怒,賈蓉和尤氏對秦可卿更是又打又罵。一番爭吵之後,各人回房了。而秦可卿因為又羞又愧,很快就病倒了。

秦可卿和賈珍的醜事很快就在賈府傳開了。大家都很震驚,賈母非常生氣,完全改變了對秦可卿的態度。寧府為賈敬排家宴慶壽辰時,秦可卿不敢違背禮法,抱病前來參加,邢夫人和尤氏等人卻冷言冷語勸她回去,說她不配來。這讓秦可卿再受打擊,心情極為沉重,病情更重了。

由此可知,賈母不是因為吃桃鬧肚子不能參加壽宴,而是因為秦可卿在賈敬壽辰前一天曝出姦情。

癸酉本第十三回中也另有天地:

賈蓉、尤氏、邢夫人、賈赦以及賈珍等聚在一起,商討秦可卿的事情,認為她的醜行敗露,越傳越廣,不能再在賈府呆下去,最後大家認為只有犧牲她才能為賈府挽回顏面,於是命她自盡。賈珍不同意這個決定,一番哭鬧無用,被邢夫人等人勸了回去。秦可卿自知難逃一死,只得在天香樓上吊自盡。瑞珠一直為自己壞了賈珍和秦氏的好事深感內疚,現在秦可卿死了,知道自己也不會有什麼好結果,於是撞柱子死了。而寶珠覺得因為自己送簪子引出兩條人命,心中愧疚之極,所以也甘心為秦可卿守靈。賈珍為了喪事能體面而風光地進行,花一千二百兩銀子為賈蓉謀取了個龍禁尉的職位,所以賈府為秦可卿隆重地舉行了葬禮。

《紅樓夢》的根本主旨是「毀清悼明,傷時罵世」,其中人物都有很強寓意:

寶玉是傳國玉璽,喜歡紅色喜歡吃胭脂,也就是離不開那紅色的印泥。「通靈寶玉」上鏤刻的「莫失莫忘,仙壽恆昌」類於「傳國玉璽」上篆刻的「受命於天,即壽永昌」。

黛玉則是崇禎帝的象徵,愛哭、小性兒、多疑、率真。黛玉仙逝亦與崇禎同法同日:崇禎自縊煤山古槐,黛玉亦在柳葉渚邊的槐樹上吊亡,都是陰曆三月十九。

賈母是老太太、老祖宗、老太君,影射朱元璋。

王夫人影射明熹宗朱由校,意外落水成疾。朱由校臨終前把皇權交給了兄弟朱由檢,即崇禎帝。而王夫人最後把她的「命根子」寶玉託付給了黛玉。

寶釵象徵滿清,因為她的名字裡帶「金」,這是滿清的象徵符號。她那金鎖上的「不離不棄,芳齡永繼」是鑄上去的,暗喻大清的「不正統」。

帶金的多代表滿清,像鴛鴦姓金、玉釧、金榮等,後來都成了反面人物。還有帶水的、帶北的,後來都倒向滿清,例如北靜王水溶、賈雨村等。

夏金桂類於吳三桂,狡詐尚氣、出爾反爾,對寶玉懷覬覦之心,且付諸於行動,最後不得善終。

「賈敬襲了官,如今一味好道,只愛燒丹鍊汞,余者一概不在心上。」這像極了嘉靖皇帝。賈敬之死用的是「老爺賓天了」,而「賓天」特指帝王之死。

賈環就是「家患」,喻指闖王李自成。

賈蓉、賈薔諧音「戎羌」,乃胡虜蠻夷之徒,象徵滿清。

另外湘雲隱喻歷史、香菱應對南明永曆帝、王熙鳳影射宦官魏忠賢、邢夫人象徵大明刑法、賈政喻指大明朝政、元春與林紅玉影射袁崇煥等等等等。

吳梅村,字駿公,號梅村,又號梅村居士、梅村叟、鹿樵生、灌隱主人,大雲道人,舊史氏等。

按《紅樓夢》首回介紹,故事最早是道人從石頭上抄來的自述史,而吳氏名號又「道人」又「史氏」,也許不是巧合。

吳氏是一位多才多藝的作家,學識淵博,著述甚多。他不但工詩能文,而且熟悉音律,擅長度曲填詞,雜劇傳奇、繪畫等。其詩取經唐人,各體皆工,而以七言歌行最能自成一體,時稱「婁東派」,世稱「梅村體」,與錢謙益、龔鼎孽並稱「江左三大家」。

吳梅村離世後數十年,由曹雪芹的叔叔畸笏叟曹頫組織曹雪芹等人對《紅樓夢》稿本進行批註與潤色,使故事情節與脈絡結構變得完整豐滿,編輯成為《金陵十二釵》,也就是癸酉本《吳氏石頭記增刪試評本》。

畸笏對《吳氏石頭記增刪試評本》仍不滿意,又請晚輩曹芹溪再度潤色,同時由脂硯齋作批輔助改動,這才有了《脂硯齋重評石頭記》。

《紅樓夢》通行本前八十回是由曹芹溪在曹雪芹《吳氏石頭記增刪試評本》基礎上潤色的,可惜「壬午除夕,書未成,芹為淚盡而逝」,曹氏的二度修繕只潤色了前八十回,甚至前八十回中的部分章節,如六十四回、六十七回也基本沿用了《吳氏石頭記增刪試評本》內容。

也或許因為後二十八回的內容過於寫實,影射了太多明末清初時期的真實事件,不利於本子的傳播,芹溪才砍掉後二十八回,通過一喉二歌、一擊二鳴的創作手法來反覆潤色完善前八十回,並以批語來暗示故事結局。

秦可卿之死部分的批語:「秦可卿淫喪天香樓,作者用史筆也,老朽因有魂托鳳姐賈家後事二件,嫡是安富貴榮坐享人能想得到處,其事雖未漏,其言其意則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刪去。」正是《紅樓夢》一書被不斷點評、修正、潤色的實證。

《吳氏石頭記增刪試評本》是試評,《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為重評。試評和重評,有先有後,一脈相傳。

通過曹雪芹的重修,曹芹溪的潤色,《紅樓夢》的文采、內容和立意都達到了新的高度。

原意前八十回拉弓,後二十八回放箭,通過強烈的對比來突出創作主題。前八十回竭盡全力描寫了一個世外桃源一般美好的世界,年輕富貴的男孩和女孩們在大觀園裡嬉戲打鬧。外面世界的險惡偶爾會滲透進這個桃花源里,不過不影響整體安靜祥和的美好氣氛。

改編後,終於另有模樣。家亡血史的民族矛盾被埋藏在細微之處,纏綿悱惻、兒女情長的寶黛釵戀就逐漸成為世人眼中《紅樓夢》的主脈絡、主基調。

原稿中,吳梅村對李闖、張獻忠等流寇深惡痛絕,對滿清又極盡諷刺挖苦。曹雪芹重修時繼承了吳梅村這一罵清悼明的基調。芹溪下筆時,劍拔弩張的民族情感、驚心動魄對立情緒漸趨緩和淡化,而以風花雪月的場景,明褒實貶的含蓄委婉筆調對故事作了深度美化。

不懂風情者讀的是滿紙荒唐言,能解其味者品的才是一把辛酸淚!

癸酉本結局實在是黯淡到了極點,寶玉和史湘雲居然討了幾十年飯後相繼落魄而亡,寶玉到死也沒出家。

美好的生活撕碎了給人看,更顯慘烈。作者打碎的不是美麗的大觀園,而是不堪一擊的現實和人性。

「凡鳥偏從末世來」,只有看了後二十八回才明白,《紅樓夢》真的是寫末世,一個國家、一個王朝的末世。

十一

後二十八回精彩轉折無窮,難以摘錄,我們可以用寶玉吊念黛玉的誄文-黛玉誄來共饗:

吾妻林氏黛玉自臨人世,迄今凡十有九載,鄉籍姑蘇盛地,傑出名宦高府,棨戟拋卻故里,遠投親眷新廬,萱椿終不相首,永作他鄉之客,思其容則清雅飄逸、堪同西子比娉婷,思其度嬌姿弱態,敢與飛燕賽嬋娟,其品貌則花月猶覺淺庸,其風度則茝蘭自為慚憐,看其眉娟麗似蹙若顰,橫雲卧柳,一番韻味,華章莫述,看其目明秀似凝凄含**漆灼星,萬般憐愛,斐文難賦,量其纔則道韞擲筆,宋玉神疏,念其尊則金玉陋俗,珠翠粗鄙,祿蠹看官慚顏,世俗孺媼咸仰;其為潔冰雪尚有微塵,其為尚崑崙猶在足下,其為節勁竹可同比肩,其為德松柏堪譽深長。

妙筆興詠有章,詩社菊花魁奪,文雅點灑馥郁,似聞桂醑蘭香;儉約惜物尚古,閨性嚴毅平修。持家以寬克眾。德美旦奭清一,疏昵惟善是嘉,孰料晴日蒙蔽烏雲,姣蘭偏逢狂飈,濁霧彌掩清靈,碧空潑染濃墨,遂使明妍褪盡罔屈,佳思淪為幽沉,飛龍陷於曲沼,遺恨無盡無窮。蒹葭似聞冤啼,匝地疑有悲聲。悲呼恍出荊棘,憤怨如聚蓬榛,蔓延天地,直上蒼穹。

赤子黼黻,願以眾命換取玉容仙質;銀漢霜娥,齊助月兔搗杵回生之葯。然芳姿終散,倩影難尋,一把辛酸,唯嘆夭折。楓楊蕭蕭,陰陽浩浩,杳杳潛寐,千載不寤。年命譬如朝露,失我故歡;人生忽如風絮,余之永傷。憶昔妹妹拋家別父,孤苦無依寄身府下,姊娣悉慕詩才,奴婢咸仰深恩。雖有慈祖仁親呵護,忠婢貞鬟勤侍,然內心凄苦又誰能知?曾記妹妹初來始見,睹顏面善,權作舊時相識,心有靈通,恰似遠別重逢。感慕嬌顏弱姿,送妹顰顰妙字,厭俗高低不擇,癲狂狠命摔玉。親密友愛意重,青梅竹馬情深,晨夕言和意順,行止略無參商。金玉謠言生妒,熟慣難免求全,賭氣荷包誤剪,躬自俯就迴轉。籠袖喜聞奇香,俏語笑學咬舌。畸角同埋花冢,橋石共讀西廂。我是多愁多病,卿乃傾國傾城。情重愈發斟情,一心反成兩心。

卿自臨風灑淚,吾則對月長吁。雖系人居兩地,實為情發一心。紫鵑慧辭試玉,公子魂魄失守。樁樁件件難忘,朝朝暮暮謹記。良緣喜待佳姻,宅院風波四起。蜥蜴謠諑龜龍,貞烈見嫉遭危。仕途人情紙薄,盍府竟被檢抄。惡子外通流寇,姨娘內引強梁。遮天黑雲污濁,遍地白骨重疊。楸榆颯颯鬼泣,蓬艾啼猿哭屈。官高盡遭殺戮,骨肉自相戕伐。血污遊魂驚心,草舞腥風濺淚。世情萬事衰歇,兄弟天倫喪亂。幽冥日近,蓬萊路遠。廝園依舊,卿何薄命?柳遮槐隱,孰何孤骨寂寞?青楓鬼吟,惟獨佳人無墳。繩碎巾漚,顰顰懷恨自縊,帕陳淚浸,瀟湘舊跡模糊。

今日歸園,紫鵑芳影難覓,新仇舊恨,憑自堆上心頭。仰天泣號,青帝緣何無情?低首沉吟,地府忘收悲魂。昔景如影,思之歷歷凄梗。思慮趨深,難解失妻之惑。必定自縊槐枝,古今多少相似,屈子怨深,悲投汨羅,龐涓有恨,師敗自剄,西施功空,沉江泥葬,飛燕遭詆,貶庶己亡,如是運舛,鬱郁投繯。楚王愧心,烏江刎頸,扶蘇情苦,泣昭拋生,文種憤主,劍逝楚郢,子胥誠心,夫差逼殺,不韋受牽,忍淚服毒,叔齊節高,首陽餓亡,幽王寵姒,驪山命歸,林林總總,不可盡述。

被諑譖兮悲兮愁,心煩憒兮哀兮憂。虎兕爭兮咸京晦,狼蠍侵兮舊邦墮。宮廷蒙兮不見光,道遐迥兮業勛垂。凌驚雷兮而狐疑,違紫都兮沼水堵。犬戎為患,自堯舜侵擾中華。漢唐諸朝兮,深受其害;胡虜成勢,於秦楚覬覦長城,宋元各代兮,盡遭之襲。不幸兵戈之禍兮,蔓延當今之世。欺舜之正裔,辱聖虞之功德。嘲父輩之仁孝,蔑赫赫之靈天。朝中跳梁兮,小丑猖獗。世代剿襲之難滅,日月億兆兮不絕。恨不能操戈被甲兮,以滅胡虜;車轂短接兮,報切齒痛。帶劍挾弓兮,以破戎羌;持長矛兮,以除賊首。帝陽司權,緣何包惡邪兮。賊寇舉國施虐,四野血肉遍地。胡騎滿城揚塵,八方哀聲載道。

天何如是之無情兮,龍戰於野血玄黃。地何如是之冷漠兮,宦民奔逐孺婦喪。華夏飲淚,黎庶含悲。甘採菊逸兮,攜同顰卿。仙乘輦車兮,不問塵寰,人面何處兮,荒渚有骨。神靈有驗兮,不容佳侶。恨如春草兮,劃盡猶生。朱樓有夢兮,歷歷如近。欲生雙翼兮,探尋鴻蒙。碧落仙界兮,顰卿靜居。煙蘿為障兮,臨茲莫睹。破蒼蒲荊棘兮,誓攜卿手。獻誠心怦然兮,忘卻煩愁。結縭於瑤池兮,普仙同賀。倏忽嗟嘆兮,幻影成虛。唏噓涕泣兮,佳緣不再。人生不如意兮,遺恨難遣。欷欷悵怏兮,彷徨語寂。誌哀無盡兮,虔誠是禱。聊成禮兮,志為期祥。

嗚呼哀哉!尚饗!

愛丨知識丨成長

與孩子一起成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學媽小百科 的精彩文章:

TAG:學媽小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