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11歲承襲宿衛長,元朝第三位皇帝,戰功顯赫

他11歲承襲宿衛長,元朝第三位皇帝,戰功顯赫

元武宗孛兒只斤·海山(1281年8月4日-1311年1月27日),元朝第三位皇帝,蒙古帝國大汗,汗號"曲律汗"。為忽必烈太子真金次子答剌麻八剌之長子,統軍北邊,多立戰功,封懷寧王。十一年(1307年),成宗鐵穆耳病逝,儲位虛懸。海山回大都奔喪,被擁立為帝,並追崇其父為元順宗。即位後更換了成宗時的大臣,封其弟愛育黎拔力八達為皇太弟。 元武宗在位四年(1307年-1311年),時間,期間元朝內部的矛盾得到舒緩,設置常平倉以平抑物價,下令印製至大銀鈔,然而反而使銀鈔嚴重貶值,導致財政危機加劇。死後廟號武宗,謚號仁惠宣孝皇帝。

大德十一年(1307)成宗病死時,他遠在青海駐防。按照元朝舊制,在皇位空虛時,暫由中宮卜魯罕皇后攝政,由她召集宗親大臣舉行庫里爾台大會另選新君。卜魯罕和左丞相阿忽台準備擁立成宗鐵穆耳的堂弟安西王阿難答,因他是忽必烈諸孫中年齡最長者。但是海山母弟愛育黎拔力八達與其母答己於3月21日以奔喪為名回京城(大都),並率先帶領衛士闖入內庭逮捕了左丞相阿忽台和安西王阿難答等人,以"亂祖宗家法"之罪將他們全部殺死。此時,闊闊出等諸王均勸愛育黎拔力八達即皇帝位,但他考慮其兄海山有重兵,故先以監國之名掌握政權,並派使者奉玉璽北迎海山。

公元1307年3月,海山率3萬精兵到達和林(今額爾德尼召南),5月至上都,即皇帝位,是為元武宗,汗號曲律汗。之後廢成宗皇后卜魯罕之後並賜死。立其弟愛育黎拔力八達為"皇太子"。海山即位後,下令存恤征戍之士及供給繁重州郡的役卒,免除大都、上都和隆興那裡的三年差稅;對雲南、八番、田楊等地免除一年的差發;對逃移復業者給予免三年。並允許民間冶鐵,以此恢復和發展生產。對受災地區,作出停止徵收山場湖泊稅,聽任貧民就地採取。勉勵興辦學校,免除儒戶的差役等措施。

當初武宗海山能繼位,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他弟弟愛育黎拔力八達在大都發動的打倒成宗皇后卜魯罕和安西王阿難答的政變,所以作為報酬,愛育黎拔力八達在武宗登基後第九天就被立為皇太子,並約定「兄弟叔侄世世相承」。 武宗朝,愛育黎拔力八達以皇太子身份守中書令,掌管中書省事,儘管武宗設尚書省以分中書省之權,但愛育黎拔力八達仍積極參政。同時,皇太后答己亦頗有干政野心。於是在武宗朝,皇帝聖旨、皇太后懿旨和皇太子令旨並行不悖,皇太后有鐵木迭兒等蒙古貴族的支持,皇太子有漢人儒臣李孟等的支持,三宮之間關係微元武宗海山妙,為後來的矛盾埋下伏筆。武宗時的主要矛盾則是武宗和皇太子的矛盾,到了至大三年(1310年)已浮出水面,尚書省左丞相三寶奴和宦官李邦寧公然勸武宗改易太子,立武宗自己的兒子和世為儲君。尚書省右丞相康里脫脫力持不可,武宗最後也未聽從,終究沒有毀約。

至大四年(1311年)正月初八,海山駕崩於大都玉德殿,享年三十一歲。皇太子愛育黎拔力八達繼位,是為仁宗,為兄長海山上廟號為武宗,謚號為仁惠宣孝皇帝,蒙古汗號為曲律(意為俊傑)汗。 仁宗沒有守住與兄長的約定,而是逼走了侄兒和世,立自己的兒子碩德八剌為皇太子。十多年後,海山兩子和世、圖帖睦爾奪回皇位,以後的黃金家族汗位遂落在海山一系手中。

元武宗孛兒只斤海山,生於元至元十八年,是世祖忽必烈曾孫,成宗鐵穆爾侄。祖太子真金,父真金次子答刺麻八剌,母興聖太后弘吉剌氏。 忽必烈生前曾立次子真金為太子,但真金於公元1285年先其父而死。其後忽必烈曾打算立答刺麻八剌為儲,不過答刺麻八剌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春在京師去世,時年二十九歲。其母弟鐵穆爾遂被立為皇太孫,後即位。

大德三年(1299年),由於原來鎮守漠北的寧遠王闊闊出在備邊時鬆懈,成宗鐵穆耳就命侄海山代其職,其後海山曾大敗叛王海都。大德八年(1304)年,海山因功被冊封為懷寧王,佩帶金印,食封瑞州65000戶。海山的顯赫軍功和精良的部眾,為其爭奪帝位奠定了基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元朝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元朝在歷史上存在感那麼低呢?
分為四等人的元朝,你是哪一等呢?

TAG:元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