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唐代李晟破吐蕃、南詔聯軍於大渡河之戰戰績是否有誇大?

唐代李晟破吐蕃、南詔聯軍於大渡河之戰戰績是否有誇大?

安史之亂前唐朝對吐蕃的戰役斬首上千就是大勝了,到安史之亂後是唐朝吐蕃之間的戰爭卻出現了多次斬首過萬的戰績,譬如大曆十四年元年李晟大勝吐蕃南詔聯軍這一仗,如果數字一仗即全殲吐蕃南詔聯軍十萬人,堪稱空前絕後的大勝,但其中是否有誇張的成分,僅就兩唐書和資治通鑒之間記載的差異做一分析,個人認為此仗殲敵十萬的數字後出,不足為信。

《舊唐書本紀》言冬十月丁酉朔,吐蕃合南蠻之眾號二十萬,三道寇茂州、扶、文、黎、雅等州,連陷郡邑。發兵四千助蜀,大破之。

《舊唐書吐蕃傳 》 十月,吐蕃率南蠻眾二十萬來寇:一入茂州,過汶川及灌口;一入扶、文,過方維、白壩;一自黎、雅過邛峽關,連陷郡邑。乃髮禁兵四千人及幽州兵五千人同討,大破之。

《舊唐書李晟傳》德宗即位,吐蕃寇劍南,時節度使崔寧朝京師,三川震恐,乃詔晟將神策兵救之,授太子賓客。晟乃逾漏天,拔飛越,廓清肅寧三城,絕大渡河,獲首虜千餘級,虜乃引退,因留成都數月而還。

《舊唐書曲環傳》。上初嗣位,吐蕃大寇劍南,詔環以邠、隴兵五千馳往,大破戎虜,收七盤城、威武軍及維、茂二州,西戎奔遁。環大振功名而還,

此戰舊唐書都只言大破之,李晟部斬首千餘,收復維茂二州,吐蕃南詔聯軍退兵。冊府元龜輯錄的史料:

「德宗即位吐蕃寇劍南時節度使崔寧在京師三川皆恐晟將神策兵萬五千救援晟乃逾漏天攻拔飛越廓清肅寧三城絕大渡河獲首虜千餘級虜引去因留成都數月而還。

十三年四月吐蕃寇靈州朔方留後常謙光擊敗之德宗以大曆十四年五月即位十月吐蕃率南蠻眾十萬來寇一入茂州過汶川及灌口一入扶文過方維白填山一自黎雅過邛峽關連?舀郡邑乃髮禁兵四千人及幽州兵五千人同討大破之。」

道光十年刻本《古聖賢像傳略》中李晟的半身像

到了新唐書和資治通鑒殲敵數字出現了重大變化,新唐書李晟、曲環本傳還沿襲了舊唐書本傳的說法,斬首千級,吐蕃傳的說法加了虜大奔破:

「德宗始立,吐蕃寇劍南,方崔寧未還,蜀土大震,詔晟將神策兵救之。逾漏天,拔飛越等三城,絕大渡,斬虜千級,虜遁去。

乃南合南詔眾二十萬攻茂州,略扶、文,遂侵黎、雅。時天子已發幽州兵馳拒,虜大奔破。」

到了《新唐書南詔傳》這個數字變成:

「異牟尋立,悉眾二十萬入寇,與吐蕃并力。一趨茂州,逾文川,擾灌口;一趨扶、文,掠方維、白壩;一侵黎、雅,叩邛郲關。令其下曰:"為我取蜀為東府,工伎悉送邏娑城,歲賦一縑。"於是進陷城聚,人率走山。德宗髮禁衛及幽州軍以援東川,與山南兵合,大敗異牟尋眾,【斬首六千級,禽生捕傷甚眾,顛踣厓峭且十萬。】」

萬曆刻本《三才圖會》中李晟像

唐軍斬首數翻了六倍、墜崖而死的將近十萬,整個戰績相比舊唐書的記載翻了一百倍。資治通鑒大體沿襲了新唐書南詔傳的說法。

「初,馬璘忌涇原都知兵馬使李晟功名,遣入宿衛,為右神策都將。〔璘,離珍翻。使,疏吏翻。晟,成正翻。將,即亮翻。〕上發禁兵四千人,使晟將之,發邠、隴、范陽兵五千,〔邠、隴,邠寧、隴右二鎮之兵也。將,即亮翻。又音如字;下同。〕使金吾大將軍安邑曲環將之,以救蜀。〔史炤曰:曲,姓也。漢有代郡太守曲謙。〕東川出兵,自江油趨白垻,〔江油,漢、魏為無人之地,晉始置平武縣,隋改為江油縣,帶龍州。利州管下景谷縣西北有白垻鎮城。垻,必駕翻。蜀人謂平川為垻。〕與山南兵合擊吐蕃、南詔,破之。范陽兵追及於七盤,〔吐,從暾入聲。七盤縣,屬巴州,武后久視元年置。〕又破之,遂克維、茂二州。李晟追擊於大渡河外,〔大渡河,在雅州盧山縣。寰宇記:大渡河,自吐蕃界經雅州諸部落,至黎州東界,流入通望界,於黎州,為南邊要害之地。〕又破之。吐蕃、南詔飢寒,隕於崖谷死者八九萬人。」

這還不是最令人疑惑的,這一仗唐朝方面史料還有完全不同的說法。

孫樵《書田將軍邊事》[61]:

廣德、建中間,西戎兩飲馬於岷江。其眾如蟻,前鋒魁健,皆擐五蜀(《唐文粹》作「屬」)之甲,持倍尋之戟。徐呼按(《唐文粹》作「接」)步,且戰且進,蜀(《唐文粹》下有一「兵」字)遇斗,如值橫堵,羅戈如林,發矢如蝱,皆折刃失(《唐文粹》作「吞」)鏃,不能斃一戎,而況陷其陣乎?然其戎兵踐吾地日深,而疫死者日眾,即自度不能留,亦輒引去。故蜀人為之語曰:「西戎尚可,南蠻殘我。」

孫樵明言吐蕃這次入侵是因為不適應劍南的氣候而退兵的。

本文為看北朝授權發布,主編原廓,原著veauz。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築壘地域 的精彩文章:

第一次上陣的菜鳥炮手竟能一舉擊殺納粹德國坦克王牌魏特曼?
英國皇家空軍也不缺董存瑞、黃繼光?轟炸機飛行員亞倫上士傳奇

TAG:築壘地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