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跑鞋能穿多久?怎麼保養?這些你都知道么
一雙跑鞋可以穿多久?
有人說是跑步800km,有人說1000km
就該換鞋了,但是如果鞋沒有破損也要換嗎?
有跑步習慣的小夥伴一定有類似的感受衣服和褲子都可以將就,但一雙專業跑鞋對於跑步體驗和身體保護而言都是必不可缺的,但專業的跑鞋穿多久就不能穿了呢?
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的魯智勇博士介紹說:「德國科學家做過一個研究,目前世界上最好的跑鞋能發揮其有效功能的時間距離也僅800公里。800公里後,再好的跑鞋也會失去它原有的功能。所以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當一雙跑鞋的里程達到400至800公里時,就需考慮更換。這樣的代價也許有些大,但如果能夠做到這點,也能夠有效預防損傷的出現。」
但因為每個人的身高,體重,跑姿,腳的形狀或者參與跑步的類型:健身跑、競速跑、訓練不同,籠統的公里數指標不能完全適用於所有人,因此判斷一雙鞋子壽命的可以靠感覺中底的硬度。
依靠中底的硬度判斷是否更換
一掐二看是研究一雙鞋子是否老化的基本手段。
鞋子中底的硬度會有45°、55°、60°、70°等很多標準,數字越大,底越硬,反之,度數越小,底越軟。而這些度數,你用手掐一下鞋子的中底,就能清晰的感覺到。
一般的跑鞋度數在55°左右,掐下去會有一定的硬度,但是回彈很迅速,當使用時間長了,這種掐住回彈的感覺就會明顯減弱。中底的感覺軟榻,度數小一點如45°的使用時間過長,可能不堪重負而直接變形或者出現裂紋。這時候中底已經失去了價值。
中底材料的老化,是因為EVA中小氣泡已經都變形,不能再肩負回彈的作用,也就沒有了吸收衝擊力的作用,你自己跑步時候也能感覺到明顯的硬梆梆。這就意味著這雙鞋子可能不再適合跑步了,但是它仍然可以用作走路、最終決定它退役還是鞋子的大底,如果一雙鞋子大底磨損了,就沒有了抓地能力,基本上會造成底一邊高,一邊低的情況。這時候鞋子讓你受力不均勻,成為你受傷的罪魁禍首。
不同的路段選擇不同的跑鞋
延長鞋子的使用時間
柔軟地面:最傷腳踝,如果在比較柔軟的地上跑步,要選擇護踝功能較強的鞋。
硬的地面:很傷膝蓋,如果選擇在較硬的平面跑步,要選擇鞋底相對軟一些的鞋,這樣可以產生緩衝,減少跑步對膝蓋的衝擊力,降低對膝蓋的損傷。
如何讓跑鞋的壽命更久一點
不要穿著跑鞋去進行其他運動,比如籃球、足球。不同的路面對於跑鞋的磨損程度相差巨大,在公路上跑步就遠比在林間小路上費鞋。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在塑膠等專業跑道上跑步。
盡量別在雨天、雪天和暴晒的柏油馬路上跑步。一雙跑鞋穿兩天就應該讓它「休息」下,長時間穿同一雙鞋會加速鞋的老化、脫膠,適當的「休息」能讓鞋恢復良好狀態並保持乾燥,還有利於緩解腳臭。
用溫柔的方式穿/脫鞋。趕時間的時候,我們常常會直接將腳硬塞進鞋內,時間久了,就會對鞋幫部分造成不可逆的形變。
跑鞋清洗及曝晒後都會更緊一些,所以不要過高頻率的洗鞋子。在跑鞋表面出現污垢或有色印跡後,在舊牙刷或軟毛刷塗上適量清水或洗滌劑,輕輕刷洗,再用清水沖乾淨。注意風乾時不建議將濕鞋子平放,而是將鞋頭朝下鞋底朝牆,在常溫下通風處晒乾,以防止水浸入中底發泡材料。
畢竟一雙跑鞋這麼貴
咱們得好好保護不是~


※你就是自己的神,在你跑的地方
※新年特惠到!Discovery 男女款超輕白鴨絨650蓬羽絨服+山影男女款軟殼 套餐劵後價379元
TAG:42195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