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手機拍攝高質量視頻的十個技巧,get起來!

手機拍攝高質量視頻的十個技巧,get起來!

如今,手機越來越普及,手機攝影已是常態。事實上,用手機拍攝視頻也很簡單,你只需把相機轉換到攝像模式即可,甚至還可以拍攝4k高清視頻,那還有什麼理由能阻止你去拍攝高視頻呢?

和攝影同理,在錄製視頻之前你腦海里所想的將會決定你的視頻是怎樣的。只要以下10個小技巧,手機就可以拍到高質量的視頻!

1.橫幅拍攝

如果你希望你的視頻在被觀看時可以充滿屏幕,那麼在請保持你的手機橫屏拍攝。豎幅拍攝視頻看似沒有任何問題,因為手機本來就是一個豎幅屏幕,但當你想在其他地方或者其他屏幕播放此視頻時,則會出現屏幕兩邊有黑邊佔用空間,影響觀影體驗。

因此,為了更好的觀看效果,開始高標準的視頻練習和保持橫幅拍攝吧!

2.拍攝時保持平穩

智能手機體積相對較小,重量也很輕,但也可以保持驚人的穩定。在缺乏三腳架的時候,關可以有技巧地把手的肘部靠在身體上,以身體形成三腳架,以此獲得一定的穩定性。你會發現,即使這依舊會存在微小的抖動,但這些至少不會讓觀眾感受到強烈的顛簸。

但如果你想要在影片里展現一些運動鏡頭,而你的手卻不適宜動時,可以以腳為基礎,整個上身跟隨著照相機一起運動,這樣畫面也是保持著平穩的運動。

3.使用經典構圖

每個視頻都應該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畫面。事實上,突出的片段不是專業電影攝影師才可以拍到的,你也可以的!在一些重要的令人印象深刻的鏡頭中,我們可以通過使用構圖規則,去吸引觀眾,引導觀眾的視線。

就如同攝影一樣,在拍攝視頻中,三分法則也是常見且重要的,使用三分法是一個成功的開始。在設置中可以打開網格模式,儘管攝像模式無法打開網格,但你可以通過拍照模式的網格去觀察,在框架中線條相交的點是放置對焦點或拍攝主題的好位置,在攝像中物色好位置,如果你正在拍攝一個人,不妨在構圖時把他們放置在其中一個點上。

4.善於利用光線

光線是一種很神奇的東西,在拍攝視頻中可以是擾亂畫面效果的敵人,也可以讓作品錦上添花。因此,你需要知道如何去利用現有的光線,並且知道如何利用才能對你的作品更有利。在室外時,盡量去嘗試找一個陽光照射均勻的位置。

假若鏡頭某些部分看起來太亮或太暗,嘗試改變你的位置或重新找一個角度,同時養成這個習慣,這樣你仍然可以達到你的目標,拍到想要拍的場景。

請記住,光線應該是是服務於作品的。

5.把拍到的視頻混合

在視頻里,由許多短片段剪輯組成的視頻往往能提供更高的觀看趣味,你可以從多角度去拍攝同一個場景,特寫、中景、全景皆可,或通過重複拍攝同一個運動狀態,從多方面展現。不管你的拍攝主題是什麼,你都需要去思考可以用怎樣的鏡頭去豐富你的主畫面和故事。

6.手動設定曝光與對焦

並不是所有的智能手機都可以設置參數,但可以通過按下屏幕某個區域激活自動對焦/自動對焦鎖定功能。用手機拍攝視頻,最重要的是自動曝光鎖定功能,這樣可以讓手機在拍攝中不會頻繁改變曝光和對焦點。尤其是在帶窗的室內場景時,這種情況經常會發生。

所以,試著鎖定曝光,同時當你想接近一個物體進行拍攝時,手動對焦是最好的,需要通過手動設置去把相機的注意力集中在某個特定區域。

7.錄製良好的音頻

不好的音頻可以毀掉一個視頻。因為手機只適合在相當安靜的環境下去記錄畫外音。但這並不意味著你可以完全依靠它。

如果你想拍攝某個人說話,儘可能地靠近聲源,以避免環境噪音的影像。但毫無疑問的是內置的麥克風所錄製的聲音很難完全清晰無噪音,因此在後期視頻剪輯中需要做好因音頻無法使用的準備。

8.升級使用配件

到目前為止,以上每一個步驟都可以通過智能手機實現。但有一些配件可以把你的手機變成一個專業的視頻製作器材。當然,在這裡我們需要投入一些資金,所以要想清楚自己所想要達到的效果。

如果獲取靜態的鏡頭是你的目標,那麼一個手機三腳架或者穩定器便是很好的選擇。如果手機收錄的音頻不符合你的要求,那麼一個收音外置話筒就是你的需求了!

9.了解手機拍攝的局限

通過手機拍攝更佳的視頻,那麼在開拍之前,最好先了解一下器材的局限性,例如檢查一下手機可用內存與電池能量,做好充分的準備,則不需要浪費時間在清理空間。

同時,手機並沒有變焦鏡頭,而任何的的數碼變焦功能都會降低圖像的質量,所以需要找一個足夠近的位置,豐富構圖。

10.編輯和分享視頻

這是拍攝視頻的最後一步。如果沒有通過分享得到觀看和評論,你就很難去評估你作品的質量是否有所提升。如今在手機上編輯視頻也相對簡單,經過簡單的修剪,然後有一定邏輯地安排每一段視頻順序即可。這些基本都可以在手機上完成。

但最重要的是,不斷地拍攝和製作視頻,不斷地分享提供觀看,作品的質量才會不斷地提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新攝影師 的精彩文章:

TAG:小新攝影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