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果當初項羽殺了劉邦,歷史會不會改寫?

如果當初項羽殺了劉邦,歷史會不會改寫?

項羽此前殺宋義,有范增與全軍將士的支持;坑秦卒,有諸侯軍隊襄助。現在要殺劉邦,但是諸侯會幫助他嗎?不會。因為那時候項、劉都是懷王手下的將軍,都是楚軍,而且矛盾沒有公開化——受阻函谷關,曹無傷告密,令項羽感覺劉邦有敵意,再加上范增一頓故弄玄虛的教唆,才使他一怒要攻打劉邦。項羽當時的年齡很小,只有20多歲,是應屆大學畢業生的歲數,戰場上很厲害,政治上卻還很稚嫩。

而當劉邦親自到鴻門謝罪,並把功勞與稱王的資格拱手相讓時——其實很可笑,劉邦有什麼罪好謝呢——劉大哥已經把自己包裝成道德的完人,親切的戰友,一切滴水不漏,若此時項羽再殺掉劉邦,勢必失去眾多諸侯的信任,勢必影響自己的威望,也沒法向懷王交代。同時,劉邦的軍隊雖然不多,但若諸侯軍隊繼續作壁上觀,項劉火併窩裡斗,雙方都是十幾萬人,縱使項羽能勝,也將導致自己元氣大傷;即使殺掉劉邦,其部隊也不可能輕易就會被自己兼并(劉邦軍中有不少秦人,而項羽剛剛因為難以協調自己部隊與秦投降隊伍之間的關係而坑殺了二十萬秦人)。

當時,對於項羽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殺掉劉邦,而是趕緊利用自己的威勢,抓穩時機,分封諸侯,剪除對手,獲取眾心,建立霸業。所以,項伯回營對項羽做工作彙報的時候,真正打動項羽的並不是劉邦於秦宮室、寶庫、美女無所取,而是那句「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所引發的他對大局的全盤考慮。「項王許諾」,其實,鴻門宴的前夜,項羽就基本放棄了第二天要修理劉邦的意圖。

所以,項羽考慮再三,還是沒有殺掉劉邦。

項羽鴻門宴不殺劉邦,是他入關後所做的惟一正確的選擇。正是這次項劉言和,才構成了項羽得以馬上著手分封諸侯的基礎,才是他得以稱「西楚霸王」的基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先生談古今 的精彩文章:

大清為何嚴禁漢人進入東北?

TAG:明先生談古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