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工智慧,始於說人話,然後成為智能生活「水和電」

人工智慧,始於說人話,然後成為智能生活「水和電」

毫無疑問,我們現在看到的人工智慧都是弱人工智慧,比如語音識別、圖像識別和翻譯,包括阿法狗也是,它只是在大量重複學習棋盤變化。像斯皮爾伯格導演的《人工智慧》中的小男孩大衛,電影《她》裡面的薩曼莎才是強人工智慧,比肩人類甚至超越人類。

但人工智慧的發展初期,本就是一段教育用戶和用戶接受、習慣的過程。所以,如今的AI技術講究應用和落地,而其主要場景就在於硬體,其中又以對話式AI為探路先鋒,蘋果的siri、亞馬遜的Alexa就是代表。

國內方面,騰訊、百度和一眾技術類創業企業,都在通過技術與硬體廠商合作。比如騰訊叮噹的各種應用,百度的DuerOS等等,大家模式可能不一樣,但殊途同歸,都是在弱人工智慧階段,追求智能生活的可能性,同時也是在推動產業升級。

為什麼對話式AI成為熱潮

在這一輪AI風口起來之前,理解人類早就已經是人工智慧的最重要任務之一,從Siri到Alexa都是如此。人們不僅希望機器能夠理解他們在說些什麼,還希望它們能夠理解他們所要表達的意思,並基於這些信息採取特定的行動。這一目標正是對話式人工智慧的精髓。

騰訊智能平台產品部副總經理陳謙以小孩的成長做過一個比喻,周歲嬰兒抓周說明已經具備對物理世界的基本認知能力。然後開始學會說話,能夠參與溝通;之後學習寫字,逐漸具備對文字世界的認知,能夠參與知識傳播。從物理世界、到語音世界、再到文字世界,這就是典型的認知能力成長過程。

而語音界面天然包含了豐富的情感信息。人們對語音識別的研究也進行了幾十年,只不過因為歷史環境的局限,在大數據和雲計算出現之後,我們才看到對話式AI被科研和商業使用。

在今年的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AWE)上,智能語音交互是最大的看點之一。搭載百度DuerOS的TCL智能電視「開口說話」,解放用戶的雙手。基於騰訊叮噹AI助手解決方案的長虹新一代智能電視CHIQ-Q5R發布,用戶體驗做到了「聽得懂」、「答得上」及「「感受愉悅」。

對話式AI是百度和騰訊都在狠抓的項目。百度強於人工智慧的先發優勢,而實際上,與其說人工智慧是百度的戰略,不如說是其一直以來的驅動技術,現在百度主打的搜索和信息流兩架馬車背後就是人工智慧技術做支撐。

而且AI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所以大家都必須拿到現實中去交互,去試錯。這也是拉近與用戶距離最快的一種方式。相比之下,騰訊強在場景的打通,也就是AI IN ALL。

互聯網巨頭和硬體廠商的雙贏機遇

實際上,百度DuerOS和騰訊叮噹此前在智能車聯、智能音箱、智能穿戴、機器人等方面都有落地布局。這一次AWE則集中體現了他們進軍家電業,革新智能家居市場的野心。

陳謙認為,人工智慧已經默默融入到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智能語音交互技術徹底革新了人與硬體設備的「相處模式」,雙向的互動更豐富、智能和自然。智能電視將成為家庭交互終端的入口,開啟家庭娛樂新場景。

家電行業的產品種類很多,音箱、空調、電視、冰箱等等,市場空間巨大不言而喻。硬體廠商需要變革,而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互聯網巨頭輕易不會自己廣泛涉足硬體領域,目前來看,他們的強強聯合是一種雙贏。如同吳曉波《激蕩十年,水大魚大》一書里提到,「急速擴容的經濟規模和不斷升級的消費能力,如同一個恣意泛濫的大水,它在焦慮地尋找疆域的邊界,而被猛烈衝擊的部分,則同樣焦慮地承受著衍變的壓力和不適。」騰訊和百度提供軟體服務,廠商藉助他們的人工智慧技術進一步滿足用戶的消費升級和體驗升級需求。

那麼問題來了,對於騰訊叮噹來說,有哪些後發優勢,才會讓諸如長虹這樣的家電巨頭看中,與之一同探索智能家居新趨勢?總結來看,至少有以下方面因素在起作用。

技術方面:騰訊叮噹有完整的技術鏈條,做了端到端的優化,比如聲學前端和語音識別適配、語音識別和語義理解相結合等等。

一個語音助手首先要聽得清。在喚醒和語音識別上,陳謙稱騰訊叮噹的3米喚醒率達到95%以上,語音識別正確率達到96%以上。對於一些生活中的常見場景,例如GPS導航和音樂,在數據和演算法上做了大量針對性的優化,能夠在特定場景下做到最佳體驗。

內容方面:騰訊已經在文娛內容領域有了充分布局。騰訊視頻、騰訊音樂娛樂集團、閱文集團等生活娛樂內容加持下,騰訊的智能家居探索有了先天的內容優勢,騰訊叮噹做用戶與優質內容和服務的連接器作用優勢能夠顯現。

以騰訊叮噹與長虹合作為例,比如說當你在看球賽或綜藝、電視劇時,如果對屏幕中的人感興趣,以前只能用遙控器控制界面搜索,現在則更為簡練,只需要對著電視說出球星或者演員的名字,就可以在屏幕上看到他的詳細信息。基於完善的知識圖譜,還能進一步提問電視球星賽季得分等等。

生態方面:騰訊叮噹的主要價值是在行業中植入智慧基因,並能快速複製進化。騰訊叮噹相當於扮演了一個去中心化的賦能者角色,以硬體廠商為核心,以其本身的AI技術實力、海量內容資源、互聯網服務、流量、營銷合作等一系列騰訊系的生態資源來實現多個領域的全面賦能。

和騰訊AI IN ALL戰略一脈相承,騰訊叮噹能夠打通硬體廠商智能化的全鏈路解決方案。所以,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硬體廠商加入遊戲,植入了智能基因,在行業智能生態體系中不斷生長壯大。

智能語音這個領域,國內外都有諸多玩家,蘋果、谷歌、微軟,百度、科大訊飛、小米等。騰訊叮噹算雖然推出市場較晚,但其全棧技術其實已經打磨和沉澱了兩年多。又因為騰訊產品線豐富,自身的資源能夠打通,所以,在娛樂、社交、購物、家居、旅行、健康、諮詢、教育等8大場景都已經有了騰訊叮噹的身影。

智能生活的「水和電」

從這屆AWE就能看出來,偽智能已經向真應用加速落地,智能化元素集體入侵,AI開始全面向消費升級產品賦能。AI 在家居產品上的體現,已不僅是結合手機APP那麼簡單,而是真的開始為家居家電產品帶來理解、思考、以及與人溝通的能力。

馬化騰曾經說的「互聯網會像水和電一樣無所不在「早已被驗證。此前,小馬哥通過微信拿到了移動互聯網的船票。騰訊叮噹現在的發展潛力似乎預示著,人工智慧語音交互這張高鐵票,也開始出票了。

人工智慧技術勢必會成為一種底層設施,有關這塊的努力,不只是BAT和家電巨頭也層面的,還有眾多圍繞AI展開的創業企業。所以我們看到,亞馬遜Alexa之外,還有Alexa Fund,亞馬遜用各種方式接觸各個層級的創新者、企業家。騰訊則有騰訊開放平台,有AI加速器,將演算法、數據到模型等AI能力開放,賦能人工智慧創業者,實現AI生態化。

1956年,美國達特茅斯大學助教約翰·麥卡錫、哈佛大學馬文·明斯基、貝爾實驗室香農、IBM信息研究中心內森·羅切斯特一起發起了著名的「達特茅斯會議」,正式確定了人工智慧的概念,並因此使之成為一個嶄新的學科。這樣算來人工智慧的誕生62年,超過一個甲子的長度。這並不是單純一個風口的問題,而是一個人類話題。

當然,越來越多的人在關注人工智慧,也有不少人在警惕人工智慧。2015年以來,以霍金、馬斯克為代表的人類最聰明的腦袋不斷提示人類要警惕人工智慧可能帶來的危險。了解人工智慧的學界人士甚至把它稱作人類的最後一項發明、最後一個挑戰。

但即便如此,最悲觀的科學家也仍在學習和研究人工智慧的開發和應用,這是一股不可逆轉的潮流,也是人類發展的源動力。至少在當下,我們已經看到AI技術所能描繪出來的智能家居生活藍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吳懟懟 的精彩文章:

網易開年大課刷屏,你看到面子,我卻看到里子
7天撒幣1億的燒錢遊戲,不燒錢的網易也入局了

TAG:吳懟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