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鄒崑山 回鄉弔喪

鄒崑山 回鄉弔喪

回鄉弔喪

作者簡介

鄒崑山,1936年2月22日出生於湖北省監利縣朱河鎮。長期從事教育工作,系湖南作家協會會員,參與編輯出版現代交際學叢書,著有《演講學》(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和小說集《彗星光痕》(黑龍江人民出版社)散文集《落地生根》(人民日報出版社)。

三月八日,一個驚艷美好的日子。清晨,我歡快地把魅力四射的祝福發給群里的諸多女友,恭祝節日愉快。忽然,熒屏暗轉,簫聲嗚咽,噩耗傳來,年滿85歲的嫂嫂竟然在全球婦女共度佳節的良辰吉日,乘鶴仙逝,飛向極樂天國。

我情緒急轉,心情沉重,嫂嫂的音容笑貌,在眼前忽隱忽現。她原本是大家閨秀,家道衰敗後,豁達自強,砥礪奮鬥,好不容易含辛茹苦將兩兒四女拉扯長大,成家立業,終於枝繁葉茂,四世同堂。如今,理應頤養天年,盡享天倫之樂的她,卻撒手人寰,唉!實在令人扼腕!

次日,我輾轉乘車,奔回闊別多年的故鄉朱河。小鎮面貌大為改觀,高樓大廈與破舊棚戶同在,寬闊馬路與狹窄街道並存。各式豪華轎車在擁擠的腳踩三輪中緩緩穿行,好一派新舊交融的景象,處處顯示出現代文明與陳規陋習兼容並蓄。

兄嫂的家在棚戶區,我到來時,靈棚已搭好,兒孫都從四面八方趕回來了。靈棚搭得很氣派,幾乎佔據街道大半邊,充氣拱門前,數十個花圈形成一個甬道,道士正在做法事,吹吹打打,哼哼唱唱,念念有詞,究竟念的什麼經,我一句也聽不懂。孝子賢孫則身著白色孝服,手持孝棍,隨著道士轉悠,跪拜。侄兒引我走進棚側的靈堂,一幅幅光怪陸離的彩圖掛滿了三面牆,裝點出富麗堂皇而又神秘陰森的廟堂氛圍。儘管如此,那滿堂壁掛怎麼也掩蓋不住破敗漆黑的牆壁。我走近嫂嫂遺體邊,肅立致哀,坐在遺體邊的哥哥隨同肅立,強忍著淚,謹慎地輕輕的把嫂嫂臉上蓋著的皇曆掀起,好像生怕把她驚醒一般。嫂嫂面容仍然紅潤姣好,似在睡夢中。我趕忙握住哥哥的手,淚眼相望,沉默無語,我知道,此時此刻,任何語言都顯得蒼白無力!隨後,我拉著哥哥,走出靈堂。他已腿腳不便,必須拄扙,我攙扶著他走到靈堂外的靠椅上坐下,春日和煦的陽光照著我們,不只溫暖,尤其令人心地明亮,我這才借題發揮,深情地對哥哥說:「死者長已矣,活著的人一定要珍惜每一天,不可過於哀痛。你看,春天的太陽多好,你一定要迅速走出陰影,好好享受陽光啊!」

在陽光下,強忍悲痛的哥哥,開始和我絮叨起來,他說嫂嫂為子孫操勞沒有白費,病危時,兒女在病床邊整整守護了13天,抱上抱下,替她洗腳按摩,甚至端屎端尿,盡了孝心。聽著這些,我倍感欣慰。我們兄弟推心置腹交談之際,哥哥的孫子悄悄用手機為我們拍照,這位高大帥氣的小伙早已大學畢業,在一家大型企業任職。他分散了我的注意,抬眼望去,就見棚角桌前,嫂嫂的孫女和外孫女正埋頭用毛筆寫祭奠包封,白紙包著錢紙的包封是祭奠亡靈的必備之物,堆了一大摞。孫女早已大學畢業,在深圳工作,外孫女也是大四學生了。她倆書寫很認真,筆端傾注著感恩之情。突然,靈棚後停下一輛白色商務車,匆匆走出36歲的外孫,挺著個大肚,頗有幾分大款的派頭,開口便道:「戲班落實好了!」哥哥立即站起欲說什麼,被外孫揮手制止。趁哥哥離開之際,大肚皮外孫悄悄對我說:「您看這算不算熱鬧?」

「這排場已經夠大了!」

「今晚會更熱鬧!深圳的朋友來電話,送來一車煙花,馬上會到!今晚焰火一放,戲便開場,哼!您就看!明天出殯會更熱鬧!」

面對他的志得意滿,我不置可否,腦子一片空白。他似乎察覺到我的疑慮,壓低聲音繼續道:「您老有所不知,昨晚我剛趕來時,外婆娘家就在非議,說怎麼這樣冷冰冰。我當時就回答,你們明天來看吧!今天這場面,街坊四鄰和外婆娘家保險無話可說了!」

入夜,戲台搭好,道場法事暫停,焰火一放,果真街坊四鄰的婆婆姥姥,爺爺爹爹,蜂湧而至。開場便是哭靈,子孫們白衣白帽,面向觀眾,齊整整地跪在台上,著孝裝的演員陪跪哭訴悲情,凄凄慘慘,場面動人,台下觀眾也悲悲切切,一片唏噓。接下來便是演出整本花鼓戲《綾羅記》,嗲嗲娭毑都沉浸在喜聞樂見的善惡報應劇情中。我只在場邊踱步,無法進入角色。臨近午夜,見靈棚角落,孝子賢孫們有的懨懨欲睡,有的玩手機,有的竊竊私議。當我走近,幾位媳婦倒起苦水:「昨晚整夜未睡,今日白天又輪流跪拜,等戲唱完,還要繼續做道場,明天上午出殯,更是……唉!」聽著這長長的一聲嘆息,我莫可奈何。我真的想不清:為孝?感恩?人在做,天在看?還是秀給人看?……

翌日清晨,我早早趕到靈堂,追悼會開始之前,侄兒拿來攝像機,托我攝錄全過程,我當即登上餐桌,架起三角架,找准角度,儼然如專業攝影師一般構想畫面,突然意識到自己終於進入到大操大辦的角色中了。追悼會上,哀樂聲中,頭頭腦腦都一色地望著手機念悼辭,致哀辭,讀謝辭。現代文明在這裡真箇巧妙地融合了,隨後我鑽進轎車,探身車頂天窗外,在浩浩蕩蕩的出殯隊伍前,在沿途路拜的鞭炮聲中,忘記了自己已是耄耋高齡,用手肘支撐攝像機,完成攝錄任務。

中午,被稱為「爛肉飯」的喪葬答謝宴,十分豐盛,大魚大肉,山珍海味,盡顯主人的慷慨熱情。我吃來吃去,怎麼就覺得全是一個味,宛如這場喪事,在不知不覺中使真誠的感恩祭奠變了味……

席散棚拆,壁掛卸除後,哥哥家裡空空蕩蕩,牆壁斑駁,門窗破敗,整個房間如同冰窖。是的,大操大辦確實掙來了體面,不過,聽說奠儀收入與操辦支出卻形成了幾萬元的虧損。想像哥哥孤獨地坐在這冰窟中的情景,拿這幾萬元修整一下老人的住房,提高老人的生活質量不更好嗎?說穿了,兒孫的臉面,其實都掛在這烏黑破舊的牆上!

回程時路過開福區,我仰問青天:開福,開福,如何真正開啟幸福?

本期圖片:鄒崑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瀟湘原創之家 的精彩文章:

盧岳飛 願萱草常青
王芳芳 一句話並不是小事

TAG:瀟湘原創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