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世界銘記中國貢獻,外軍學員這樣點贊中國兩會

世界銘記中國貢獻,外軍學員這樣點贊中國兩會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兩會時間」開啟以來,中國再度吸引世界目光。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也是改革開放40周年。今年的兩會,對動員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而奮鬥具有重大意義。與此同時,世界也通過兩會感受到中國進入新時代的脈動,感受到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奪取新的偉大勝利的決心和意志。

日前,解放軍報記者來到國防大學國際防務學院採訪,外軍學員紛紛點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期待中國繼續為推動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請關注今天出版的《解放軍報》為您帶來的報道——

中國的發展 世界的福音

——國防大學國際防務學院外軍學員點贊中國兩會

解放軍報記者 徐琳 彭況 張文文 特約記者 羅金沐

中國道路立足自身國情具有強大優勢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以來的五年,是我國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面對極其錯綜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前行,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面開創新局面。

巴基斯坦拉希德准將認為,中國近年來的快速發展,得益於選擇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從而使各項有利於國家發展的方針政策得以全面貫徹落實。在國內,中國大力推進減貧事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讓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在國際上,中國積極推動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全球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

南非海軍上校達達注意到了剛剛表決通過的憲法修正案。他說,從中看到了中國共產黨依法治國、依憲治國的堅定決心。他認為中國發展道路適合中國國情、黨情,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實施精準扶貧,使很多人擺脫了貧困,這值得同樣面臨貧困問題的南非學習。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在發展基礎上多辦利民實事、多解民生難事,兜牢民生底線,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能使百姓安居樂業的就是好制度,顯然中國做到了。」尼泊爾陸軍戰爭學校校長比納亞准將說,在中國共產黨的集中領導下,中國人民艱苦奮鬥,取得了巨大的發展成就,而且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很高,特別是在交通和通訊方面,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曾到延安農村參觀的巴基斯坦准將阿米爾感慨地說,中國農村近年來發生很大變化,這些都是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重要體現。

肯亞海珊上校說,中國共產黨確立了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不斷制定並實施國家發展的路線與規劃,這種一脈相承的做法保證了政策上的一貫性,可以避免出現其他國家因政策頻繁變化造成的混亂,這是中國道路的強大優勢。

馬其頓國防部信息部長伊維卡中校是第一次到中國。他說,來到中國後真實感受到中國的發展。特別是在乘坐了京滬高鐵、體驗了中國速度後,更加驚訝於中國的發展,這些都得益於中國的發展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開放的中國給全球發展帶來重大機遇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五年來,我們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著力實現合作共贏,開放型經濟水平顯著提升。中國開放的擴大,有力促進了自身發展,給世界帶來重大機遇。

快速發展的中國,正不斷向世界提供中國機遇。這一點也得到了外軍學員的積極評價。

「中國援建的蒙內鐵路建成通車後,通行時間由原來的10多個小時縮短到了4個多小時,我妻子坐過之後直說好!」肯亞海珊上校說,蒙內鐵路大大壓縮了人們的出行時間,降低了貨運成本,使肯亞人民受益頗深。這也是中國堅持建設開放型經濟、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進行的努力。

孟加拉國空軍作戰部長拉什德認為,面對氣候變化、恐怖主義等全球性挑戰,各國日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與一些國家專註於自身利益不同,中國在發展與其他國家關係時,秉持「雙贏」或「多贏」的理念,「一帶一路」倡議使古絲綢之路重新煥發蓬勃的時代活力,許多國家將從中受益。

南非海軍上校達達則對今年將在華舉行的中非合作論壇峰會充滿期待。他說,南非和中國在中非合作論壇、金磚國家等機制下進行了密切的協調與合作,在許多國際事務上持有相同或相近的觀點。希望中非合作能夠幫助非洲實現經濟快速發展。在當前貿易保護主義越來越嚴重的背景下,中國則始終堅定不移推進經濟全球化,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希望在國際舞台上能夠聽到越來越多的中國聲音。

衣索比亞澤度上校表示,中國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不僅造福沿線國家,也將惠及其他國家。中國秉持真實親誠的對非外交理念,符合中國和非洲人民的共同期待。

「中國的改革開放不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使其成果惠及每一個中國人,還堅持互利共贏的原則,歡迎世界各國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巴基斯坦拉希德准將表示,巴基斯坦非常重視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及其帶來的發展機遇。中巴經濟走廊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旗艦項目,對巴基斯坦國內政治穩定、社會發展有重要影響。

古巴何塞·馬蒂軍事技術學院副院長尼爾森上校說,中國和古巴之間的聯繫日益緊密,在交通、農業、醫療衛生、教育、通訊、旅遊等領域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幫助古巴人民提高了生活水平。

中國軍隊是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過去五年,在黨中央、中央軍委領導下,強軍興軍開創新局面。有效遂行海上維權、反恐維穩、搶險救災、國際維和、亞丁灣護航、人道主義救援等重大任務。人民軍隊面貌煥然一新,在中國特色強軍之路上邁出堅實步伐。

隨著中國軍隊在國際場合的身影越來越多,外軍學員里有不少都曾有過與中國軍隊共同執行任務的經歷,他們親身感受到了這支軍隊堅實的前進腳步。

2016年5月,中國海軍第22批護航編隊訪問南非時,達達上校是南非方面的接待聯絡人。在此之前,他主要接觸的是歐美國家建造的艦艇。

「中國軍艦的先進程度完全可以和歐美國家的軍艦相媲美,中國海軍官兵的國際視野和專業素養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達達說,中國海軍先進的裝備讓他感受到了中國切切實實的發展與進步。

兩個月前,來自尼泊爾的比納亞准將收到了一份邀請,請他出席一本名為《中國藍盔》的新書發布會。當中國第一支維和步兵營到達南蘇丹任務區時,比納亞在聯合國南蘇丹特派團擔任副參謀長。

「當時在任務區,來自中國的部隊除了步兵營,還有工兵分隊和醫療分隊。」比納亞說,「他們的專業能力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們昂揚的精神面貌,讓所有人為之讚歎。」

巴基斯坦拉希德准將對中國軍隊的印象主要來自於兩國針對反恐任務的聯合培訓,他參與這項培訓已經有3年時間了。

「中國軍隊是世界上最優秀的軍隊!」 拉希德毫不吝惜自己的讚美之詞。他說,巴基斯坦希望中國在維護地區和平穩定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對於中國軍隊的發展和軍費的增加,外軍學員都表示這是正常的,並批駁了所謂的「中國軍事威脅論」。

「中國制定了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的目標,又要裁軍30萬,這就要求增加經費的投入,實現科技強軍。」拉希德說。

馬其頓伊維卡中校說,中國現在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有越來越多的海外利益需要保護,加大對軍隊的投入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在利比亞和葉門的撤僑行動中,中國軍隊都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葉門撤僑行動中,中國軍艦還幫助撤離了200多名外國公民,這也說明,中國軍隊是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尼泊爾比納亞准將表示,中國堅持不干涉他國內政的和平外交政策,堅定奉行防禦性的國防政策,在國際維和、護航、打擊恐怖主義等方面作出了積極的貢獻。雖然中國軍隊不斷走向強大,但作為鄰國的尼泊爾並沒有感受到任何來自中國的軍事威脅,所謂的「中國軍事威脅論」是站不住腳的。

(圖片來源:新華社、國防大學)

世界銘記中國貢獻

彭況

和來自五大洲的國防大學國際防務學院的學員們坐在一起,聽他們暢談對中國發展的感受,筆者能強烈感受到他們對中國許多方面的認識之深入、思索之深遠。

學員們提到,「一帶一路」推動沿線各國互聯互通,這一世紀藍圖為沿線國家提供了巨大發展機遇;中國海軍護航編隊在亞丁灣護航,對地區穩定作出重要貢獻;中國醫療隊深入非洲腹地,為那裡的人們送去高質量的醫療服務;中國援建的蒙內鐵路,讓兩地間貨物運費下降了一半,時間縮短了一半還多……

外軍學員講述的一個個例子,折射出中國對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進步事業作出的巨大貢獻。這些貢獻,他們都銘記在心。

世界看到了,中國始終致力於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不以犧牲別國利益為代價,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任何人。中國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恪守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堅定不移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積極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的治理理念和實踐受到高度讚賞和廣泛認同,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進一步提高。

世界看到了,中國的發展,為全球經濟全面可持續增長提供了強勁動力,對其他國家和地區來說,是機遇、是福音。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歡迎各國搭乘自己發展的列車,無論是搭快車也好,搭便車也好,中國都歡迎。尤其是「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使許許多多國家從中受益。中國將自身發展同世界發展相統一,體現的是全球視野、世界胸懷和大國擔當。

世界看到了,中國軍隊對維護世界和地區和平穩定所作的貢獻。過去五年,中國軍隊有效遂行國際維和、亞丁灣護航和人道主義救援等重大任務。

世界看到了,中國為世界提供的不僅僅是中國方案、中國智慧、中國機遇,還提出了更偉大的目標——中國人民願同各國人民一道,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共同創造人類美好的未來!

國際社會盛讚兩會

兩會所體現出的執政黨意志依法、高效轉化,反映出中國政黨、政治制度的優勢所在。

——《歐洲時報》

政府工作報告強調中國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積极參与改革完善全球治理,致力於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這樣的表態向世界表明中國正自信地參與到全球事務中來。

——瑞士《新蘇黎世報》

中國對於外交高度重視,最重要的一個體現就是倡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能讓所有參與者獲益。

——俄羅斯《獨立報》

修改憲法是由中國發展目標所決定的。進入新時代的中國,要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仍然面臨嚴峻挑戰。因此對憲法進行必要調整是客觀需要。修改憲法既體現了政策的延續性,更適應了形勢發展的新要求。

——《印度快報》

中國開放市場的努力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讚譽,也為世界經濟帶來了樂觀情緒。

——英國《經濟學人》

中國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明確向世界發出中國堅持改革開放的強烈信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更是中國為世界和平穩定、發展繁榮勾勒出的美好願景。

——比利時眾議院議員德萬泰

在全球局勢日趨複雜的大背景下,中國對於今天的世界十分重要,是共促創新的合作夥伴,可以為全球發展提供新機遇。落實「一帶一路」倡議不僅有利於促進經濟增長和提高就業,更有利於維持世界的平衡。

——法國前總理拉法蘭

中國不僅致力於自身發展,也推動世界各國特別是非洲國家實現發展。國際社會期待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喀麥隆國民議會議員孔巴

世界持久和平的實現需要各國同意從根本上改革國際關係模式、實現國家間平等。中國提出的建設新型國際關係、正確義利觀等思想將在這個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

——美國《全球策略信息》雜誌華盛頓分社社長威廉·瓊斯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中國提出的所有倡議都是非對抗性質的,不是為了加劇衝突,而是提供正能量,為完善現有國際秩序作出貢獻。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弗拉基米爾·彼得羅夫斯基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世界各國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共同心愿,相信中國能夠通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世界創造更多交流機會,注入發展活力。

——阿富汗政治分析人士古拉姆

新安全觀是中國為世界和平發展貢獻的一種經驗模式。相比西方安全觀,中國的安全觀更為重視經濟發展對於應對安全挑戰的重要作用,各國應該借鑒中國的經驗,在推動發展方面多做努力。

——非盟和平與安全事務委員斯梅爾·謝爾吉

中國在順應時代發展、推動改革開放方面擁有很多成功經驗,對憲法進行修改正是中國共產黨、中國政府和人民基於時代發展要求作出的最新努力,是國家發展邁出的重要步伐,將譜寫國家治理新篇章。

——緬甸人民院法案委員會秘書長吳覺梭林

(王棟棟、許勝寒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軍旅體驗會有「陰晴圓缺」!這一刻,軍營望月……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