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潘天壽

中國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潘天壽

潘天壽:(1897年3月14日-1971年9月5日)現代著名畫家,美術教育家。早年名天授、字大頤、阿壽、懶道人、雷婆頭峰壽者等。浙江寧海縣人。平生積極從事藝術創作和藝術教育工作,為繼承和發展我國傳統繪畫藝術,為培養美術人材等方面作出了可貴的貢獻。解放後,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曾任中國文聯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省文聯副主席,中國美協浙江分會主席,浙江美術學院院長、、蘇聯藝術科學院名譽院士教授等職。他精於寫意花鳥和山水,偶作人物,兼工書法、詩詞、篆刻等,都有很高的造詣。尤善畫鷹、八哥、松樹、梅竹、蔬果、山石、野花等題材,他作畫時每畫一筆,都要精心推敲,一絲不苟,故落筆大膽潑辣,又能細心收拾,作品的構圖,清新蒼秀,筆墨色彩縱橫交錯,氣勢磅礴,趣韻橫生,具有鮮明的獨特風格。他還長於表現山花、野草,筆墨挺秀多姿,艷麗生動。畫面的虛實、疏密、主賓、黑白以及強烈,又和諧協調,加之色彩的清新濃郁,畫面的靈氣引人入勝。他的著作有《中國繪畫史》、《中國書法史》、《聽天閣詩叢》、《治印叢談》、《潘天壽美術文集》《聽天閣畫談隨筆》、《雷婆頭峰團瓢 畫談隨筆》,以及其繪畫作品《潘天壽畫集》等。他是一代藝術大師和美術教育家。

父親被人尊為"達品公",母親周氏聰敏賢達。潘家薄有祖產,因世道不順,家境漸趨困頓。自童年起,潘天壽就要幫家 里砍柴放牛。冠庄西山有一座雷婆頭峰,是他與同伴常去樵牧與戲耍的地方。潘天壽晚年自號"雷婆頭峰壽者",其中寄寓了他對家鄉和童年生活的深切懷念。

1910年春天,潘天壽進入縣城的正學小學讀書,開始接受西式學校教育。學校所設的課程中有圖畫課,自此他便可以名正言順地發展他的興趣愛好了。他經常光顧紙店,買些便宜的土紙,同時也翻翻在那裡出售的字帖和畫譜。"掃葉山房"石印的墨底白字的字帖十分讓他動心,他買了《瘞鶴銘》和《玄秘塔》,朝夕臨摹,愛不釋手。後來他從一位教師那裡得知有一本叫《芥子園畫傳》的書,是學畫之津梁,於是省吃儉用湊足了錢購得一套。《芥子園畫傳》在他面前展現了一個全新的天地,讓他懂得了中國畫原來有如此複雜的技法,繁多的分科和玄奧的畫理,畫畫原來並不是一件輕鬆簡單的事!

1936年,潘天壽大幅度修訂了十年前編譯的《中國繪畫史》,並在書後增補了《域外繪畫流入中土考略》,考察了外來繪畫與傳統繪畫之間碰撞與交流的歷史發展脈絡,並提出東西方繪畫"根本處相反之方向,而各有其極則"和"若徒眩中西折中以為新奇;或西方之傾向東方,東方之傾向西方,以為榮幸,均足以損害兩方之特點與藝術之本意"的觀點。顯然,他作此文是有感於當時的藝術思潮,對中西繪畫衝突融合有總識的探索。

潘天壽用山水花卉結合的方式創作的《靈岩澗一角》,既不同於鳥瞰式的遠景山水,又不同於傳統的折枝花卉,讓人耳目一新。這幅畫成為他藝術道路上的里程碑,使他的藝術又躍上新的高峰。

在《靈岩澗一角》廣受好評後,潘天壽等老畫家的處境也漸有好轉。加上突如其來的反右鬥爭,"民族虛無主義"遭到批判,潘天壽這樣一貫堅持民族傳統,堅持中國畫藝術研究的人,受到了某種肯定和讚揚。傳統文化再度受到重視。因在中國畫界的威望和成就,潘天壽被任命為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副院長、浙江美協籌委會主任,繼而又被聘為蘇聯藝術科學院名譽院士,補選為全國人大代表。

不久,全國又掀起了"大躍進運動",藝術界也不能例外,師生下鄉大鍊鋼鐵。潘天壽對這一切憂心忡忡,但還是冷靜而努力地畫著自己的畫,在作畫與時代環境之間尋求平衡。這一年,他創作了近200幅畫,比新中國成立以來創作作品的總數還要多。

樊旭輝 作

胡旻畫

侯凱文畫

李亞 畫

劉兆華 畫

邱玉強 畫

方文林 畫

張建華 畫

陳吉竹 畫

邵丹 畫

喻志軍 畫

陳吉竹 畫

童仁生 畫

新民 畫

新民 畫

鍾菊 畫

潘天壽作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誠藝信 的精彩文章:

影視明星章子怡
超現實主義畫派大師達利

TAG:誠藝信 |